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深蓝S7:拼内卷?聊这个我可不困了!

深蓝S7:拼内卷?聊这个我可不困了!

电动湃 0浏览 2023-06-28 IP属地: 上海

中国汽车市场的卷,是显而易见的。

当然,如此之卷的核心,还是在于对车辆本身产品力的锱铢必较——好的产品是应对内卷市场核心的关键。这其中不仅包括了目所能及的配置,更有它能为车主带去的价值感。

就在6月25日晚上,经过了长时间预热的深蓝S7公布了正式售价,新车共推出5个配置版本,其中增程版车型3款,售价区间为14.99万-16.99万元,纯电版车型两款,售价区间为18.99万-20.29万元。

这样的售价,不仅将深蓝S7的起售门槛降至了15万元内,更是低于深蓝SL03的售价。

能将SUV拉到跟轿车同一价格区间,甚至更低,只能说明,深蓝卷起价格来,真的狠!

这也意味着在中国品牌新能源SUV市场中,又一“价格卷王”诞生。

当前SUV市场的车型数量早已“过度饱和”,即便是深蓝S7最想占领的插混/增程SUV的细分市场,已经有比亚迪宋PLUS、吉利银河L7这样的拦路虎,不对,是前辈。

显然,深蓝S7想做的,可不只是“陪太子读书”的角色。

从用户购车最先考虑的价格因素上看,深蓝S7的起步售价进入到了15万元内,而对比拥有相似纯电续航里程的比亚迪宋PLUS、吉利银河L7等竞品,深蓝S7在拉低价格门槛的基础上,用更丰富的配置,来凸显自身的诚意满满。

在CLTC纯电续航的对比中,深蓝S7达到200km的CLTC纯电续航,更是达到了竞品车型都无法企及的高度。同时,200Max增程版的CLTC综合续航,具体为1120km,足以覆盖可能的长距离出行。

面对长途驾驶,200Max增程版的发电机还拥有高至96%的工作效率,带来的馈电油耗仅为4.95L/100km。另外,有个说法蛮有趣,“1L燃油可发电3.3度,增程17公里续航”,拼命强调节能属性了。

同样得益于全新纯电平台,深蓝S7还成为了目前市场中少有的全系后驱车型,这也让深蓝S7的操控有着不少过人之处。

例如,其搭载的前麦弗逊+后H臂多连杆的悬架结构,就能够显著增强车辆对振动的过滤性,即便是激烈驾驶,同样也能感受到底盘为车辆带来足够的支撑。

虽然深蓝S7依旧是一款主打家用的城市SUV,但不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生理上,后驱带来的乐趣,都是采用前驱结构的竞品所不可比拟的。

当然,想要吸引现在年轻人的目光,颜值与配置上也得花费一番心思。

深蓝S7在外观设计上,不仅追求设计感,同时也兼顾了使用过程中的实用性。

比如,为了体现深蓝S7的运动感,深蓝S7在设计语言上追求了更好的高宽比。

当然,这样的设计理念并不仅仅只体现在车身比例上。包括隐藏式门把手,腰线的设计走势,车头、后视镜、尾翼、19寸轮罩等车身多处空气动力学设计的整体优化,深蓝S7打造出了0.258Cd的风阻系数。

这样低的风阻系数,也同样可以帮助到深蓝S7在行驶过程中降低能耗与风噪,实现车辆更好的节能表现,以及NVH的舒适性。

为了营造更宽适的使用空间,车辆的轴长比达到了61%。配合880mm的短前悬设计和970mm短后悬设计,以及2900mm的轴距,为每一个乘坐者都打造出了更好的乘坐空间。

设计上的领先只是深蓝S7吸引你眼球的第一步,更深入的,则是通过年轻人更看重的智能化与舒适性配置的堆料,去触及人们的神经末梢。

最直观的一眼,就是深蓝S7配备了前排双零重力按摩座椅,能够通过结构设计,让臀部、腿部、背部均匀分担身体的重力,从而模拟出太空舱里“零重力”的体验,以解决在长途驾驶或停车休息时的舒适性问题。

