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短刀铁锂,蜂巢能源剑指混动快充

短刀铁锂,蜂巢能源剑指混动快充

车解读 7浏览 2023-12-21 IP属地: 广东

2023年,可以说是「快充」元年。新发布的纯电车,如果不具备2.5C以上的快充能力,消费者就会认为要么是老平台技术、要么是经济取向的产品,这就与高端一词无缘了。新发布的插混/增程车,消费者也会特意关注充电功率,这关系到在服务区充电时会不会被歧视。

2023年成为「快充」元年并不是偶然,而是由技术规律、用户体验、行业趋势三方面因素决定的

一、推动快充普及的三大动力

1. 技术规律:电池快充与800V息息相关

400V高压体系下,非液冷桩电流上限250A,可算得最大充电功率400V × 250A = 100kW,对应纯电车的充电倍率也就是1-1.5C。个别400V车型(例如特斯拉Model 3)也具备超过2C的快充能力,但需要到特斯拉专属充电桩才能实现。

也就是说,即便电池产业早就做好了快充技术储备,在400V高压体系也下没有用武之地。例如,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发布时宣称有4C充电能力,但第一个量产交付的车型极氪009却只配置了大约2C的充电性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400V高压体系支撑不了更高的充电能力。

2023年6月,20万元区间的小鹏G6发布,将全域800V技术体系拉入平价区间,这就为2-5C的快充技术铺平了道路。后续的800V车型,基本上都配置了2-5C的快充能力。

可以看出,800V与电池快充紧密相关。因为2023年是「800V」元年,所以2023年成为「快充」元年并非偶然。

2. 用户体验:充电时间缩短的非线性收益

电池的充电倍率C-Rate与充电时间成反比关系:1C需要1小时充满,2C需要30分钟充电,3C则需要20分钟充满。

从数字来看,从1C到2C的充电速度提升一倍,充电时间缩短一倍;从2C到3C,充电时间减少的绝对值甚至还呈现出「边际收益递减」的特征。

要是这么来算,快充带来的用户体验收益好像并不是立竿见影,大力投入似乎不太划算。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通过走访快充用户发现,他们普遍认为快充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实际用车场景中,停车后会有10-30分钟的「固定等待时间」,例如回电话、发短信、查导航、买饮品、伸懒腰、去洗手间、整理垃圾、收拾行李等等。

以20分钟的中位数来算,1C到2C并不是从1小时到30分钟的2倍提升,而是等待40分钟到等待10分钟的4倍提升,用户体验的提升非常显著!

3. 行业趋势:插混/增程的电池容量越来越大

插混车型刚出来的时候,主流纯电续航仅为50公里左右。近年来随着新能源产业升级,插混/增程车型的电池容量越来越大。

CLTC续航高达215公里的理想L7在市场上取得成功,说明消费者认可这类产品。2023年推出岚图梦想家、零跑C11增程版更进一步,它们的CLTC纯电续航分别达到236公里、300公里。

当插混/增程车型的电池容量越来越大的时候,用户倾向于当成半个纯电车使用。在油电能耗费用差异巨大的前提下,大电池单次充电获得的省钱效益更为显著,消费者就更为关心插混/增程车型的快充性能 —— 这不仅关乎着充电等待时间,也涉及到避免被纯电车主歧视充电慢的尴尬情境。

二、蜂巢能源的短刀快充产品

12月12日,蜂巢能源在浙江省湖州市举办了第四届电池日。我驾车前往湖州参会后,认为本届电池关键词就是「快充」—— 不仅纯电车的电池要快充,插混/增程电池也要快充:

短刀铁锂,蜂巢能源剑指混动快充

蜂巢能源湖州基地

﹒纯电快充:推出L400和L600两种规格的LFP短刀快充电芯,容量分别为105Ah, 130Ah和133Ah,可以实现最高4C的充电倍率。L400将于2024Q4量产、L400于2024Q3量产。

短刀铁锂,蜂巢能源剑指混动快充

﹒混动快充:将已有的大单品62Ah、90Ah、117Ah全系升级成2.2C快充。

短刀铁锂,蜂巢能源剑指混动快充

短刀铁锂,蜂巢能源剑指混动快充

前往湖州之前,我就听说这次大会的主题就是:全域短刀+磷酸铁锂+混动快充。当时就产生了一些疑惑,例如:

﹒磷酸铁锂不是充电慢吗,强做快充是不是硬上呢?

﹒现在纯电卷快充已经有点过头了,经常在家充电的混动也卷快充,是不是走错路了呢?

