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对话袁小林:为什么沃尔沃连续做了29年高尔夫赛事?

对话袁小林:为什么沃尔沃连续做了29年高尔夫赛事?

吴佩频道 7342浏览 2023-11-08 IP属地: 广东

11月5号傍晚,以“挥杆向未来”为主题的2023年沃尔沃中国公开赛在深圳顺利落幕。

自1995年沃尔沃推动建立了“沃尔沃中国公开赛”以来,这场赛事已连续举办了28届。和直接冠名的方式不太一样的是,大多赛事是运营公司在做,沃尔沃中国公开赛却是沃尔沃汽车自持的赛事,这在很多赛事领域是很少见的。至于赛事办得怎么样,用现场参赛球手的话来说“这次办的还是非常顺利,非常成功的”。这倒不是客套,而是沃尔沃的确给参赛的选手带来了更多收益,直白点来说就是“阵容强、奖金额高、世界积分多”

对话袁小林:为什么沃尔沃连续做了29年高尔夫赛事?

首先,由于今年沃尔沃中国公开赛已经升级为亚巡赛(这是四年以来,国际系列赛第一次返回中国),所以参赛阵容也有了很大改变——来自2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144位球手在此见面切磋,包括麦克道尔、许一龙等大满贯冠军,张蕙麟、张进等赛事前冠军,还有中巡赛的新秀叶沃诚、李林强等。

世界高手齐聚一堂,对国内球手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其实在一个正常的赛事里面,中国球手能进入到这样级别大赛的可能只有3位,但是因为沃尔沃中国公开赛是在“家门口”进行的,所以今年有49个中国球员可以参与,这对他们备战将来的亚巡、欧巡是非常好的机会。

对话袁小林:为什么沃尔沃连续做了29年高尔夫赛事?

这一届公开赛总奖金高达150万美元(约合1097万元人民币),沃尔沃纯电MPV EM90也被放在现场作为“一杆进洞”大奖,非常有吸引力。经过四天鏖战,泰国球手萨里特(Sarit SUWANNARUT)以269杆 (-19)成绩夺得冠军,得到27万美元冠军奖金,沃尔沃汽车亚太区总裁兼CEO袁小林给萨里特(Sarit SUWANNARUT)现场颁奖。

为什么沃尔沃一直很在意“调性的契合”?

如果对高尔夫文化、对沃尔沃品牌了解不深的话,可能无法理解为什么一家车企连续做了29年高尔夫赛事。不理解沃尔沃这么多年的大力投入与坚持,出发点是什么。毕竟这项运动需要巨额的投入,而投入未必能看到回报——事实上也正因为这个原因,球手们才一直受到球场数量不足和比赛数量不足的困扰。

其实沃尔沃对高尔夫赛事的支持是起于欧洲的,它在八十年代就冠名了欧巡赛。理念上的共鸣是让沃尔沃“付钱”的直接原因。袁小林表示:“沃尔沃中国公开赛使沃尔沃汽车所代表的简约、优雅和活力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同时帮助沃尔沃汽车成功构筑了品牌与高尔夫人群沟通的桥梁,让更多消费者感受到沃尔沃汽车所推崇的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富有品位的生活方式。”

对话袁小林:为什么沃尔沃连续做了29年高尔夫赛事?

高尔夫代表的绿色、氧气、阳光和友谊,和瑞典人注重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像。就像袁小林说的“其实我们一直在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怎么才能不断地加强这样的一种“知性、尊重人和环境”的印象,包括如何做高尔夫球赛。沃尔沃是中国最早的与一个体育赛事结合起来的汽车品牌,高尔夫也代表着我刚才说的我们所要传达的那种感觉。”在聊这种“感觉”时,袁小林用了一些很具体的例子:“当你到一个场景里的时候你会产生一种独特的感觉,比如一到哥德堡就知道这就是哥德堡,一到哥本哈根就知道,一到斯德哥尔摩也会知道。你一出去,从空气到树木、到周围的环境、到它的设计特点,包括一些东西的质感,你马上知道这是北欧的东西,沃尔沃所代表的就是这么一种“感觉”。我们是想找这样一些赛事或者项目,它蕴含了这样一种感觉——它出来的时候,就是和沃尔沃是契合的,能展现一种知性的,一种对人、对我们生存的环境的尊重。”

不仅仅是这场赛事,还有最近的上海马拉松、之前合作的罗翔,和《众声》节目。在看到沃尔沃的某些视频或者广告时,大家总会有这种感觉——啊,这个合作很合适,这个人很适合沃尔沃,这正是沃尔沃品牌所沉淀下来的一种品牌印象。

我们想打造一个社群,建设一个体系

在我看来,沃尔沃汽车对于中国高尔夫的价值,不仅限于打造了顶级的赛事平台,更为关键的是,它构筑并巩固了阶梯式的赛事体系和球员培养体系——从“沃尔沃全国青少年挑战赛”和“沃尔沃全国青少年比洞锦标赛”,到今年重启的“资格赛”,以及最终的“沃尔沃中国公开赛”,有一条完整的、指向国际顶尖职业高尔夫赛事的路径,完善覆盖了青少年人才培养,为职业、非职业球手和爱好者。对于选手来说,以赛代练是非常重要的。而在过去的很多年里,能够搭建起这样一个全面赛事体系的可谓凤毛麟角。

对话袁小林:为什么沃尔沃连续做了29年高尔夫赛事?

对此,袁小林在专访中很明确地表示,做高尔夫赛事和做企业很相似:“我们希望让大家能真正融入这种生活当中,真正形成一个能够交流思想、切磋球技的地方,它是一个社群(Community),也可以把其他的活动联在一起,这是一种体系化的建设。”

这种徐图的心态,至少我觉得是不太容易形成的。尤其电气化时代,好像一直都很喧嚣,我们总能看到很多新词汇 和不断切换主角的“微博之战”,最近又回归到了AEB功能的争论上。相比之下,沃尔沃甚至有一种比较“刻板”的处事风格,就算对手提前发了新车,他们还是会坚持完整和严密的验证流程,必要的测试一项都不能少。这可能也是这家车企管理者的深层风格——“我们现在面临的很多挑战是长期性的,但是一些人用非常短期的方式来应对,都太着急了。如果你所在的企业能够支撑长期的商业运行策略,那你确实应该珍惜,而不是去推着企业一定要如何跟进新风向。”

 
相关推荐
吴佩频道 33.5万粉丝    7371作品 关注 为深度懂车、玩车人群打造的不可复制的高端圈子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