此外,深蓝S7还在副驾驶遮阳板区域配备了一块12.3英寸的副驾智慧屏,可以与副驾零重力座椅一键联动,进入TV观影模式,在旅行中,同样可以拥有“私人影院”。

当然,作为一款优秀的智能汽车,搭载8155芯片,并具备语音助手、手势交互、人脸识别、智能交互灯语等智能化功能,算得上是基本操作了。

从去年7月底正式上市以来,深蓝汽车以一款车型很快跻身新能源品牌销量前列,截止到今年5月,累计销量超过了5.3万辆,单月最好成绩曾逼近9千辆。

虽然没能理清深蓝SL03不同版本的确切销量,但单从汽车之家论坛来看,10篇提车帖中,纯电版只占2成,其余都是增程版。或许我们可以做个大胆的推算,深蓝SL03目前的销量中,至少7成左右都是由增程版本贡献的。

换句话说,如果深蓝汽车和很多新能源品牌一样,只推出SL03的纯电版,那么它的销量即便损失不了7成,也大概率到不了如今的一半。而如果像理想汽车一样,只推增程车型,那么深蓝汽车未来的潜力,又会被大大限制。

增程+纯电的打法,深蓝汽车并不是第一个,华为主导的AITO品牌,首款车型问界M5就同时有纯电和增程版本。哪吒去年年中推出的哪吒S,也有增程和纯电版本。

但是问界车型的本质是基于燃油车平台改造而来,哪吒汽车最初则是侧重纯电,后来发现理想、AITO的增程产品效果不错,才在最新产品上做了跟进。

而深蓝汽车则是真正从创立之初,就确立了纯电+增程并举的路线,这让它在做产品开发时,在底层架构上就兼顾了两个动力类型,并为其制定了相应的价格策略。这种原生的纯电+增程的底层架构,也在产品竞争力上得到充分体现。

具体的好处?最明显的就是车身比例和空间利用率,这也是深蓝S7带给我最大的体验,其轴距达到了同级别中少有的2900mm。

而同尺寸下,轴距更长的车,往往能获得更宽裕的内部空间。这也是海鸥、缤果等电动小车空间能媲美紧凑级燃油车的原因。

对比之下,同样有内燃机、电动机和动力电池的PHEV插电混动车型,由于要照顾发动机和车轮之间的动力传递,其结构和燃油车在本质上还是一样的,空间处理并没有那般自由。

终究,长轴距带来最直观的效果,是车内,尤其是后排的腿部空间更加宽裕。而深蓝这种原生新能源平台带来的好处,则远不止于乘坐空间。

摆脱了直驱车轮任务的发动机,可以脱离掉很多传动部件,大大增加了前舱布置的灵活性,而舍掉传统变速箱、换挡杆等部件之后,深蓝S7的座舱也能实现更丰富、宽裕的储物空间,同时中控台的设计布局,也和纯电平台车型一样,有更自由的发挥空间。

最后就是价格策略,理想首款车型ONE的起售价超过了30万元,成为了增程式车型冲击高端的先例。

尤其在一系列营销伏笔,以及其他层面产品力的“围点打援”下,理想汽车真的说服了很多用户,并且形成了一种舆论碾压,“增程式比普通PHEV更有高级感,也更适合自己”。

当然,由于动力结构简单很多,增程式车型的成本,要比同级PHEV混动更低,相比同级纯电车型、尤其是续航较长的纯电车型,成本更是低一大截。

这就给了增程式车型控制成本、压低售价的空间。

讲道理,这就是深蓝S7能够将售价拉低至15万元内的底气,即便是200Max增程式顶配版车型,其售价依旧比深蓝S7纯电版的入门车型便宜2万元。

从工程角度而言,增程式绝对算不上是一项先进的技术。但恰恰是“增程+电动”,成为了深蓝汽车以后进姿态,切入市场的立身之本,也是深蓝S7核心产品优势与价格优势的根源。

其实,对于更多的消费者来说,品牌方与其反复提及技术本身的先进与落后,还不如为用户带去更直观的体验来得更为重要。

这,也是深蓝S7如此拼命,如此内卷的原因。

对于深蓝S7的正式售价颇感惊讶的绝不止于笔者,所以从选购的角度来讲,这辆车是值得参考的,尤其增程版车型对同价位、同级车型都堪称“降维打击”,续航里程、驾乘感受等也都能给出好评。当然,纯电版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现在的问题是,深蓝S7出现在你购车备选清单里的概率有多大?你动心了吗?欢迎留言讨论。

文章标签:
新能源 新车爆料
 
相关推荐
电动湃 6.4万粉丝    2026作品 关注 新能源车消费指南,续航你的美好未来!
推荐作者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