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增程式动力和(并联式的)插电混动,技术差异大么?怎么选?

增程式动力和(并联式的)插电混动,技术差异大么?怎么选?

玩电8 1303浏览 2023-11-28 IP属地: 北京

增程式动力和(并联式的)插电混动,关于两种路线谁更适合市场的争议从未停息过,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二者在未来一段时间都会长期存在。原因很简单,它们虽是对不同需求的差异性适应,却在互相靠近。

插混可兼顾车辆性能和经济性的双重需求

就整体而言,插电混动的优势在于无论身处何种工况,整套系统总能拿出高效节能的运行方式来应对——低速优先用电、高速可以将发动机介入输出;即便电池没电,并联式插混也可以通过发动机直驱,以更高的传动效率换来还不错的整体能耗表现。

与此同时,目前市面在售的、热效率40%以上的发动机已经不在少数,对于长期坚持混动路线的主机厂而言,继续优化是必然的。要知道,几年前带SPCCI火花控制压燃点火技术的马自达SkyActiv-X系列发动机,已经可以做到48%热效率,可以预见近未来至少会有一波50%热效率左右的机器步入量产化。

另一方面,从技术应用方向来看,并联式混动和增程两种动力形式的区别,实际上正在被前者越做越大的电池包容量模糊化。现阶段并联式混动车型把纯电续航做到三位数正在成为趋势,在充电基建水平到位的前提下,其城市使用和大电池增程车没太大本质差别,长途出行也可以更多依靠沿线充电站的便利。

再考虑到国内绝大多数城市都对增程/并联式混动车型抱有类似的上牌政策,购置税减免这部分也不太会成为干扰人们二选一的因素——虽然2027年起它们也会被统一征收。

增程的未来是氢燃料电池

至于那条“未曾设想的道路”——氢燃料电池体系,严格来说这也算一种增程式动力,只不过增程器不再是内燃机而已。在国家政策有所倾斜、相关产业仍需发展的当下,氢燃料电池路线不失为另一种“弯道超车”的机会,对那些没有内燃机技术基础、但又想尽快入局的企业而说,这也是一条可选的道路。

总之,技术上增程式动力和并联式插混长期并存是合理的,到了具体的产品层面,像车型平台本身、软硬件的搭配、定价合理与否等等对它们的影响可能反而更大。二者不存在绝对的壁垒,如今搞插混的(国际)车企,又有几个没在本世纪头一个十年尝试过增程呢?

文章标签:
新能源 技术解析
 
相关推荐
玩电8 5143粉丝    1999作品 关注 新能源车准车主与车主的玩趣社区
推荐作者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