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李想和余承东开始新一轮暗战,预示2024智能驾驶大降价

李想和余承东开始新一轮暗战,预示2024智能驾驶大降价

路咖汽车 2537浏览 2023-11-26 IP属地: 北京
李想和余承东开始新一轮暗战,预示2024智能驾驶大降价


车展结束在即,2023年的广州显然要感谢华为和丰田带来的热度。如果没有丰田普拉多,没有广汽丰田喊出合资不代表落后,这一届车展的看点,几乎不会比2022年因为疫情取消,但又忽然恢复的车展多多少。

普拉多被一轮又一轮的观众围住,这届车展的车型亮点是越野、超跑、MPV,背后是车企们在卷无可卷之后,只能奔向之前不太注重的小众市场里找新的盈利机会。

广汽丰田喊出合资不代表落后,日产、大众等说要用中国模式好好造适合中国的车,是车企卷无可卷,接下来的明路是卷价格,背后是拼运营效率,甚至让全球的资金来为中国市场竞争回血。

李想和余承东开始新一轮暗战,预示2024智能驾驶大降价


而感谢华为,则是要感谢这个品牌全年带来的一系列热度,让更多的人想买车消费。这次的广州车展里,华为也不再内敛,直接在新能源主展区里布置了鸿蒙智行的展台,包括现在热卖的AITO问界M7、马上要上市的智界S7,还有华为2023年最重磅的那款车AITO问界M9,这3款车就直接拉动了人流量,整个展台的人潮直到下午4点半接近闭馆时,才会慢慢散去。

李想和余承东开始新一轮暗战,预示2024智能驾驶大降价


能够看到,中国汽车消费者对华为这个名字的信心和热爱非常之大。即便是广州车展之前何小鹏和余承东因为AEB空中对线,之后应用华为自动驾驶安全新技术的车型3天2次碰撞事故,亦或者是9月时余承东说曾在发布会上介绍华为推出了业界首个“全向防碰撞系统”时形容倒车相撞都难后,时间过去2个月,那台AITO问界M5试驾车却在东莞骑到了比亚迪海豚车顶上。以及,后续头部媒体对其进行了直播测试,也发现了其AEB刹停速度,低于广告片的宣传。

如果放在蔚来或者小鹏身上,舆论和销量的走势可想而知。但,对于华为来说,这一切并没有太大影响。根据最新的11月13-19日周销量统计,这一周里,AITO问界新M7连续第三周超过了理想L8,单周销量3600台,距离理想L7越来越近,如今单周只相差500台。

从华为预埋的大招看,理想和华为再次暗战

市场总有领头羊之争,对华为来说,目前在中国汽车市场里的主要对手只有一个,就是销量水涨船高,与自己的产品、用户群体在多个方面深度重合的理想。

理想ONE和AITO问界M7在2022年的遭遇战是一番战,结果是华为取胜,AITO问界M7快速销量破万抢走了理想ONE的销量,也逼着李想快速反应,直接停产理想ONE,换上新的理想L系列。

李想和余承东开始新一轮暗战,预示2024智能驾驶大降价


华为的反击,是用理想的模式打败理想,于是AITO问界新M7出场。目前,两家企业在相关传统汽车驾驶、功能、空间等领域的竞争,已经如销量走势一样打成平手,谁都没法速胜对方。

所以,二番战即将开始。从最新的官宣消息上看,新一轮的争夺点就在自动(智能辅助)驾驶相关领域里。

仔细看2023年后半年2家企业的动作,都是在单车的高速NOA主动领航做到了行业前列的位置之后,开始主攻城市NOA。

李想和余承东开始新一轮暗战,预示2024智能驾驶大降价


发布时间上理想更快,而节奏上华为逆转,反而更快。

理想在8月底的成都车展上公布了通勤NOA的计划,9月开始向早鸟用户推送内测版本,10月覆盖20座城市,11月覆盖50座,12月达成全国100座城市落地。

李想和余承东开始新一轮暗战,预示2024智能驾驶大降价


华为则在9月12日,宣布ADS 2.0系统升级后具有了“全向防碰撞”功能,并直接官宣12月全国都能实现不依赖高精地图的智能辅助驾驶,关键词虽然不是遥遥领先,但全国都能开、越开越好开,清晰易读。

