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科技将如何创造汽车的未来?

科技将如何创造汽车的未来?

HD Auto 697浏览 2023-10-30 IP属地: 上海

“嘴强王者可能影响舆论,真搞技术才能创造未来”


科技将如何创造汽车的未来?


文|东篱


“汽车公司的将来,是AI汽车和机器人。”


小鹏汽车董事长 CEO何小鹏在1024小鹏汽车科技日上表示,汽车品类将从软件定义汽车逐步进化至AI定义汽车的时代。而其展示的汽车AI智能化领域的进展之外,飞行汽车、双足机器人等产品展现了小鹏不只是一家汽车公司,正在向科技公司转型。


这样的转型并不会是一蹴而就的简单跨越,何小鹏深知“嘴强王者可能影响舆论,真搞技术才能创造未来”,看起来,这家中国新造车企业已经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


智能驾驶开启下半场


随着电动车的智能化迅速发展,很多人将2023年定义为智能辅助驾驶的元年。


只是,在此之前很多车企就已经研发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并将其量产上车,为什么今年特别受到市场关注并有将其定义为元年的声音呢?


首先是搭载率的快速提升。


早些时候,在2020年下半年,福瑞泰克总裁张林曾表示,国内L2装配率在自主品牌里只有7.8%,合资品牌只有10.6%。而在今年5月,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一级巡视员苗长兴透露,2022年我国搭载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乘用车新车销售量达700万辆,市场渗透率提升至34.9%,新能源汽车辅助自动驾驶系统搭载比例更是高达48%。


简单计算一下,2020年开始,中国汽车智能化率特别是辅助驾驶的搭载率每年的平均增速都接近翻倍,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有望在今年突破50%的关口。2023年确实是中国智驾加速发展的关键之年。


另一方面,国内辅助驾驶的竞争从高速进一步蔓延到城市。

科技将如何创造汽车的未来?


早在2018年小鹏推出第一款量产车G3开始,第一套系统XPILOT2.5上车,高级辅助驾驶系统就没有被它落下过。一开始同样是基础的车速保持、自动跟车、车道保持等。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迭代,小鹏汽车的高速NGP成为亮点。


在此前HD Auto实际驾驶过程中,小鹏的高速NGP就可以实现自动变道、自动超车、上下匝道等L2+的功能体验。对比Super Cruise以及其他国内自主品牌的相关功能,强大的高速NGP功能成为小鹏汽车重要的科技标签。


当然,中国汽车用户对于智能化的接受度在全球范围内来看是最高的那一批,因此越来越多的车企在高速辅助驾驶上花力气下成本投入,和小鹏的差距也在缩小。城市道路的辅助驾驶成为新的战场。


如今,城市智驾已进入开城竞速阶段,小鹏汽车自动驾驶负责人李力耘表示,“全国都能开”的XNGP城区导航辅助驾驶将助力小鹏汽车“率先进入下半场”。采用轻地图方案的XNGP城市智驾,将不受限于高精地图的使用范围和更新时效。


同时,“AI代驾”功能则是小鹏智驾的又一“利器”。该功能不受城市限制。开启AI代驾功能后,用户可在全国范围内设置起点和终点,手动驾驶一次后即可形成记忆地图,在之后选择该出行路线时就可以使用“AI代驾”功能,实现单独路线/特定场景的城市导航辅助驾驶。


确实,智能辅助驾驶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卷,但是“卷”的结果是搭载率的持续提升和智驾技术的迭代进化。

科技将如何创造汽车的未来?


小鹏目前是国内汽车行业的领跑者。发布会上,何小鹏立下flag:要挑战2024年内,实现XNGP在全国主要城市路网(含1-4级道路)全覆盖。


要让用户有“科技认同感”


智能驾驶当然是小鹏汽车的王牌,在1024科技日上,它的汽车智能化脚步并不止于此。


深度结合智驾能力和下一代智能座舱应用场景,小鹏开发了服务于人机共驾时代的座舱系统XOS天玑,采用极具科技感的全新视觉风格,交互效率也将大幅提升。


同时,科技行业火热的AI大模型也被引入汽车。小鹏汽车自研XGPT灵犀大模型并接入语音系统。除语音之外,他们还将AI大模型赋能于研发、设计、智能驾驶等多个业务板块和技术研发领域。

科技将如何创造汽车的未来?


