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大众投资7亿美元入股小鹏,中国新势力的狂飙是如何发生的?

大众投资7亿美元入股小鹏,中国新势力的狂飙是如何发生的?

车云网 1977浏览 2023-07-28 IP属地: 北京

即使是在中国互联网繁花似锦、烈火烹油的时刻,德国人也从未将期盼的目光投向东方。

互联网是中美之间的共同语言。2016年,当Time Cook决定给滴滴投资10亿美元的时候,给出的理由仅仅是“:投资滴滴可以帮助苹果更好地了解中国市场”。当然,这背后离不开高盛出身的滴滴总裁柳青背后的穿针引线。

那是美国资本市场对中国互联网最感兴趣的时刻,14亿人口的大市场,催化出阿里、腾讯这样的“五千亿美元”公司。像滴滴、美团、小米,也都在各自的高位上突破或者接近1000亿美元。

但是即使是投资来源最国际化的滴滴,从软银到苹果,从Mirae Asset到巴克莱银行,2017年还成功拿到阿布扎比主权基金的投资,也没有让德国人动心过。

互联网和制造业的规律是不同的,统一大市场的“网络效应”本身就是伟大互联网公司存在的前提条件。而制造业的供需两端总是有漫长的产业链条,让同时精于机械和哲学的德国人,一面身体诚实地离不开中国市场,一面持续在精神上制造在中国的“合法性危机”。

只有在核心技术上保持和中国的距离,才能让德国人放心地享用中国市场的“红利”,这是过去中德汽车行业婚姻故事的本质。

中国早就是保时捷最大的单一市场,三台从莱比锡和斯图加特工厂发货的跑车中就有一台销往中国,但是现任大众集团董事长Oliver Blume在两年前还认为“中国制造的质量和豪华感(quality and premium)对欧洲来说仍然是一个问题,保时捷没有任何理由在中国制造”。梅赛德斯·奔驰吉利、北汽之间一度首鼠两端,不变的是仍然把允许中国人入股当作一种施舍。

然而40年的婚姻,一夜走到了夫妻强弱易位的拐点。大众投资小鹏,改变了一切。

很多人奇怪,这并不是大众在中国市场的第一次大手笔联姻,去年大众已经宣布将通过旗下CARIAD公司与地平线成立合资企业,开发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那是一笔价值24亿欧元的交易,仅仅对地平线本体的投资就超过了10亿美元。

但是为什么昨夜“7亿美元,4.99%股权”的消息传来,全网为之一振,小鹏股价盘前一度爆冲40%,蔚小理均有不小的跳涨,甚至和小鹏坚持“主机厂全栈自研”路线对立的电池、激光雷达和L4自动驾驶供应商股价也随之起舞。这份合作协议,前所未有承认了中国新能源企业的“技术优势”。

大众官方新闻稿的原话是这样的,“大众汽车品牌与小鹏达成技术框架协议,在合作的初期阶段,双方计划面向中国的中型车市场,,共同开发两款大众品牌的电动车型,这两款专属于中国市场的车型将补充MEB平台的产品组合,并计划于2026年走向市场”。

但是很快的,小鹏方面给出了更加精确的信息,双方将会以小鹏G9车型作为平台、包括智能座舱以及高阶辅助驾驶系统软件,共同开发两款B级电动汽车车型,以大众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销售。相关车型预计将于2026年开始投产(即“SOP”)。小鹏汽车联席总裁顾宏地更是表示,小鹏汽车预计从大众交易中获得可观的经常性收入。即我们通常理解的IP,技术授权费用。

吹捧小鹏在技术上的投入,过去只是一部分微博KOL的非主流共识。之前通过一些渠道,我也了解到跨国车企的一些技术人员对小鹏G9这款车的技术平台和调校风格赞不绝口。但是这种只言片语的信息,无法在更大范围的舆论中获得传播。而大众基于G9平台开发其电动车成为了官方确认的信息,对整个市场,尤其是把一直以来认为大众等于“高级”、“德味儿”的中国基盘市场,相当于投下了一颗重磅认知炸弹。

因为经过传统车企和市场几十年教育,中国用户已经视“平台”为最核心的竞争力。大众从兰博基尼Urus(参数|询价)到保时捷卡宴、奥迪Q7(参数|询价)、大众途锐(参数|询价)使用相同平台,一直是中国大众车迷津津乐道的话题。现在德国人使用G9平台开发新款车型,等于亲自确认了技术制高点不在沃尔夫斯堡,不在斯图加特,而在遥远的中国广州。

