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7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36.1%,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59.7%,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为5.1%。这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已经接受新能源车,但还有超过一半的消费者仍然选择了燃油车,并且这些消费者更信赖合资品牌。
另一个角度理解,过半的消费者对新能源车持谨慎态度,毕竟虽说现在比较少自燃案例,充电速度和续航里程也都有明显的提升了,但电车技术还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此时入手不仅享受不到最好的技术,还分分钟刚提车就成为了“前浪”,瞬间血亏几万元。所以,不如先等等,等到电动车技术相对稳定了,再出手!
问题是,什么时候才是电动车技术的稳定期呢?我身边一些人的共识是,固态电池上车,就是电车可入手之时。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共识呢?因为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高、安全,而且工作温域更宽!
固态电池的优势,第一,能量密度可达到500Wh/kg,相比锂电池翻倍,理论上现在续航500公里的车,换成固态电池,续航能达到1000公里;第二,不自燃,固态电解质,避免了传统电池的漏液、热失控等因素,大大降低自燃概率;第三,工作温域更宽,在-40度~100度环境下,保持稳定的性能,冬天续航不打折。这样的电池一旦量产,谁还会买搭载锂电池的电车呢?
说说目前已经研发成功的案例。去年年底,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航空用固态电池研发取得突破,能量密度达到500Wh/kg。NASA认为,固态电池相较液态电池,体验更小,并且受到冲击后能够继续使用,起火风险也大大降低。
在汽车领域,目前蔚来准备装上车的半固态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360Wh/kg,相比目前最强的锂电池,也就是特斯拉的4680能量密度还要高,后者为300Wh/kg。而上汽宣布其投资的清陶能源第一代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单体能量密度368wh/kg,也已装上测试车,车辆续航里程可达到1083公里,预计量产车将在2024年底正式推向市场。
在锂电池能量密度达到天花板的背景下,企业积极推进半固态、固态电池的量产,以推进电动车技术的迭代,赢得竞争优势,因此固态电池已经成为了车企的兵家必争之地。丰田、本田、日产也都卯足了劲,全力冲刺固态电池研发。
丰田在今年6月份举行的技术发布会上,宣布已找到了可制造固态电池的新方法,可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1500公里,这种电池可在体积、重量、价格等指标上比现有锂电池减半,会在2027年量产,将在2028年正式推出搭载这种电池的车。
按照这种情况展望,未来电动车就不用这么重,而且都要做大尺寸才能实现长续航了,而是有望比现在的燃油车还要轻,并且有更高的空间利用率,和媲美燃油车的补能速度、续航能力。这难道不是众望所归?
理想很美好,然而事实很骨感,厂商一顿疯狂宣传,但固态电池目前还是面临量产老大难问题,仅有的两个装车案例是半固态电池,就蔚来用的半固态电池来说,成本还非常高,蔚来高层透露过,150kW半固态电池一个包的价格和一台ET5相当,就算以baas电池租凭方式来算,ET5的裸车价也要22.8万元,这是目前市场所无法接受的天价。
而全固态电池,目前更是处于量产荒漠时期,中国台湾企业辉能科技成立于2006年,多年布局固态电池领域,其在去年与奔驰达成一项协议将共同研发车用固态电池,截至目前也还没有发布相关具体产品。这家企业,在今年5月份宣布将在欧洲投资75 亿欧元,建设一座固态电池工厂,但这座工厂预计会在2024年开始建设。
作为固态电池领域的“专利”狂魔,丰田手握超过1000项固态电池的相关专利,其在今年宣布取得重大突破后,预计将在2027年开始固态电池的小批量生产。另一家日系汽车厂商,日产也宣布将在2028年推出首款搭载固态电池的纯电车型。