不过,这种PPT上的表述不能当真,回头来看,还是要看企业行为如何来做。

李想和余承东开始新一轮暗战,预示2024智能驾驶大降价


目前双方的已知做法是,华为暗中掏出了新的硬件进行补强,而理想的选择是,对软件进行新一轮补强。

华为的新一轮补强,预计首先出现在和奇瑞合作的智界S7身上。不再是速腾聚创的M1激光雷达,而是华为自研的Lidar,主要变化是,线数从之前的第一代96线、125线,升级到192线,探测距离(10%反射率下)从150米提升到250米,点云密度会有所提升。

李想和余承东开始新一轮暗战,预示2024智能驾驶大降价


这则消息在11月初被曝光,激光雷达相关产业的人士也对此进行了分析,“华为这家企业的逻辑很独特,在一众新势力们都在向特斯拉进行靠拢,主攻BEV/OCC等架构和算法时,它却反而掏出了硬件能力。”192线的激光雷达,一方面是证明华为对目前GOD技术等软件能力的自信,而另一方面,它还觉得业界所说的L3级以上自动驾驶要靠V2X才能实现未必正确,所以还在砸钱继续搞识别能力更强的激光雷达。

192线新激光雷达的好处也不难解释,就是对更细小的物体、障碍等,有更好的感知表现。

李想和余承东开始新一轮暗战,预示2024智能驾驶大降价


而李想所做的,是最近和轻舟智航的新项目。除了内部对自动驾驶的自研,李想还进一步将轻舟智航引入理想的智能驾驶供应商。于是,理想的智能驾驶路径从之前的,全都自己搞,切换到了如今的,低配车型搭载的AD Pro由轻舟智航和理想汽车协调来搞,高配车型上目前搭载的技术能力最高的AD Max,还是靠自研进行突破。

李想和余承东开始新一轮暗战,预示2024智能驾驶大降价


这种操作的指向性很明确,理想要进一步让车价有下探的空间和能力。目前,轻舟智航在自动驾驶业内是以成本杀手的形态出现,其在2022年5月对行业官宣,自己的L4级别自动驾驶能力成本低至1万元人民币。而在彼时,其他的成本杀手企业,如首个将L4级方案控制在1万美元内的元戎启行,其在同一时期的最低成本约为2万美元。

李想和余承东开始新一轮暗战,预示2024智能驾驶大降价


擅长成本打磨的理想和擅长成本压缩的轻舟智航,二者目前被爆出的合作模式为,理想将AD MAX的核心算法等,通过轻舟整合与优化,将关键能力释放到AD Pro上。目前在市场终端,AITO问界新M7和理想L7/L8的争夺点也正在与智能驾驶配置,理想采用的是智能驾驶系统融合在车价中的策略,理想L7与L8的Pro版本与MAX版本差价都在4万元。AITO问界此前采用选装形式,在M5版本上选装费用为3.6万元,在最新的AITO问界新M7上使用了理想的与车价融合模式,智驾版与非智驾版之间差价为2.5万元。

李想和余承东开始新一轮暗战,预示2024智能驾驶大降价


简言之,二者在同类车型上的表现在很多逻辑上同质化,所以消费者逐渐在对比中转为价格敏感型。于是,谁能先把智能驾驶的价格压下来,不论是2024年推出新款,给新版本车型更低定价,或者是直接官方宣布价格权益调整,都会是率先拿到销量优势的一步好棋。

当然,还会出现的那个局面是,巨头和巨头之间斗法,不说殃及池鱼,但却会带动起周边的体系链,甚至引发行业相关的蝴蝶效应。

自动驾驶必降价的2024年,因为还有特斯拉FSD入华

蝴蝶效应,首先关于零部件供应链上的巨头们。整个行业的跟随效应很是明显,所以,华为的激光雷达思路,会引发相应跟进,理想如果能快速降本增效成功,同类方案也会层出不穷。当然,已经可以预见的还包括,中国自动驾驶巨头地平线的新一代产品征程6的出现,以及最关键的,特斯拉FSD距离进入中国已经倒计时。

李想和余承东开始新一轮暗战,预示2024智能驾驶大降价


征程6的出现会改变什么?目前可见的是,它在寻求从英伟达手里抢走份额,使用的模式是,技术能力上对标英伟达的新产品,但价格上有着明显的优势,去吸引主机厂。就在广州车展上,地平线很低调的举办了内部交流沟通会,关于征程6的关键信息浮出水面。

