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尤其适用于商界。
当本土汽车品牌借着新能源的东风实现换道超车、春风得意之时,转型滞后的合资品牌们大多稍显落寞。
市场不等人,机会转瞬即逝。
这也是为何在中国新能源市场迟迟分不到蛋糕的奥迪,会选择与上汽集团合作的原因。同样的,这也是促成大众与小鹏合作的主要因素。
7月26日,大众汽车集团官宣要与小鹏汽车进行合作。合作的表征,包括大众将向小鹏汽车增资约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0亿元。
除了资金输血,大众还以每股15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小鹏汽车约4.99%的股权,同时,交易完成后大众将列席于小鹏汽车董事会观察员之列。
这意味着,交易完成后,大众汽车将成为小鹏汽车第三大股东,仅次于何小鹏和阿里巴巴。
资金,是大众为小鹏汽车提供的;但股权,却不是小鹏汽车唯一回馈给大众的。
根据大众发布的对外声明,品牌旗下的大众汽车品牌和小鹏汽车达成技术框架协议,在合作初期,两品牌计划面向中国的中型车市场,基于小鹏G9平台共同开发两款大众汽车品牌的电动车型,从而补充大众汽车品牌基于MEB平台的产品组合。共同开发的车型,按照计划,将在2026年投入市场。
划重点:合作开发的车型,是属于大众汽车品牌的。
另外,有消息称,大众与小鹏汽车的合作聚焦于智能化技术领域。
大众与小鹏之间的携手,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一方面,目前大众在国内投放的新能源产品尤其是ID.系列产品,声量小,无法与品牌燃油车的声量相提并论。又因为此前大范围的车机故障,ID.系列的口碑已跌落谷底。加上大众集团在软件领域的惰性与拖延症,与其闭门造车,不如打开大门迎接“鹏”友。
与以智能化为标签的新造车小鹏汽车合作,大众省时、省力还省心。
另一方面,小鹏同样需要大众这样的伙伴。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小鹏汽车的累计销量为41435辆,同比大跌39.9%。在理想的红火和蔚来的坚挺的映衬之下,小鹏的市场表现,只能黯然神伤。
如果说BBA已经要没有“A”了的话,那蔚小理已经快要没有“小”了。
为了活下去,亏本造车的小鹏汽车,需要大众及时且有效地资金输血。
原本,这应该是一次合作共赢。小鹏提供大众需要的技术,缩短大众在中国新能源市场上的转型进程;大众提供小鹏需要的资金,拉小鹏一把,让小鹏汽车能够在证明智能驾驶的可行性和自身在智能驾驶领域的优势之前获得喘息之机。
然而,吊诡的是,理应是相互“输血”的合作,大有大众“吸血”小鹏的意味。
首先,正如前文提到的,大众和小鹏基于小鹏G9合作开发的两款产品,落地之后挂的是大众的车标。
根据此前媒体报道的小鹏汽车与投资人之间的沟通纪要,小鹏提供的技术支持乃是包含电子电气架构、智能软硬件在内的打包方案,而大众则在开发设计、产业链等关键环节掌握话语权。
比起来“合作”,小鹏汽车和大众之间的关系,更像是技术出售方与技术买入方之间的关系。
这一关系模式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小鹏汽车技术给了,力气出了,回报有了,但为大众做了嫁衣裳。
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是,大众汽车集团CEO奥博穆在外媒采访中明确表示:“在我们与小鹏汽车的框架协议中,也有可能走出中国。但首先,我们希望在中国开展业务。”
短期内,双方的合作业务仅限于中国。
可以想象,当大众的体系优势和小鹏的技术优势相结合诞生出的大众品牌的纯电车,面对新造车小鹏的同级别产品时,品牌影响力和成本控制能力更优秀的前者,会分食后者几成的市场?
不光为他人做了嫁衣裳,小鹏汽车还培养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其次,大众与小鹏,二者的基点和目标不一致,能否长久地合作,仍是一个问号。
就目前的境遇来说,大众在中国市场仍有燃油基盘,仍有不可忽视的品牌号召力,颓靡之处,无非在于新能源市场。
简言之,大众谋求合作与进步,是想在中国市场变得更强。
反观小鹏汽车,其诉求,是在中国市场活下去,续命要紧。小鹏汽车境况之窘迫危险,通过小鹏G6和小鹏G9彰显得淋漓尽致。
数据显示,今年6月29日上市的小鹏G6,截止7月23日,销量仅有1502台,与此前宣传的“3.5万订单量”相去甚远。
在这里,我们并不是要指责小鹏汽车销量造假,而是要指出,新势力们莫要玩弄文字游戏、夸下海口。当小鹏宣传前期累计订单量时,小鹏也应该正视产能不足造成的交付问题。
至于小鹏G9,“力作”的实力不足,6月份仅卖出了1025台,上半年除了1月份,其余五个月月销量均未突破2000台。
作为品牌售价与定位最高的产品,品质却难以服众。车质网投诉平台上,小鹏G9除了在电动机异响、装饰脱落、部件开裂等问题上遭到投诉,还因为NGP驾驶辅助遭到车主投诉。智能驾驶是品牌基因,但很显然,小鹏汽车并没有将智能驾驶做到顶尖水平和放心水平。
大众集团CEO奥博穆直言:“奥迪将于2024年开始在中国市场生产PPE汽车。SSP平台将于2026年底首次使用……”
显而易见,大众并不会放弃自身的平台。与小鹏汽车合作,是缓兵之计。
那么,当大众自身追平在智能化和电动化技术上的差距后,还需要小鹏汽车么?
