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5月份,比亚迪宋PLUS销量达14.94万辆,宋Pro 为6.05万辆,如果相加,宋系列遥遥领先与于SUV市场,也比特斯拉model Y多了近5万辆。是中国品牌最快实现50万辆销量的新能源SUV车系,当仁不让的新能源爆款。
宋PLUS的成功成为其他车企竞逐的核心车型,但是比亚迪对这款火爆的明星SUV有更高的期望。端午节前,比亚迪在总部深圳六角大楼又上市的宋PLUS冠军版,售价15.98万元-20.98万元。
宋PLUS冠军版是今年比亚迪海洋网的重磅车型,仍旧承担销量大户的角色,沿用比亚迪DM和EV车款相当的策略。宋PLUS DM-i冠军版共4款车型,售价15.98万元-18.98万元,宋PLUS EV冠军版共4款车型,售价16.98万元-20.98万元。纯电与混动共8款车型,将承担比亚迪在15-21万元市场攻城拔寨的重任。
海洋美学尺寸增加,取消四驱提高入门续航
归于比亚迪海洋网的宋PLUS冠军版,相比在售的2021款,最大的变化一眼就知——前脸设计,与海豹、驱逐舰车型的前脸元素归于一类。虽然设计见仁见智,人的审美更有不同,对于笔者来说,设计更有运动韵味,波光粼影组合大灯更犀利,海际星耀贯穿式尾灯等设计,更耐看。这体现了其归于海洋网的设计思路。同时,全系还增加了天青色、苍烟色。
另外,宋PLUS冠军版相比2021款,尺寸有所提升,而且变化不同,其中DM-i版本加长了70mm,EV版本加长了80mm,车标也不再是“宋”,而是换上了“BYD”。可以说,外观、内饰和配置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混动产品市场之所以大涨,是包括续航、驾驶品质、用车成本、油电组合更实用等很多原因构成的,宋PLUS之所以是中国品牌最快突破50万销量的新能源SUV。可以说,在上述维度上,匹配了非常务实合理的价格,加之比亚迪本身在混动领域长期深耕,销量大,口碑好,消费者信赖,让宋PLUS跃升为新能源冠军SUV。
就以混动的宋PLUS DM-i冠军版来说,纯电续航提高到了110公里,而NEDC工况下则到了150公里,亏电油耗仅4.5L/100KM,综合续航达1250公里;而对于纯电的宋PLUS EV冠军版来说,续航里程升级为520公里,CLTC工况下则为605公里,搭载八合一电驱动系统及宽温域热泵系统,百公里电耗最低仅13.86kWh,30分钟可从30%充电至80%。续航更长,能耗更低。
宋PLUS冠军版混动DM-i动力搭载的是1.5L发动机与相应电机构架组成的插混系统,最大功率81W,电机功率为145kW,NEDC纯电续航里程分别为110km和150km两种。
这里要说明的是,宋PLUS冠军版DM-i车型舍去了2021款宋PLUS的纯电续航51km的入门版,相比2021款纯电续航110km的入门版本,售价又降低了8000元。可以说,在入门车型上,就提供了续航更长的版本,让选择入门版本的用户更实惠。
在智能配置和车机方面,宋PLUS冠军版采用刀片电池,搭载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360°高清透明全景影像系统,及APA全自动泊车。搭载DiLink智能网联系统、一体式超感座椅、双15W手机无线充电等丰富配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宋PLUS DM-i冠军版150公里车型标配FSD频率可变阻尼减振器,带来更高品质乘坐体验;同时150公里车型VTOL移动电站最大放电功率达6kW,让用户体验全面进阶。
有望再创比亚迪宋家族新高度
混动市场的声浪印证了中国车市混动黄金时代的到来,在这个市场,中国品牌显得尤为投入。但是不同的品牌限于投入时间长短、过去重视层次不齐,所以面对市场爆炸性释放而得到的回馈显然又大不同。
与丰田、本田等很早投入混动产品在中国市场深耕者相比,中国品牌近5、6年来才大举进入,多以全新的品牌和全新的产品打车市巨变形态下与合资的错位竞争,多数取得不错的成绩。但相比之下,比亚迪作为投入最早、最潜心深耕混动的中国车企,收到的回报自然是最大的。