这并不是什么惊世骇俗的观点。在迪斯时代,大众在软件开发进度上的落后就已经让这位广受外界好评的“改革者”失去内部的信任。但是迪斯的离开没有解决根本性问题,最近根据德国媒体的报道,大众品牌首席执行官托马斯·舍费尔(Thomas Schafer)在长达一个小时的会议中,对2000多名高级管理人员说,“屋顶着火了”。

1840年以来,中国人认知的惯性决定了,西方人对中国人的看法比中国人自己的主张更有说服力。尤其是在汽车行业,冷静和严谨的德国人,主导了我们过去四十年对技术、设计和豪华的理解。一旦这个认知被击穿,那么整个市场和行业的形势会为之一变。奥迪牵手上汽,大众押注小鹏,奔驰CEO康松林密会蔚来创始人李斌,宝马过去两年把中国的研发人员增加了三倍,并且在中国开发了新车型70%以上的软件功能...

但是此时,中国新势力三家,即使算上昨夜的暴涨,市值相加也仅仅只有不到800亿美元。远远没有达到过中国互联网行业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过的成就,甚至还不如Rivian和Lucid两家美国新势力在PPT造车阶段的泡沫估值。究其原因,资本市场对新势力的理解,仅仅是中概股的一个子版块。在中概股遭遇成长危机,监管压力还未完全解除的当下,自然不会获得市场的超额估值。

任何时候,在市场上都是少数人理解价值,多数人追随共识。中国新能源汽车和互联网行业之间,有一个根本性的“范式转移”。互联网必须依托于超大消费市场的人口红利,但是红利正在衰减。新技术的出现,也可能一夜之间就能让之前积累的巨大用户量归零。而且汽车行业一旦拥有技术优势,就可以日拱一卒地占领全球,并且在几代人的时间跨度里为母国经济创造价值。

最近理想创始人李想已经在微博上确认了,理想完全没有启动海外市场战略,并且明确2025年之前不会进入海外市场。但是平行进口市场已经每个月搬运600辆理想汽车到俄罗斯、中亚、拉美和中东去了,并且在当地的价格几乎是国内价格的两倍。哪怕是主要销售燃油车的奇瑞,由于多年深耕海外市场,今年上半年的销售数据中,已经是一半左右来自海外了。

这是这个怀疑和焦虑时代,最激动人心的增长故事。

40年前,在上海嘉定安亭镇的一片麦田里,中国人在德国人指导下开始组装桑塔纳(参数|询价)。两年的进口零件几乎就要掏空中国汽车行业能够争取到的外汇额度,国产化率仅仅只能做到2.7%。而且仅仅是这2.7%中国产零件的质量,包括轮胎、天线、收音机、大众车标,也要引来当时上海市市长的亲自关注,批示决不能搞“瓜菜代”。

那时候中国人发展汽车工业,就像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里说的那样,“人们自己创造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中国汽车工业在这样的必然王国里面苦苦追赶了40年,学习的对象从机床的使用、最基本的现代企业制度、到丰田管理方式到Elon Musk的超级工厂。消费者们忍受的是以下种种:进口车加价、国产型号减配、自主品牌修车排队、拙劣模仿在车展上引发的轻蔑目光、豪华品牌全球召回问题车辆但是中国市场除外...

我们曾经以为这些现象永远不会消失。因为历史在漫长的时间里都是平淡无奇的,然后突然在一代人的时间里爆发了。然后一切坚硬的都烟消云散了,人们的观念、习惯、精神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快到无法依靠自身的理性消化,需要靠阅读托克维尔和黑格尔去理解这种变化。

今天,你不必阅读了。你只用走进闹市商圈,试驾几家新势力品牌的电动车,然后在微博上关注它的创始人,看他们解释产品、炫耀成绩、相互攻击、回顾过去,就能理解这三年中国新势力的狂飙是如何发生的。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新能源
 
相关推荐
车云网 4.6万粉丝    3860作品 关注 专注智能驾驶、车联网、后市场好多年
推荐作者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星车时代 关注
试驾测评 车市资讯
酷Car 关注
一起走进酷Car的世界
今日车事 关注
一个有深度的公众号,我们用心,以新的方式触摸汽车时代的体温
邱小铖 关注
生活探享家,分享有趣、有料、有价值的内容
资深汽车专家 关注
从事汽车行业几十年,曾多次被新闻媒体聘为汽车栏目嘉宾!
极客教授 关注
知名摄影师,视频VLOG博主,科技数码达人,汽车手机测评体验师
MJ车谈 关注
选车、养车、玩车,我们是认真的。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