﹒增加快充属性是要提高成本的,混动快充电池卖得出去吗?

回答这些问题,就可以清晰地理解蜂巢能源的创新思路与技术路径。

三、磷酸铁锂为何能做快充?

2020年的诺贝尔奖颁给了一位近百岁的老人:古迪纳夫(Goodenough):他年过半百才投入锂电池研究,以一己之力发现了大部分关键正极材料,包括:层状结构的钴酸锂(LiCoO2 lattice structure)、尖晶石结构的锰酸锂(LiMn2O4 spinel structure)、橄榄石结构的磷酸铁锂(LiFePO4 olivine structure)。后人改进的三元锂正极材料,也是层状结构。

短刀铁锂,蜂巢能源剑指混动快充

三元锂与磷酸铁锂在结构上的差异导致了它们的禀赋不同,在此提出一种通俗的理解方式:如上图,锂离子在层状结构中穿梭起来更自由,因而更容易做高能量与功率密度;而在橄榄石结构的磷酸铁锂中,锂离子每次穿梭都要经历关卡,就像层状石墨与金刚石一样,这种结构换来的好处是结构更加稳固、更不容易崩塌,安全性更佳

近几年,层状结构三元锂在乘用车应用突飞猛进,但现在却不得不放慢了脚步:以前只需要研究如何提高能量密度,现在则面临一个更难的踩钢丝问题——三元锂如何在能量密度、快充能力、安全性三者之间仔细地权衡取舍

短刀铁锂,蜂巢能源剑指混动快充

磷酸铁锂则不一定,它的固有属性之一就是安全:在正极材料发生副反应时,磷酸铁锂材料的由于高能量的P=O键使得氧气不会轻易释放出来,这就降低了电解液遇到氧气起火的可能性。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磷酸铁锂就像武侠小说的郭靖,虽然资质愚钝一些,好处就是脑子里不会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只要苦练各种属性,它就能达到比较高的水平; 三元锂则像修习乾坤大挪移的日月神教教主阳顶天,他的武功天赋很高,很年轻就修成了神功,但要想再上升一个档次(增加快充)的话,就面临着走火入魔的风险。

郭靖的难题是如何进步;阳顶天的难题是避免走火入魔。年轻的时候,郭靖的武功并不突出,但胜在稳定进步,中年的时候也成了一代武学宗师。

短刀铁锂,蜂巢能源剑指混动快充

磷酸铁锂修炼快充能力,大概也是这么个道理:反正正极材料稳定安全,咱们就修炼其它各项属性,稳定进步就好啦!除了蜂巢能源,还有极氪的金砖电池、宁德时代的神行电池也走了磷酸铁锂快充之路,英雄所见略同。

蜂巢能源短刀铁锂实现快充,材料方面的技术路径包括:

短刀铁锂,蜂巢能源剑指混动快充

蜂巢能源短刀铁锂快充的材料创新

﹒正极材料:核心是缩短锂离子传输路径、提升导电性。采用了超细纳米颗粒填充以提升压实密度、增加接触面积、降低内阻;通过掺杂包覆技术提升导电率。极氪金砖电池说法是纳米级颗粒+复合导电剂,思路大体一致。

﹒负极材料:核心是降低扩散路径、提升扩散速度。通过材料表面修饰技术、一次二次颗粒搭配使用、吸液添加剂等技术来实现。

﹒电解液:关键词是低粘高导、成膜稳定性。一是要提升锂离子的传输速度,二是自修复SEI膜来保证稳定性。极氪金砖电池也提到了SEI膜的相关设计,但它把SEI膜归为负极材料环节的创新。

短刀铁锂,蜂巢能源剑指混动快充

极氪金砖电池铁锂快充的材料技术

蜂巢能源短刀铁锂实现快充,电芯方面的技术路径包括

短刀铁锂,蜂巢能源剑指混动快充

蜂巢能源短刀铁锂快充的电芯创新

﹒体系设计:采用了三维导电网格设计的梯度电极。

﹒电极设计:短刀天生适合类全极耳设计,过流面积更大、电流密度更均匀,也就是发热更均匀,热管理更好做一些。极氪金砖电池,你也可以看到叠片+多极耳的关键词,此外金砖电池的形状看起来也很像短刀。

﹒结构设计:这就具体到工艺层面了,大电流对接触电流更为敏感,快充短刀采用直焊工艺的一体化过流设计。

短刀铁锂,蜂巢能源剑指混动快充

极氪金砖电池铁锂快充的电芯技术

四、为何短刀更适合做铁锂快充?

