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大型轿跑 SUV 一直是用户的热门选择,它们以动感的造型、宽敞的空间、强劲的动力、智能的科技,吸引了众多年轻、时尚、有品位的消费者。然而,在这个细分市场,竞争也十分激烈,各大品牌都在不断推出新的产品,试图抢占市场份额和用户心智。那么,哪款车能够在这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大型轿跑 SUV 的舒适新标杆呢?
2023 年 11 月 17 日,在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上,2024 款飞凡 R7 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 3 款车型,售价 18.99-22.99 万元,并限时赠送智能舒适升舱 7 重礼包。新款 R7 以智能舒适为源点,大幅推高纯电出行舒适场景感知。凭借中大型轿跑 SUV 造型、飞凡湾域驾驶系统、飞凡巴赫座舱、3+1 超视觉智能交互方案这 4 大维度舒适进化,构建起新款 R7 在智能舒适领域上的核心差异化优势。新款 R7 在尺寸、配置、性能、价格等方面,都超越了 Model Y/ 小鹏 G6 等竞品,成为中大型轿跑 SUV 的舒适新标杆,赢得了市场和用户的一致好评。
美学、空间、动态、座舱等,打造新款 R7 极致智能舒适
新款 R7 由曾打造出大众最美车型 CC 的首席设计师 Martin Kropp 亲手打磨,以极简线条勾勒,辅以百万海豚背与超跑宽肩设计,带来简约、豪华美学风格。其百万海豚背带来 0.238Cd 超低风阻表现,不仅提升了车辆的动力效率,也增加了车辆的运动感和美感。
新款 R7 车身饱满,既豪华,又具冲击感。流线型溜背造型、宽车肩,车头下压,尾部后拽,赋予车身前冲姿态。宽肩设计打破电动车同质化风格,透过涌动的曲面凸显高性能属性。飞翼式贯穿 DRL 日行灯,使前脸感觉更神秘、更高级。掠翼式贯穿 LED 尾灯,采用行业领先的激光焊接技术,实现多层次生命感光线塑造,极具视觉冲击力。21 英寸星宇轮毂采用平整化的设计,避免产生强烈的湍流。碳纤维质感实现轻量化的同时,在扁平结构中营造丰富的视觉层次。
空间方面,新款 R7 拥有 4 米 9 车长,2 米 95 轴距,低至 110mm 电池包超薄垂直高度,提供了更宽敞的乘坐空间。值得一提的是,其后排座椅可前后滑动,可根据不同的乘坐需求,灵活调节后排空间。其 1.855 平米超大全景天幕,让用户视野更加开阔,享受自然光线和风景。新款 R7 的后备箱容积为 550L,可通过放倒后排座椅,扩展到 1600L,轻松装载各种行李和物品。新款 R7 还配备了智能感应尾门,只需在车尾摆动脚部,就能自动开启或关闭尾门,方便用户在手持物品时,操作尾门。
同时,新款 R7 还首发价值 10 个亿的飞凡湾域驾驶系统。它融入了航空三轴技术理念,让三电域与车身域更好联控。日常行驶中,它通过行业罕有驾驶性能标定,实现动力 4K 级线性输出、纯电超线性舒适刹车、以及更精准的转向反馈。在乘坐体感上,飞凡湾域驾驶系统让新款 R7 在市区频繁加速 / 制动、山路过弯、高速并线等场景下,拥有同级卓越的平顺流畅表现。
此外,新款 R7 还搭载了行业领先的横风抑制功能,使车辆更稳控制。该功能可以根据车速、风速、风向等因素,自动调节车辆的悬架、转向、制动等系统,抵消横向风力对车辆的影响,提高车辆的侧向稳定性和操控性,让用户在高速行驶或遇到强风时,也能享受安全舒适的驾乘体验。
更值得一提的是,新款 R7 拥有全球首个量产的华为视觉增强 AR-HUD 平视系统,它可以将导航、车道、车距、限速等信息,以 3D 立体的方式投影在驾驶员的视线前方,让驾驶员无需低头,就能获取丰富的路况信息,提高驾驶安全和便捷。这是一项颠覆性的创新,让新款 R7 在智能交互方面远超竞品。
新款 R7 的座舱设计也充满了智能和豪华的元素,采用了飞凡巴赫座舱方案,以高端 Nappa 真皮包裹,营造出奢华的氛围。座椅还具备 12 向电动调节、加热通风、按摩等功能,让用户在长途驾驶中也能保持舒适和放松。此外,新款 R7 还配备了哈曼卡顿音响系统、空气净化系统、氛围灯系统等设备,让用户在车内享受到高品质的音乐、空气和光线。
20 万内最强 5 重优势,打造中大型轿跑 SUV 的舒适新标杆
随着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越来越高,中大型轿跑 SUV 市场也越来越火热,各大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产品,如特斯拉的 Model Y、小鹏汽车的 G6 等。在多项核心优势的加持下,新款 R7 在尺寸、配置、性能、价格等方面,都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