从2022年比亚迪爆发性增长,砍掉燃油车,专注其混动和纯电(DM和EV),一举登上中国汽车市场销量榜首,混动贡献了几乎一半的销量。而这其中,混动+SUV又成为一个中国车市销量最大品类。而在比亚迪混动SUV中,宋系列包括宋Pro、宋PLUS以覆盖面最大群体的价格、紧凑定位和不菲的产品力,成为销量最大的SUV。
作为最快突破50万辆新能源SUV的中国车系,宋PLUS冠军版上市,在续航、设计、用车成本、车身尺寸以及入门版续航等各个方面做到了提升。
尽管吉利银河L7、哈弗枭龙MAX等重磅混动车型虎视眈眈,盯着冠军宋PLUS,但以宋PLUS很大的销量、用户口碑和其本身自我的不断完善,有望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有望再创比亚迪宋家族新高度。
星愿屠榜 吉利在下一盘大棋
拨开迷雾看真相!全球车企高负债,中国车企排不上号
对于汽车行业来讲,普遍存在着一个很大的特性,那就是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看看2024年的全球车企资产负债率,福特负债率84.27%,通用汽车76.55%,大众集团68.92%。
从第一辆SU7 Ultra交付开始,有关小米碳纤维挖孔机盖的争议就没停歇过。
全球车企财报透视:数据背后的真相与启示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家庭能源系统正从“被动消费”迈向“主动创造”。便携储能全球领导者和全场景家庭绿电开创者华宝新能,日前以一场技术革命回应了这一趋势:在5月7日-9日举行的欧洲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电池及储能系统专业展——ees Europe 2025上,华宝新能正式发布......
吉利银河:安全与舒适的完美结合,驾乘体验全新升级!
海外车企有息负债占比普遍过高如丰田68%、福特66%,而比亚迪有息负债仅占5%,吉利、奇瑞也控制在20%以下。这种“无息负债主导”的模式,让中国车企更稳健避免了利息吞噬利润的陷阱。
小米汽车深夜发文道歉,回应了大家近期讨论最多的两个问题呀,一是给小米SU7 Ultra限制马力的问题,二是挖孔机盖的问题
2025年五一假期,哪吒车主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尴尬时刻。5月2日清晨,郑州何先生发现哪吒App显示“HTTP 502 Bad Gateway”错误,车辆彻底“罢工”。截至5月5日,超2000名车主在社交平台控诉:远程控车失灵、定位更新失败、甚至因钥匙锁车被迫钻后备厢逃生。一位车主......
因为家庭出行的需要,很多人都会考虑买一辆大型SUV,这样平时出去玩或者假期自驾游一家人都能坐得下。但是大型SUV车身都比较长,开起来会显得比较笨重,尤其是在一些窄路场景下,没有小车来得灵活、好开。可以说,灵活性是很多大型SUV车主最大的痛。那么,有没有空间又大,开起来又灵活的大型......
工信部公开向社会征集关于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阿维塔公开直播风洞测试,数据真实经得起验证,用实力打破质疑
大众当前面临的利润困境本质上是传统制造巨头向科技公司转型的必然成本。
车企财报大揭秘:财务背后的真相与格局分化
豪华SUV的标杆答案!梅赛德斯-奔驰长轴距GLC诠释出行三重奏!
坐拥百万级沙发的东风日产N7,真是“换壳”某007?
比亚迪海狮07EV护航赵心童夺冠,全球销冠品牌再添星光
2024年全球车企财报显示,资产负债率普遍高企,但国内外车企呈现分化趋势。国内头部车企负债率明显下降,比亚迪表现突出,半年降7个百分点至70.7%,年内有望进入6字头区间。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丰田、大众等国际巨头总负债超万亿元,甚至超过同期营收。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盲订开启!华为智驾+500Bar喷射动力超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