李想和余承东开始新一轮暗战,预示2024智能驾驶大降价


它是主要满足接下来3-5年城区NOA发展时需要的高算力需求,数据驱动优化上,专门针对现在的BEV感知(主要还是卷城市NOA)等优化,总线、效率、图像画质、兼容传感器、MCU等等都有优化。简单说,就是中国相应公司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内卷造的一套方案。

李想和余承东开始新一轮暗战,预示2024智能驾驶大降价


而价格的话,很可能继续维持在征程5时的局面,不到英伟达成本的一半。2022年下半年,地平线余凯曾对外表述过相应的成本竞争,英伟达Orin为400美元左右,征程5不到200美元。不过,因为英伟达供货量较大,所以其成本分摊最终表现较好。而此次的征程6,还会是又有高端产品,也有中低端产品的布局。地平线自己的宣传,其实就是这一次新芯片的核心竞争力,“车企既要又要,征程6应有尽有”。

李想和余承东开始新一轮暗战,预示2024智能驾驶大降价


所以,内卷这件事上,高算力的芯片和解决方案肯定是降价逻辑。因为,竞争越大,价格越透明,这是铁律。和特斯拉进入中国后不断降价,是相同的道理。

李想和余承东开始新一轮暗战,预示2024智能驾驶大降价


然后,谈及特斯拉,最大的变量自然也是它。先是马斯克来华,会见相关部委,被传可能有FSD落地消息;到今年10月,特斯拉被传组建中国的FSD团队。再到眼前的11月末,特斯拉官方正面回应FSD在中国确实正在推进中。至于对功能的猜测,在之前已经公布的车主手册等信息(后官方对其删除)里,也有着端倪。

进入中国,会带着Beta的后缀,而支持的功能在当前的市场里并不算特别出彩,包括沿着不同路面行驶、左右转弯、通过环岛、上下高速等。而鉴于其在海外市场的相应表现,有相关机构对此在中国的路况下进行过模拟,答案不容乐观。

李想和余承东开始新一轮暗战,预示2024智能驾驶大降价


除非,进入中国时的版本是FSD V12,取消了Beta后缀,被马斯克誉为十分强大,拥有端到端能力,但跳票了多次的那个版本。

而如果不是,那它的降价则大概率是板上钉钉。原因很简单,技术不具备唯一性,价格却又太贵。

技术唯一性上,城区的NOA主动领航,目前小鹏、理想、华为、蔚来,包括接下来的小米、极越,以及其他的新势力都在进行推进。上文中的理想和华为城市NOA之争,就是特斯拉面对的很大挑战。

效果难分伯仲之下,特斯拉FSD目前的价格表现则完全是跟不上。

李想和余承东开始新一轮暗战,预示2024智能驾驶大降价


蔚来最新的智能驾驶按月订阅模式,价格已经来到380元/月;

极越在2024年应用OCC技术后,按日付费的价格会低到20元左右;

华为系的很多车型,目前是2.5万元或者3.6万元选装或买断;

理想是融合到了车价之中。

而特斯拉的价格是6.4万元,比起当前中国车企的主流水平,要贵一倍左右,所以目前最新的观点也是,其一旦进入,大概率会降价3万元进行推广。

写在最后:

另外,除了上述的车企和供应商竞争,会导致自动驾驶价格下降之外,大环境里还包括,激光雷达行业的惨淡,逼着它们不得不快速完成成本下探,否则可能这一行业会在几年内难以崛起。

在中国市场,装备了激光雷达的车型并未带来颠覆性的体验,这已成消费认知现实。所以,越来越多车企在推动纯视觉方案。

而全球各地的智能驾驶需求又完全不一致,造成了脱节。在海外市场,激光雷达并不好完成上车。比如,去年9月德国激光雷达公司Ibeo申请破产,11月激光雷达上市公司Quanergy退市,同期全球激光雷达第一股Velodyne和Ouster两家上市公司宣布合并。

所以,基于这些,智能驾驶领域的内容几乎在2024年必是有较大幅度降价的趋势。这对于少数企业自然是好事一件,比如今年小鹏G6的起势,很大原因就是其把智能驾驶和整体产品力做到了一个新的亲民水准。

所以,明年的看点非常多,包括华为理想的PK,再包括特斯拉行不行,以及能不能到白菜价。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路咖汽车 33.4万粉丝    1.3万作品 关注 秉承专业态度,创作有趣的汽车内容,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推荐作者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