首先,新款 R7 拥有同级别纯电 SUV 产品中最大的车身尺寸。新款 R7 的车身尺寸为 4900×1925×1655mm,轴距为 2950mm,后排座椅可前后滑动,后排空间可达到 1000mm。相比之下,Model Y 的车身尺寸为 4750×1921×1624mm,轴距为 2890mm,小鹏 G6 的车身尺寸为 4753×1920×1650mm,轴距为 2890mm。新款 R7 在长度、宽度、轴距等方面,都明显优于竞品,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宽敞舒适的乘坐空间。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智能交互方面,新款 R7 拥有全球首个量产的华为视觉增强 AR-HUD 平视系统,使其配置水平也远超竞品,华为视觉增强 AR-HUD 平视系统可以将导航、车道、车距、限速等信息,以 3D 立体的方式投影在驾驶员的视线前方,让驾驶员无需低头,就能获取丰富的路况信息,提高驾驶安全和便捷。而同级其他车型只能通过中控屏幕或仪表盘显示信息。
性能方面,新款 R7 拥有 250kW 的单电机功率,可以实现 5.8 秒的后驱零百加速。同样作为后驱车,特斯拉 MODEL Y 的单电机功率为 220kW,百公里加速为 5.9s,而小鹏 G6 的单电机功率为 218kWkW,百公里加速为 6.6s/5.9s。对比来看,新款 R7 在起步和加速方面,比竞品都有更强的动力输出和更快的反应速度,让用户感受到纯电驾驶的激情和乐趣。而且,新款 R7 还拥有飞凡湾域驾驶系统,可以实现动力 4K 级线性输出、纯电超线性舒适刹车、以及更精准的转向反馈,相对于只能依靠传统的电子稳定系统和制动力分配系统的竞品,能享受更平顺流畅的驾驶感受。
价格方面,新款 R7 更占优势。它的售价区间为 18.99-22.99 万元,相对于同级别其他车型普遍 30 万的售价,意味着新款 R7 在同等的尺寸、配置、性能等方面,可以让用户节省至少 3 万元的购车成本。可以说,新款 R7 拥有 20 万内最强的性价比。而且,新款 R7 拥有中汽研 2023 年 " 中国十佳底盘 " 和 " 最佳舒适奖 " 等多项荣誉,这些奖项都是由专业的机构和媒体评选,充分体现了新款 R7 的优秀品质和高水准。
结语:
新款 R7 不仅拥有 20 万内最强 5 重优势,还搭载了全球首个量产的华为视觉增强 AR-HUD 平视系统,以及飞凡湾域驾驶系统,让用户在驾驶过程中享受到智能、舒适、安全、便捷的服务。新款 R7 以智能舒适科技为锚点,在尺寸、配置、性能、价格等方面都领先于竞品,为用户提供了全方位的纯电驾驶体验,树立了中大型轿跑 SUV 的舒适新标杆形象。由此可见,相对于同级竞品,新款 R7 是一款赢麻了的车!
之前,增程车一直被某些车企所不齿,它们认为只有技术不过关的车企才会造这种车型,并且属于“脱裤子放屁”。
冠军座驾长安启源Q07轻松化解危机,和世界冠军一“启”出发!(第三集)#长安启源Q07#和世界冠军一「启」出发#新央企新启源 #央企新能源当然选启源
东风退市“让路” ,岚图登陆港股“靠华为”?
在智能汽车飞速发展的今天,消费者对车辆的安全性与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领军企业,比亚迪凭借其自主研发的“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不仅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更以实实在在的销量数据,展现出其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强大实力。
岚图正迎来一轮重磅新品周期,以“月月有新车”的节奏全面进击主流新能源市场,而且每款都彰显出“爆款气质”。
比亚迪敢为L4级智能泊车安全兜底,才是对技术与实力最好的证明
老司机都知道,雨雪路面突然出现障碍,刹车不仅会打滑还可能侧翻。
呼伦贝尔三天深度体验,林肯这两款车藏着太多惊喜
谁发明的这种隔离栏?比亚迪直接骑上去了
超百万用户选择天神之眼,比亚迪智能辅助驾驶用户超120万
强到离谱?体验“年中OTA”升级后的比亚迪天神之眼!驾驶体验更好,通行效率更高!#比亚迪##天神之眼# #辅助驾驶#
岚图汽车逆袭,央企新能源品牌第一股+接近盈利!
8月22日晚,据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489.HK)发布的公告,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将以介绍方式登陆香港联交所。该消息迅速引发资本市场与汽车行业高度关注。
易车实测 二代哈弗枭龙MAX,15万级家用SUV最优选,全系标配Hi4电四驱
混动车不应追求综合续航里程,加大纯电续航里程对于用户更有意义
8月19日,广汽集团在番禺总部举行广汽星源增程技术暨昊铂HL增程版上市发布会,正式推出全新增程技术——“星源增程”,以超高效、超澎湃、超静谧三大核心突破,终结用户亏电感,开创增程体验新时代。这是今年广汽集团继“星灵智行”智能科技品牌、“星灵安全守护体系”、“星灵AI全景图”之后,......
电感觉醒!弯道王EZ-60以“电感驾趣”碾压Model Y #长安马自达 #MAZDAEZ60 #MAZDA新能源SUV来了 #马自达ez60树豪华设计标杆
“文能放电烧电焊,武能搭绳拉卡车”。方程豹和它的车主们,用一次次硬核救援证明,越野,不只是征服,更是守望相助!
“我们的篮球”第四季皖赣战区总决赛激战收官,吉利缤越燃情助阵
在巡展的每一站,ID. EVO、ID. ERA和ID. AURA概念车将轮流站上“C位”。通过本土化研发、更快的技术落地以及深入的消费者洞察,大众汽车正在打造受中国市场启发、为中国用户而造的车型矩阵,而这三款接近量产的概念车充分诠释了这一点,彰显着品牌加速向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