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难,这个问题到底有没有被解决掉?
现如今,汽车制造商和第三方充电桩企业,都在为了电车用户解决充电难题,无论是充电时间还是充电桩数量上,都有明显的优化和改善。但,仍会出现一种充电桩不够用的情况,例如在节假日的高速服务区、在城市中充电高峰期,依然会有充电桩不够用的情况出现。
然后我们就会发现,这其中,可能夹杂着一些插电式混动、增程式车型的存在。它们,也在占用着充电桩资源;但它们除了通过充电补能,完全还可以依靠燃油能源来驱动车辆。于是,插电式混动、增程式车型该不该占用充电桩充电,成了业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
到了六月初,网传的一则消息表示深圳市一个充电站开始限制插混、增程式车型进场充电。这应当也算是打响了限制充电的“第一枪”。
那么,这种“限制充电”会成为主流么?
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都会曝出有关插混、增程车和纯电车抢充电桩,尤其是高速路段的服务区充电站更频繁。而这些场站中,限制插混、增程车使用充电桩的,几乎没有;这也就是为什么,这次深圳某场站贴出公告限制充电之后,能引起比较大争议的原因。
站在不同角度分析,插混该不该充电。
站用户角度来看,插混或者增程车,都具备充电、加油两种功能,对比纯电车来说多了一种补能方式。而两种补能体系下,充电桩的补能更便宜,而用燃油来补能的费用是会远远高出充电的费用;所以,部分插混、增程车主就更愿意选择去抢充电桩,用更低的价格补能。
这么看,插混车主用充电桩也并没有做错什么,毕竟两套补能体系,哪种便宜用哪种,很合理。但,弊端就是,插混、增程的车型,一般(部分车型)配备的电池包不大,也正是因为小电池包的原因所以不具备快充的能力,往往一个小电池需要充电数小时左右。
而这次提出限制插混、增程车充电的,是一个以快充桩为主的场站,这里主打提供快速、高效的充电场景。而插混、增程车的充电效率,和这里明显不符合。而站在第三方充电商的角度看,提出这种限制也能理解,商家都是追逐利益的,插混的充电效率不高,换句话说用快充桩也和慢充装无差,充电效率都快不了(电池决定),既占位又充不了多少电,降低了场站的收益。
作为使用小电池包的插混或者增程车来说,它们的充电功率往往只有不到20kW或者好一些的能达到60kW左右,而在实际充电过程中,场站不可能每一次都按照电池的最高功率来会进行充电(需要因场站内的所有车辆需求,来合理分配功率,影响因素很多)。
所以,插混、增程车的充电功率也会在实际工况下打折。而消耗四十分钟、半个小时的时间,插混、增程车的充电效率是很低的,实际上只能十几度电左右;同等情况下,纯电车具备快充功能的车,可以充到几十度电。
这对于第三方充电商来说,会影响到盈利效果,从部分充电站的营收角度出发,限制了插混和增程式车型的充电需求,合理。如果大部分充电站都选择收取停车费的话,那,肯定就更欢迎插混、增程这种充电慢的车了,但,这么一来就是另一回事了。
有人带头开始这么干,限制插混、增程充电会不会成趋势?
先说明一点,做出限制措施的场站纯属第三方公司的单方行为,而非是受到了任何政策的影响。而且目前也并无其他场站跟风推出这种限制措施,但也不能肯定,这种措施会一定程度上出现在各个城市的充电场站内。
最近几年,国内的充电桩和新能源车的比值,是一直在降低的。到2022年底,充电桩比新能源车的比值是2.5:1,工信部计划到了2025年比值是2:1、到2030年才能实现1:1的比值。若要按计划正常节奏的去做基础建设,那么一桩多车的使用场景还要持续几年时间,也就是说,这期间新能源车主都有可能需要面对插混、增程抢充电桩的可能。
说一个事实,2022年我国的插电式混动车销量达到了151.8万辆,增速达到了150%,这是远高于纯电车增速的。也就意味着,插电式混动才是新能源市场的主流需求。如果第三方充电商想要在未来获取不错的收益,那禁止插混、增程充电是不可取的,因为它们占了新能源市场的更多比重。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插混,充电站面对如此庞大的消费群体,没有理由会轻易放过赚钱的市场。
从盈利角度来看,不可能有大批第三方充电站去跟风做出一些限制措施,应该是因地制宜的去做出调整。例如,去限制一些不具备快充能力的慢充车型进入快充站或者使用快充桩(在高峰期)等。
而这种限制行为,也暴露了一定的问题,现如今汽车市场中插混已经逐渐走向了主流的位置,其因为价格优势或者无续航焦虑的特性,让更多的人开始选择。但,第三方充电市场,并没有及时的对插混、增程车和纯电车型之间做出使用场景上的区隔,也没有考虑到前者的充电速率问题。
短期内是可以通过限制手段来解决这一问题,长期角度来看,插混车型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主流车型出现在市面上的,因此,第三方充电站限制充电并不是长久之计;还是要做出一定的区隔才能妥善的解决两种用户群体在补能时的体验。或者,汽车制造商业可以在充电时长、充电效率等方面进行优化。
从限制充电这件事本身来看,更多释放出的信号,可能会起到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作用。
全新MG4开启预售,7.38万起!
