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乘联会说保证规模,牧马人就官降9万,进口车降价潮来了?

乘联会说保证规模,牧马人就官降9万,进口车降价潮来了?

路咖汽车 3633浏览 2023-09-25 IP属地: 北京
乘联会说保证规模,牧马人就官降9万,进口车降价潮来了?


无论在生产端还是消费端,进口车对于国内车市而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高高在上”的存在。从上世纪“搞到”一台进口佳美(凯美瑞)、雅阁,到合资车全面开花之后,无论是像进口BBA这类的豪华、档次,又或是进口大众、斯巴鲁这类普通品牌的小众、品味,都被一个时代的消费者所认可。但眼下,乘联会甚至喊出了“建立更多进口模式 维持进口车合理规模”的声音。进口车在市场上的表现真的已经如此不堪了吗?

更贵的车更好卖,但进口车销量在跌

根据乘联会的数据,今年(2023年)国内1-8月份乘用车进口量仅约48.7万台,同比下滑近五分之一。而同期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达到约1322万辆,同比微增2%。无论如何进口车的市场走势,显然都与整个车市大盘不符,甚至是相反。但在进口车的范畴中,今年的走势却也是情理之中。毕竟从2018年进入明显下行轨道之后,国内进口车销量便一路跌入100万辆以内。去年(2022年)全年进口车销量甚至不足90万辆。以今年上半年销量数据,以及前八个月的走势来看。即便考虑到下半年的回暖趋势,全年进口车销量能否迈过80万辆的门槛,都被打上了问号。

乘联会说保证规模,牧马人就官降9万,进口车降价潮来了?


是众所周知的新能源趋势,导致进口车需求迅速下滑吗?答案似乎并非如此。以中汽协上半年统计的数据显示,虽然新能源车在10万元以上价位,基本做到了全线增长。但隔壁传统能源车型,在25万元以上的价位市场,也是呈现普涨姿态。在不考虑能源结构的情况下,国内车市所展现出的消费升级的态势,恰好与进口车绝大多数情况所覆盖的汽车市场重叠。可这些国内的利好因素,也并没有能够托住进口车的销量下跌。至于7-8月份的复苏,更多还是靠海外供求关系方面的利好因素而推动。

乘联会说保证规模,牧马人就官降9万,进口车降价潮来了?


不过进口车似乎还有一个“借口”,那就是本身的存量就在客观减少。面对宝马X5这种级别的产品都已经稳定国产,国内消费者可以选择购买的进口车本身就在减少,所以大盘数据降低也是理所应当。如果这个逻辑成立,那么剩下还在征战市场的进口车应该就是躺赢的状态。毕竟竞争对手更少了嘛,独有的身份、调性等优势,不就发挥得更彻底了?

乘联会说保证规模,牧马人就官降9万,进口车降价潮来了?


可现实是“打脸”的。针对即将到来的国庆长假,Jeep旗下的经典IP牧马人,将迎来最高超过9万元的官降力度。把2.5L动力拿回来的斯巴鲁森林人,官方定价也只能低调地依旧覆盖曾经2.0L版本的价格区间。一度被称为“理财产品”的雷克萨斯,在RX换代之后,也开起了自上而下的价格梳理。曾经风头无两的雷克萨斯ES,都免不了在终端来上一波大优惠来吸引客户。似乎在排除一切纸面上的影响因素之后,进口车在国内遭遇到的市场颓势依旧难以阻挡?

“低端”进口车没人买了

其实从前面所举的几个案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这些品牌都并非传统一线品牌。甚至这些都还算是“脱颖而出”的代表。因为诸如此前在国内还有一席之地的进口大众、进口起亚,甚至英菲尼迪、讴歌等等,声浪就已经更小了。总之,国内的进口车市呈现出高度集中化的格局。以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进口量能超过2万辆的品牌,也仅有6个。其中奔驰超过了8万辆,雷克萨斯超过了7万辆,仅仅这两个品牌,就占据了同期市场的约4成水平。

乘联会说保证规模,牧马人就官降9万,进口车降价潮来了?


而就算是处于头部的这6个品牌,今年上半年也只有4个实现了正增长。除了众所周知的雷克萨斯出现大幅下滑之外,宝马也因为国产化率的大幅提升,导致进口车呈现同比下跌。至于保持增长的奔驰、保时捷、奥迪、路虎。奔驰基本只是持平,奥迪更多是在补去年以及前年受供求关系波动的课。路虎和保时捷算是实实在在吃到了这一波产品的红利,特别是前者。

乘联会说保证规模,牧马人就官降9万,进口车降价潮来了?


那所谓的产品红利,只是在燃油车领域,所以由于新能源的技术“错位”,最终导致进口车呈现如今的颓势吗?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首先,今年上半年国内进口车销量中,新能源车是呈现大幅上涨的状态,同比增速近7成。特别是纯电动车的增速,更是超过了150%。所以单纯地说进口车被国内新能源的发展趋势给打败,是不够严谨的。

乘联会说保证规模,牧马人就官降9万,进口车降价潮来了?


但另一方面,还记得前面聊过,国内新能源车几乎在10万元以上的展现呈现普涨,而燃油车基本维持25万元以上的价格阵地。其中25万元以内的价位非常好理解,新能源车正在展开猛烈攻势。那么与进口车存量市场高度重合的25万元以上价位呢?其实以上半年的数据做参考,燃油车在25-35万元价格区间,基本也只能做到维持。所谓增速明显的板块,是35万元以上,特别是50万元以上的产品。相对地,新能源车在25-50万元价位增速明显。其中35-40万元价位的新车销量表现,甚至超过了燃油车。

乘联会说保证规模,牧马人就官降9万,进口车降价潮来了?


这样一来,结论就很明显了。不是进口车卖不动了,而是“低端”进口车不好卖了。特别是以50万元作为价格门槛,高于此价位的,基本都还是能在保持价格体系的情况下,实现增幅。但低于此价位的存量进口车,受到热门车型国产化率提升,进口车品牌认知集中度高,以及中国品牌新能源车崛起等多重因素叠加之下,正在快速丧失原来的市场阵地。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进口车不仅不会消亡,甚至还将继续稳定地享有市场光环与美誉度。但在此之前,很多没能及时“上岸”的进口车品牌,将先一步陷入沉寂。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路咖汽车 33.4万粉丝    1.3万作品 关注 秉承专业态度,创作有趣的汽车内容,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