1024科技日上,小鹏秀了一把技术实力,只不过很多都是“软实力”,落地到车上之后,用户是否真正能感知并且认同则是车企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阶段所理解的智能汽车的开端,上汽荣威的RX5是绕不过去的。中控大屏、地图即桌面、语音交互和控制等功能,在2016年荣威RX5开创"互联网汽车"先河之后,这几样让汽车用户“可见可听”的可感知的技术迅速让消费者把传统汽车和智能汽车相区隔,增强了汽车的科技属性。


然而随着以上的很多功能成为汽车智能化的标配,"互联网汽车"或者说汽车的智能化正在快速同质化。这导致的结果是同质化的智能化功能很难成为消费者购车的决定性因素。


换句话说,汽车的智能化和网联化对于消费者购车的影响在于,没有这些功能大概率会成为消费者不买这辆车的理由,但他们很少因为具备这些功能而购车。


毕竟消费者在购车前其实很难真正感知这些智能网联功能到底有多好。一家智能网联初创公司的高管告诉HD Auto,他们更多要考虑的是,消费者买了车以后,如何能更好体验车辆的智能化和数字化。


许多业内人士都对HD Auto表示,车内智能网联的竞争在未来是一个打磨细节,比拼内功的过程,看谁能做好接近消费者出行的细节,在细节中看谁能够真正触达到用户需求的痛点。


另一方面,为了消费者能够直接感知到汽车的“智能”,在车内增加硬件正在成为新的选择,智能化的比拼开始向着“让用户感知到智能”转变。

科技将如何创造汽车的未来?


一开始是越来越多的屏幕被塞进车厢:旋转屏幕、副驾大屏、后排屏幕、车顶屏幕、HUD,似乎屏幕越多,汽车的智能化程度和科技含量就越高。


其他硬件也逐渐加入战场,反对太多屏幕的小鹏汽车把投影搬进了车里,蔚来选择了在AR/VR领域进行尝试,理想则是把冰箱搬进车里当作卖点。


或许这样的做法并不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但是在短期内,以提振销量和增强用户科技感知为目标的话,汽车科技通过硬件外显是更能被用户接受的。响应速度提高0.1秒并不是无用功,可做同样的事情,用户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不一样,很多就是“做功”时的损耗。


向科技公司转型,增强用户的科技感知和认同,车企也在想其他办法,毕竟硬件不只是存在于车内。


吉利和蔚来选择手机这样一个标志性的科技产品来增添砝码,何小鹏的回答则是飞行汽车和机器人。当然前者吉利等车企也有涉足,后者有特斯拉在为机器人“摇旗呐喊”。


在今年的1024发布会上,小鹏汇天明确了飞行汽车的两条发展路径,即陆空一体式飞行汽车和分体式飞行汽车。

科技将如何创造汽车的未来?


后者目前更接近量产,分体式飞行汽车由陆行体和飞行体构成,陆行体具有可乘坐4-5人的座舱,采用增程式混合动力系统,可搭载飞行体行进并为飞行体持续补能;应用纯电动垂直起降技术的飞行体搭载270°全景双人座舱,支持手动/自动驾驶两种驾驶模式,可与陆行体自动分离/结合。


何小鹏将其称为“陆地航母”,并表示它不仅能纵向拓展个人用户的出行边界,也可服务于应急、救援等公共事业,让技术探索成果惠及更多公共领域。


而何小鹏口中的另一个未来——双足机器人——这次也在发布会上亮相,在其设想中,小鹏鹏行将在智能机器人上应用XNGP、XEEA电子电气架构、XPower、XGPT灵犀大模型、XOS等智能汽车同源技术,并尝试将其应用工厂生产及销售服务等场景,将智能机器人与AI汽车深度链接,驶向汽车公司的下一站。

科技将如何创造汽车的未来?


不过,无论是飞行汽车还是双足机器人,大概率不会和汽车产品一起出现在平时的用户面前,只有两者真正在各自领域取得成绩,才能进一步让用户对小鹏的科技认同感增强。当然市场率先作出反应,发布会结束当天,小鹏汽车股价上涨超过10%,资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热情。


从软件定义汽车到AI定义汽车,从汽车公司到科技公司,转变从来不是一蹴而就,后面还有更多挑战等着小鹏这些摸着石头过河的人。


-END-

文章标签:
新能源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HD Auto 2045粉丝    21作品 关注 在这里,阅读有深度有高度的汽车科技资讯与产业变革思考
推荐作者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