若是想要更强的大众实现愿望的速度,快于想要活下去的小鹏实现愿望的速度,小鹏汽车会否变成大众在中国市场长远发展的垫脚石?
比起接受资金输血,小鹏汽车,必须思考如何尽快找到自力更生的道路。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弯道快才是真的快,直线加速谁不会?要想满足弯道快需要什么样的配置,那么请看赛力斯问界M5,首先采用了全铝合金底盘,降低簧下质量,在快速转弯的同时,能够保持轮胎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在搭配大师级的底盘调教,使得车身姿态更加的稳重,零百加速4.4S,你想体验一下真正的“速度激情”吗?#......
新能源小型代步车市场,五菱宏光MINIEV自上市至今,累计销量已超百万辆。基于GSEV生态架构,陆续推出宏光MINIEV、马卡龙、GAMEBOY等车型,助力五菱问鼎小型电动车王者地
日本消费者更偏爱购买怎样的车型?如果预算和配套条件都管够的话,那答案当然是MPV或者MPV风格的厢式车。在日本这个400万量级的汽车市场中,MPV大类的销售占比可以做到将近20%左
颜值与实力并存的赛力斯问界M5到底有多好开?华为双智加持,机车一体智能座舱,操作更便捷;全铝合金大师级底盘调校,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的独立悬挂,开起来更加平稳舒适;操控性更是直线上升,让开车成为一种享受;颜值也是相当哇塞,流线型车身,极具科技元素的尾灯,简直把我拿捏的死死的!始于颜......
吉利旗下的新兴力量极氪品牌,自首款车型极氪001面市以来,便有“一鸣惊人”之势。然而,极氪001的定位偏向于运动猎装的中大型轿跑车,这意味着在主流的高端新能源中大型轿车市场,极氪品
(2023年11月30日)今日,福特蒙迪欧大马力E-混动版正式上市,共推出2款车型,厂商指导价18.98万元-21.98万元。新车在延续新一代蒙迪欧家族高颜值兼得大空间、高科技兼得
11月30日,福特蒙迪欧大马力E-混动版正式上市,共推出2款车型,厂商指导价18.98万元-21.98万元。新车在延续新一代蒙迪欧家族高颜值兼得大空间、高科技兼得高安全等优势基础上
对于韩系车的颜值,我相信还是有很多消费者表示认可的,韩系车本身在国内市场上的发展是没有多大问题,旗下车型品质也能够经得起市场检验,但是谁也没有想到,18年之后的韩系车竟然迅速从主流
2023年10月17日,东南亚的第一条高速铁路雅万高铁正式商业运行,中国速度、中国技术、中国标准随着雅万高铁走向世界,让人感叹中国智造的魅力。无独有偶,中国汽车借助新能源这条全新赛
今天,宝马和奔驰双方在超充网络上建立合作关系。现在越来越多的车企选择报团取暖,宝马和奔驰昔日老对手也不例外。不过话说回来,他俩怎么不带奥迪玩呢?
近日华为和长安成立合资公司的事掀起车圈不小波澜,但是这背后,或许还有一只大手在推动着这一切……
只要这款赛力斯问界M5一出场,其他小车都显得不过如此。是的,问界M5高阶驾驶系统拥有强大的识别及处理能力,智能识别物障,一键泊车,让您一路安心驾驶;全铝合金大师级底盘调校给你带来超稳驾驶体验;做到极致的操控性能绝对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即便是开长途,也不会感到疲惫,取而代之的更是一......
-11月27日,现代汽车N品牌旗下全新ElantraN的中国首次试驾会完美收官。“N号玩家”及专业媒体们驾驶全新ElantraN围绕CornerRascal(弯道顽童)、Racet
又要加速快,又要操控好,那你不得看看赛力斯问界M5呀,它不仅采用了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独立悬架,能够保持优秀的操控性,同时赛力斯问界M5采用全铝合金底盘,降低簧下质量,能够让车轮与地面保持足够多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车辆的稳定性,在加上大师级的底盘调教,在操控与加速性能中,找到乘坐舒......
在今年广州车展上,“全优生超能纯电SUV” 阿尔法T5一经亮相,就吸引了无数媒体和观众的目光,其面面俱优的“天花板”实力,重新定义新一代家车,也让它“超能六边形战士”的形象瞬时立起
“车圈显眼包”又又又获奖啦!近日,以“智领新生态 共创新未来”为主题的2023全国智能驾驶测试赛(总决赛)正式落幕。在量产车组自适应巡航(ACC)专项赛中,神龙汽车旗下东风雪铁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