汽车圈最近有个不算意外的消息——广汽本田要换掌舵人了。据网传,高洪祥将接棒李进担任执行副总经理,任期至2027年12月31日止。李进不再担任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董事、执行副总经理职务,调回集团总部工作。不少同行一致认为,这是广本给电动化转型按下的"重启键"。这......
俄车市背刺:中国汽车出口榜大变天
今日,A股各大指数相继收涨,沪指也重返3600点之上,板块之间更是呈现了“百花齐放”的态势。市场热度持续高涨,大资金自然也不会错失积极布局的机会,上市公司中报披露尚在初步阶段,二季度机构持仓还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同时,结合大宗交易平台数据,机构资金已净买入218家公司,且其中27家......
近日,一汽-大众6座/7座家庭旗舰SUV全新揽境于山西大同正式上市。
中汽协公布:国产车都出口到哪些垃圾国家
向新出发!新央企、新辰致
今天咱们就响应“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开着哈弗猛龙直扑蒋福山,那儿的桃子甜到能把烦恼都腌成蜜,走,摘桃去!
理想汽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舆论危机
百年奥迪,再续传奇。一汽奥迪科技周即将于8月7日在杭州大剧院盛大启幕。本次活动将以沉浸式场景打造,全面呈现奥迪PPE豪华纯电平台与PPC豪华燃油智能平台的科技成果,并在华为、宁德时代等顶尖科技伙伴的助阵下,聚焦一汽奥迪硬科技及软科技的融合创新,共探新时代豪华出行的进取之路。同时,......
欧洲豪门向中国技术求援,“换道超车”让奇瑞这样的理工男迎来新机遇。
F1匈牙利大奖赛正赛简直是策略大混战,选择一停还是两停很多是临时决定。最终比赛的两大看点是:迈凯伦争冠内斗,诺里斯凭借一停险胜;一直领跑的勒克莱尔后半程突然掉速,领奖台都没保住,原因成谜。
2025理创大赛开赛:欧姆龙首度联合举办,协同本土力量开发创新应用
销量霸榜,长城皮卡11万辆蝉联销冠
就在不久前,特斯拉的领军人物埃隆·马斯克向世界预告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公司即将在年底前展示“史上最精彩的演示”。这一声明立即激起了广泛的猜想,许多人推测这可能与备受瞩目的特斯拉Roadster有关。特别是特斯拉工程副总裁拉尔斯·莫拉维的言论,他宣称这将是特斯拉历史上“最后一款、......
比亚迪DM5进化 亏电油耗降至2.6L
2024年5月28日,比亚迪发布第五代DM技术,实现了NEDC百公里亏电油耗2.9L,开创油耗2时代,发布一年之久,至今还没被超越。今天,比亚迪正式宣布第五代DM技术再进化,NEDC工况的百公里亏电油耗再降10%,刷新至2.6L,并通过了国家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广东)权威机构认......
尹同跃为这事致歉 汽车行业反内卷终于到“我”了……
当新能源浪潮席卷汽车行业,中大型燃油SUV市场一度陷入价值失语的困境。消费者既渴望传统燃油车的可靠性,又期待智能科技的越级体验,市场呼唤真正能平衡空间、动力、智能与品质的标杆产品。8月5日,一汽-大众6座/7座家庭旗舰SUV全新揽境在山西大同正式上市,以26.99万-29.99万......
生动出行新解锁!领克 06 Relive 焕新上市 10.76 万起享全维精致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