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蔚来换电:长安入局后,密码找到了?

蔚来换电:长安入局后,密码找到了?

电动湃 4870浏览 2023-11-29 IP属地: 上海

蔚来换电体系,终于迎来首位车企合作伙伴。

对于蔚来而言,这是它迈出开放合作的第一步。

反观新势力阵营,这也是继小鹏+大众、零跑+Stellantis之后,第三个达成车企间合作的案例。

只是「蔚来+长安」,双方并没深入到相互持股的程度,更多还只着眼于换电层面的合作。

或者这么说,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在跟长安的签约仪式上,李斌提到了两句话——

「从充换电业务开始的第一天,蔚来就决定向全行业开放。」

「蔚来换电业务,已经做好了向行业开放的准备。」

李斌此言不假,早在2021年NIO Power三周年活动上,秦力洪就曾发话:

「蔚来宣布向行业全面开放NIO Power充换电体系及BaaS服务,与行业及智能电动汽车用户分享NIO Power建设成果。」

蔚来想要开放换电体系的计划,早已向大家说明了意向。

只是要想实现的难点,首先在于物理上的限制。

「蔚来的电池尺寸是从设计之初已经定好,可以满足未来迭代电池的升级,所以目前只有一个尺寸规格,涵盖70度到150度的电池容量。」

「蔚来参与、修订了国家21项关于换电的标准,对于电池规格及技术的兼容,蔚来抱以开放态度。」

「前提是需要其他厂商按蔚来电池包设计底盘,让更多品牌车主享受换电的便利。」

「如果有车企用到我们的换电网络,需要对车辆进行一些重新研发和改造,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决定,他们需要一些时间。」

在过去几年里,李斌一直有提到换电结构对于车企共用的限制性因素。

换句话说,这很考验合作车企进入换电赛道的决心。

有见及此,蔚来在设计第三代换电站时也作出了调整,能够适应轴距和车宽更大的车型,对尺寸的兼容性变得更强。

在去年12月的NIO DAY,蔚来第三代站正式面世。

紧接着到了今年2月,蔚来突放冷箭,提出今年要新建1000座换电站,将总量提升至2315座上下。

蔚来加码布局兼容性更强的三代站,意欲开放换电体系的决心相当坚决。

不过考虑到建换电站的投资巨大,这也要求蔚来需要审时度势作出合适决策。

从2月提出建设千座站点,到6月30日的数据公布,那时蔚来累计换电站数量仅为1543座。

也就是说,4个月内只建了200座出头的换电站。

对此,秦力洪曾给出过解释,「今年上半年新增了合肥工厂立项投产计划,第三代换电站的产能还没跟上。」

不过6月那会儿,还有两个重要消息放出,这或许也是影响建设进程的重要因素。

6月,蔚来宣布剥离换电权益的购车方案,车价立减3万元。

蔚来指出,NIO Power真正开始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同期,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召开,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会上表示:

「要研究编制换电技术标准体系,推动换电电池尺寸、换电接口、通讯协议等标准统一。」

结合NIO Power独立发展、相关部门提出统一换电标准,到蔚来加码新建1000座换电站的计划。

不难看出,蔚来是看准了时间节点来作提速布局,以争得制定换电标准的主导权,并为后续的换电开放作准备。

于是从6月开始,蔚来快速落成新建换电站,如今11月已累计超2100座。

据秦力洪此前表示,蔚来的千站目标可以提前1个月至11月完成。

在做好准备功夫以后,「请君入局」自然是蔚来的另一工作重点。

过去一段时间,蔚来承认在跟部分车企商谈当中,其中外界传言的奔驰常被推到了媒体焦点。

只不过,后来康松林给了个明确说法——

「如果想要生产完完整整的奔驰产品,包括智能的技术合作伙伴,我认为将奔驰的标准放在其他公司的基础架构或平台上,可能不是最明智的选择。」

「我从根本上认为,基础平台、基础架构必须始终是纯粹的‘奔驰制造’。」

被传得最多的「蔚来+奔驰」故事,自此基本戛然而止。

反观这次长安的入局,多少让人始料未及。

同时,李斌在内部讲话里也透露,“后面还有4-5家在谈。”