全球动力电池翘楚宁德时代,却对固态电池量产抱有更保守的态度。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曾表示,全固态电池目前还有些行业核心问题亟待解决,“如果丰田说今天能量产全固态电池,我是持怀疑态度的,目前全行业谁都不具备量产全固态电池的能力。至于到2027年能否量产,作为技术人员,我也很难说得准确。”
简单下个结论,固态电池5年内不太可能量产,就算量产了也会很贵。
5年都够开坏一台车了!其实就目前已经在推进量产的电池而言也还是有很多值得期待的点。比如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能量密度255Wh/kg,可实现装车1000公里续航,800V电压,从10%充至80%仅需10分钟,而且从目前装车的案例来看,体积重量比还算可以接受。这个案例就是极氪001,同样是we版其他配置一模一样,搭载麒麟电池的140kW版本,比100kW电池版本重了121kg,相当于载多一个成年人,但续航可以从741公里,增中到1032公里。
宁德时代发布的下一代电池——“凝聚态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500Wh/kg,可以与固态电池相媲美了,而且年内就会推出车规级应用版本,并在今年内具备量产能力。这或许会是固态电池量产前,动力电池的天花板级存在了。
与此同时,国内多家电池企业也在持续进行材料创新,比如目前比较统一的一个方向,在磷酸铁锂电池基础上,掺杂锰元素,提升能量密度和更佳的充电速度。其中,国轩高科的启晨L600 LMFP电芯能量密度为240Wh/kg,系统能量密度达到190Wh/kg,实现18分钟快充,可以不用三元锂的情况下实现整车续航1000公里。
N点评:人言“早买早享受”,对电动车来说更是如此,如果想等到技术成熟的一天,恐怕是不易。当然,现在电动车技术真的是日新月异,去年700公里续航的海豹长续航版独步江湖,今年700公里续航是满地桃花,800V+755公里的小鹏G6才是最新潮流,到了明年恐怕1000公里续航的车也能出来几台。对我们消费者来说,等不来最好的,那就选择当下最优的,也不失为一种策略。
2025上海车展 | 打卡3号馆,感受上汽集团产品矩阵
刷新同级续航天花板 中国混动技术全新“代表作”ID.ERA登场
历史上第一款纯电A6,他还会是中登的最爱吗?|上海车展
这种“AI训练AI”的闭环,将智能驾驶系统的训练效率提升至指数级,正如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所言:“我们不再受限于人类驾驶数据的采集速度,而是让机器在虚拟世界中完成自我进化。”
未来3年,依托自身深厚的电动智能网联技术积累,上汽将打造包括SUV、轿车、MPV、皮卡在内的17款全新海外车型,搭载全新HEV混合动力系统的车型将覆盖全球主流细分市场,固态电池等颠覆性技术也将实现落地应用。
充电15分钟跑500+km!极狐新阿尔法S5专治续航焦虑|上海车展
19.99万元起售价,结合硬核的产品力,让东风本田S7成为合资品牌转型之路上的优秀范本。
本届上海车展,丰田带来了多款重磅车型,进一步深化本地化改革。
宋家族一季度狂销26.9万辆!实力引领SUV市场新潮流
丰田首款鸿蒙座舱D级轿车铂智7全球首发,广汽丰田中国自研产品加速
2025上海车展|阿维塔06 豪华也能有性价比
首发揭秘!车长超 5 米,配鸿蒙座舱与激光雷达,亮点全在视频里
闪电猫旅行版首发,拓展出行场景边界
4月24日,汇成真空(301392)发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和2025年一季度报告。据了解,汇成真空是一家专注于真空镀膜设备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的真空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并以真空镀膜技术和成膜工艺为核心,构建了“设备销售+技术服务”的双轮驱动商业模式,形成了多元化的盈利结构......
新能源电池的变革先锋 宁德时代携三款重磅电池产品惊艳亮相上海车展
华为数字能源于2025年4月22日下午举办智能电动&智能充电网络战略与新品发布会
上海车展实拍凯迪拉克LYRIQ-V 3秒级加速震撼车展
华为智能电动&智能充电网络战略与新品发布会顺利召开
长安汽车经典车型全面焕新新蓝鲸500Bar,从技术领先到量产领跑
2025 年 4 月 23 日,备受瞩目的上海车展拉开帷幕。作为全球汽车行业的顶级盛会,本届车展展览面积预计将超过36万平方米,观展人数亦将首破百万人次。在这扇世界汽车工业科技发展水平和技术创新突破的展示窗前,星纪魅族与吉利汽车在6.1号馆携手亮相,为观众带来了一场AI赋能之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