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深圳限制插混用充电站,嫌充电太慢,这到底是在针对谁?

深圳限制插混用充电站,嫌充电太慢,这到底是在针对谁?

路咖汽车 12浏览 2023-06-08 IP属地: 北京
深圳限制插混用充电站,嫌充电太慢,这到底是在针对谁?


充电难,这个问题到底有没有被解决掉?

现如今,汽车制造商和第三方充电桩企业,都在为了电车用户解决充电难题,无论是充电时间还是充电桩数量上,都有明显的优化和改善。但,仍会出现一种充电桩不够用的情况,例如在节假日的高速服务区、在城市中充电高峰期,依然会有充电桩不够用的情况出现。

然后我们就会发现,这其中,可能夹杂着一些插电式混动、增程式车型的存在。它们,也在占用着充电桩资源;但它们除了通过充电补能,完全还可以依靠燃油能源来驱动车辆。于是,插电式混动、增程式车型该不该占用充电桩充电,成了业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

到了六月初,网传的一则消息表示深圳市一个充电站开始限制插混、增程式车型进场充电。这应当也算是打响了限制充电的“第一枪”。

那么,这种“限制充电”会成为主流么?

充电桩之争,第三方做错了吗?

深圳限制插混用充电站,嫌充电太慢,这到底是在针对谁?


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都会曝出有关插混、增程车和纯电车抢充电桩,尤其是高速路段的服务区充电站更频繁。而这些场站中,限制插混、增程车使用充电桩的,几乎没有;这也就是为什么,这次深圳某场站贴出公告限制充电之后,能引起比较大争议的原因。

站在不同角度分析,插混该不该充电。

站用户角度来看,插混或者增程车,都具备充电、加油两种功能,对比纯电车来说多了一种补能方式。而两种补能体系下,充电桩的补能更便宜,而用燃油来补能的费用是会远远高出充电的费用;所以,部分插混、增程车主就更愿意选择去抢充电桩,用更低的价格补能。

深圳限制插混用充电站,嫌充电太慢,这到底是在针对谁?


这么看,插混车主用充电桩也并没有做错什么,毕竟两套补能体系,哪种便宜用哪种,很合理。但,弊端就是,插混、增程的车型,一般(部分车型)配备的电池包不大,也正是因为小电池包的原因所以不具备快充的能力,往往一个小电池需要充电数小时左右。

而这次提出限制插混、增程车充电的,是一个以快充桩为主的场站,这里主打提供快速、高效的充电场景。而插混、增程车的充电效率,和这里明显不符合。而站在第三方充电商的角度看,提出这种限制也能理解,商家都是追逐利益的,插混的充电效率不高,换句话说用快充桩也和慢充装无差,充电效率都快不了(电池决定),既占位又充不了多少电,降低了场站的收益。

作为使用小电池包的插混或者增程车来说,它们的充电功率往往只有不到20kW或者好一些的能达到60kW左右,而在实际充电过程中,场站不可能每一次都按照电池的最高功率来会进行充电(需要因场站内的所有车辆需求,来合理分配功率,影响因素很多)。

深圳限制插混用充电站,嫌充电太慢,这到底是在针对谁?


所以,插混、增程车的充电功率也会在实际工况下打折。而消耗四十分钟、半个小时的时间,插混、增程车的充电效率是很低的,实际上只能十几度电左右;同等情况下,纯电车具备快充功能的车,可以充到几十度电。

这对于第三方充电商来说,会影响到盈利效果,从部分充电站的营收角度出发,限制了插混和增程式车型的充电需求,合理。如果大部分充电站都选择收取停车费的话,那,肯定就更欢迎插混、增程这种充电慢的车了,但,这么一来就是另一回事了。

有人带头开始这么干,限制插混、增程充电会不会成趋势?

成为主流趋势?不大可能

深圳限制插混用充电站,嫌充电太慢,这到底是在针对谁?


先说明一点,做出限制措施的场站纯属第三方公司的单方行为,而非是受到了任何政策的影响。而且目前也并无其他场站跟风推出这种限制措施,但也不能肯定,这种措施会一定程度上出现在各个城市的充电场站内。

最近几年,国内的充电桩和新能源车的比值,是一直在降低的。到2022年底,充电桩比新能源车的比值是2.5:1,工信部计划到了2025年比值是2:1、到2030年才能实现1:1的比值。若要按计划正常节奏的去做基础建设,那么一桩多车的使用场景还要持续几年时间,也就是说,这期间新能源车主都有可能需要面对插混、增程抢充电桩的可能。

深圳限制插混用充电站,嫌充电太慢,这到底是在针对谁?


说一个事实,2022年我国的插电式混动车销量达到了151.8万辆,增速达到了150%,这是远高于纯电车增速的。也就意味着,插电式混动才是新能源市场的主流需求。如果第三方充电商想要在未来获取不错的收益,那禁止插混、增程充电是不可取的,因为它们占了新能源市场的更多比重。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插混,充电站面对如此庞大的消费群体,没有理由会轻易放过赚钱的市场。

从盈利角度来看,不可能有大批第三方充电站去跟风做出一些限制措施,应该是因地制宜的去做出调整。例如,去限制一些不具备快充能力的慢充车型进入快充站或者使用快充桩(在高峰期)等。

而这种限制行为,也暴露了一定的问题,现如今汽车市场中插混已经逐渐走向了主流的位置,其因为价格优势或者无续航焦虑的特性,让更多的人开始选择。但,第三方充电市场,并没有及时的对插混、增程车和纯电车型之间做出使用场景上的区隔,也没有考虑到前者的充电速率问题。

深圳限制插混用充电站,嫌充电太慢,这到底是在针对谁?


短期内是可以通过限制手段来解决这一问题,长期角度来看,插混车型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主流车型出现在市面上的,因此,第三方充电站限制充电并不是长久之计;还是要做出一定的区隔才能妥善的解决两种用户群体在补能时的体验。或者,汽车制造商业可以在充电时长、充电效率等方面进行优化。

从限制充电这件事本身来看,更多释放出的信号,可能会起到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作用。

文章标签:
新能源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路咖汽车 33.4万粉丝    1.3万作品 关注 秉承专业态度,创作有趣的汽车内容,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推荐作者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