尽管这样说对于提振蔚来士气、改善外界预期有一定帮助,但这对于作为第一个官宣合作的长安有些许不公。

「感谢有长安,但它也只是我名单里的其中一个」,这么去理解似乎也没毛病。

由此,也能感受到两者合作程度的深浅。

从双方公布的合作内容来看,细节不多、程度不深。

「双方将在推动换电电池标准建立、换电网络建设与共享、换电车型研发、建立高效的电池资产管理机制等方面展开合作。」

这次长安的参与,只着眼于换电层面的合作,并未及小鹏、零跑那般达到「双方持股」的合作深度。

试水、布局换电赛道,这似乎更符合长安搭上蔚来这条船的想法。

宏观来看,一汽、上汽、吉利这些实力位居前列的车企集团,它们都有布局换电市场。

因此这次长安率先成为蔚来的合作伙伴,这确实是有跟进布局的考虑。

事实上,要说长安布局换电赛道的前瞻目光,理应比起多数对手都要早。

过去长安就曾跟蔚来合资成立过「长安蔚来」,这也是如今阿维塔的前身。

不过,长安蔚来没有按计划推出新车,双方最后也不了了之。

这事单从投资角度去理解亦不难,在长安蔚来组建以后,蔚来很快遇上了财务危机,李斌也被戏称为“2019年最惨的人”。

那么长安作为投资布局的角色,发现苗头开始不对,决定不继续推行项目也是可以理解。

反观当下,尽管蔚来再次遇上了不小的财务压力,但换电基础设施规模确实做起来了。

此外,相关政策也支持换电赛道。

从工信部发声推动统一换电标准,到发改委联合多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当中也提到了支持换电事业的发展。

长安和蔚来重归于好,亦是情理之中。

在此其中,出席本次签约仪式的长安领导里,可以看到有深蓝CEO邓承浩。

此外,李斌也在蔚来社区里说到,「对外共享的是,下一代面向大众市场的超充快换电池包。」

言下之意,深蓝或将成为长安换电打头阵的前锋,而非更有历史渊源的阿维塔。

从客观条件来说,阿维塔背后有作为第二大股东的宁德时代,同时宁德本身也有EVOGO的换电品牌。

如果长安拿阿维塔去跟蔚来合作换电,确实会有业务相冲的情况。

同时也可以这么理解,阿维塔作为长安的掌上明珠,长安也不想被车企合作,稀释掉这层独有的尊享价值。

反之定位亲民的深蓝,充当「试验场」也并非不可。

以目前外界传言来看,据悉深蓝已在研发「换电版S7」,计划于2025年上市。

只是照此推算,深蓝换电版车型的上市时间或在比较后的节点,这多少不太符合蔚来迫切走量的利益诉求。

那么也有一种可能是,基于李斌说的「大众市场定位」,不排除蔚来或借阿尔卑斯车型作为推手,给到深蓝换标版的阿尔卑斯姊妹车型。

结合2025年深蓝销量达80万辆的目标,此举也能符合长安的利益诉求。

不过从深蓝如此高的销量蓝图来看,我们多少可以明确一点是——

这次长安跟蔚来的换电合作,更多还是出于试水性质,而非有心大力进军换电赛道。

深蓝固然可以出换标版阿尔卑斯,也可以在个别车型上尝试换电结构。

但要说让换电车型占到多高的销量比例,长安应该是没有具体计划,毕竟这中间还需给到蔚来一笔「过桥费」。

这一切,都反映在了双方没有公布太多合作细节、没有相互持股的结果上。

在公布合作前一晚,李斌的内部讲话里提到了——

「全行业不是只有我们在做换电,认认真真在做的就有7家公司,而换电这条路非常艰辛。」

「换电投资规模大、投资周期长。当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别人就会发现投资门槛、运营门槛非常高,因为这是基础设施建设。」

单个换电站投资,动辄两三百万一个,这是过去媒体披露的成本数字。

而从李斌的发言来看,全行业认真做换电的只有7家公司,其中要数蔚来的换电业务做得最大。

肉眼可见,整个换电市场真不大,全靠蔚来撑起来。

因此蔚来想通过对外开放换电体系,以换取自身更好的发展,这事不难理解。

但反过来想,谁愿意跟蔚来坐上同一条船呢?

李斌给出的说法是,「把换电想象成2003年时亚马逊要做云服务。」

「换电网络,就相当于能源互联网的云服务基础设施。」

「你去看今天的阿里、腾讯、亚马逊、微软等的云服务,他们很大一部分市值都来自于云服务。」

外界也有说法是,蔚来换电网络,将成为中石化这样的能源供应商。

无论是看作云服务还是中石化,这两种论调都进入了一种思考误区——

错把个体选择,看成社会共识。

简单来说,新能源车是趋势,但并非特指换电类型的新能源车是趋势。

又或者说,换电跟增程混动,都是发展新能源的其中一种形式,该如何选择,这都是车企自身的发展考虑。

但将换电,类比成作为底层技术的云服务或安卓系统,又或者是提供基础燃料的中石化,这是高看自己了。

正因如此,从一开始,蔚来主推的换电结构,固然是其补能体验绝对领先的竞争壁垒。

但也是从一开始,蔚来力推的换电网络,注定成为其发展束缚。

如果蔚来自身销量上不去,无法分摊其庞大的换电站建设费用,这将很大程度拖累蔚来的发展脚步。

其中蔚来就在不久前的财报会上透露,目前仅有大约20%的换电站能达到盈亏平衡。

所以从一开始,蔚来就主张对外开放换电网络,希望吸纳更多参与者的加入。

从局外人的角度来看换电这生意,其实大家都能看明白。

蔚来想其它人一并参与,除去分摊基本费用以外,也将借此成为「收税者」的角色。

只要你用了换电网络,就得交钱。

所以上汽、吉利、宁德时代都宁愿自己多掏腰包自建换电站,而不加入蔚来换电网络,就是不想成为当中的「被抽税者」。

那么,长安就真的愿意被活生生抽税吗?答案显然不是。

抽税这生意,销量规模越大,只会被抽得越多。

因此结合深蓝作为大众市场走量的品牌定位,这多少已经说明跟蔚来的合作,不会是长期且深入的。

而回归到蔚来三代站+阿尔卑斯的特点:绝对领先的补能速度+800V电池。

长安以及将来跟蔚来合作的车企,它们看中的大概都是这一块卖点。

从近来新出车型来判断,到了2024年,不支持800V平台的产品是没有竞争力的。

但怎么推800V,这还是个影响生存的财务问题。

20万出头的小鹏G6,全系800V固然是具备了吸引力,但亏钱卖车一事也是备受热议。

反之其它多数提供800V的新车,实际也是分为了低配400V、高配800V的不同搭配。

就此来看,选择蔚来合作换电的车企,大概也是出于避免亏钱推800V车型的初衷来上门合作。

甚至乎,这些车企可能也没有打算要自建800V超充站。

对于这些可能亏本的生意,它们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像蔚小理那样做得极致。

因此,「借蔚来的基础设施,以换取自身发展时间」,这大概是其它车企选择蔚来的核心所在。

试水、过渡性质,起码在这次长安跟蔚来的合作里还是比较明显。

所以即便公布了合作,当晚蔚来股价还是下跌近4%,市场并不完全认为,这能给蔚来带来多大的提振作用。

「我非常明确的说,最终做强靠自己,锦上添花靠合作。」

这是何小鹏在Q3财报会上,回应市场竞争相关问题时给出的回应。

依靠G6的绝地反弹、新款G9的断臂求生,以及全新X9艳压理想MEGA的产品,近来小鹏在士气及交付量上,都有了截然不同的表现。

那么,蔚来什么时候也能像小鹏那样打出一口气?

或者说这具体打法,是靠蔚来的自身变革,还是寄托在合作对象身上,抑或是依托于阿尔卑斯成为爆款?

期待蔚来能给出有力的答案。

靠一个人的力量,即便做到一家独大,都不可能真正将换电事业做大。

所以这次蔚来换电生态走出了开放的第一步,值得庆祝。

但合作对象作为锦上添花的一环,它能否真正帮助蔚来换电事业做大做强,取决于其发展换电的决心。

真要大家都下决心去做,股权交易大概是不可缺失的一环。

回过头看,这次是长安自己试水换电,也是蔚来开放生态的首次试水。

至于还在谈的4到5家意向车企,蔚来真要好好把握机会,「深度捆绑大腿」可能才是长远之计。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电动湃 6.4万粉丝    2035作品 关注 新能源车消费指南,续航你的美好未来!
推荐作者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