蜂巢能源纯电与混动全面转向短刀快充,除了对市场变化的嗅觉比较敏锐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短刀铁锂更适合做快充,有一些天生的优势:

﹒短刀更适合CTC/CTP:短刀的形状设计就决定了适合做CTC/CTP,以提升体积利用率。磷酸铁锂的体积能量密度对,因此对CTC/CTP的要求更高。龙鳞甲电池的体积利用率达到了76%,比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神行电池的72%还高一些。极氪金砖电池也特别强调了体积利用率。

﹒短刀更适合混动:与长刀相比,短刀的布置更灵活一些。特别是L400与L600两个尺寸,方便不同电池容量、不同车型尺寸的插混/增程车型组成电池包。

﹒双面水冷更均匀:短刀的类全极耳设计的电流密度更均匀,热管理压力也小一些。快充采用上下两面水冷,温度分布一致性也比较好。

热电分离设计更安全:短刀电池将防爆阀设置在底部,从龙鳞甲电池下箱体的排气通道排出,以实现热电分离,更安全一些。

五、混动快充:加速不加价,如何实现?

纯电车做快充,到2C的时候就到了150-200kW了,此时需要车内的800V高压系统支持、车外的充电桩功率支持,使用条件受限。混动车做快充,以45度电池为例,2.2C的时候恰好是100kW,对应的就是400V与250A,传统的400V高压系统与充电桩完全可以支持,对使用条件的要求较低 —— 电池快充性能的提升,就是实实在在的提升。

随机找到混动车主,询问是否愿意从当前的1-1.5C充电升级到2.2C,几乎100%都举双手赞成。但是,如果我们再问一句:愿意加多少钱呢? 大家就沉默了。

蜂巢能源给出的答案是「加速不加价」: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将旗下PHEV市场的热销大单品62Ah、90Ah、117Ah全系升级成2.2C快充

短刀铁锂,蜂巢能源剑指混动快充

这一升级,势必会对整个插混/增程市场产生影响,因为使用蜂巢短刀电池的车型,几乎都是当下的热门车型:理想L7 Air版、领克08、哈弗猛龙、银河L7、坦克500Hi4-T、岚图梦想家等。

短刀铁锂,蜂巢能源剑指混动快充

增加了快充性能,势必会增加一定的成本。这部分成本,是蜂巢能源自己扛着吗? 我的理解是,蜂巢能源可以消化掉这部分成本,通过以下三种方式:

﹒原材料成本:与去年相比,今年锂资源的成本已经大幅下降,这可以消化掉一部分成本。

﹒大单品战略:深思熟虑考虑多客户、多车型的需求,精心设计短刀的尺寸、容量,以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平台化:一个单品可以服务多个车型。同时制造上也要实现柔性,一条产线可以制造多个单品。这样一来,在增加客户与销量的同时,就不会因为需求多样化而显著增加成本。

﹒ 工艺与设备创新,提升制造效率:叠片是短刀的工艺特点,它早年就进行了创新:从传统的「Z」形隔膜折叠+交替放置正面极片的方式,进化为隔膜切开贴到极片上以保持平整,再分别叠起来。如此一来,就摆脱了「Z」形隔膜折叠的效率瓶颈。

这种工艺创新的精神一直在持续,今年我们亭口三人谈就参观了盐城基地,参观了飞叠产线的效率提升。最近,蜂巢能源通过和英特尔、西门子、罗克韦尔、清华大学、埃斯顿、中国电信、章鱼博士等合作伙伴的战略合作,成立“解放锂电极智生产力联盟”,聚焦大数据、大算力、大模型在锂电智造的应用与落地。

这听起来有点虚,实际上都在落地过程中:在湖州之行中,我遇到了两位师弟。我右手边的师弟,代表清华大学来签约;左手边的师弟,现在已经是一名创业企业家,他发明的“慧”算法,可以对极片性能进行智能预测,且做到世界领先的电芯容量预测以及电芯AI智能分选,从而提升制造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总结

蜂巢能源的第四届电池日,内容非常丰富。本文篇幅已不短,但还是没有涵盖全(例如储能领域的产品就没覆盖到)。我对蜂巢能源的一个总体感觉就是:市场嗅觉非常敏感,会根据需求的变化来快速微调产品与技术;之所以能快速调整,这与它电芯自研+产线自研带来的灵活性息息相关。

同时,在产品与技术微调的大背景下,蜂巢能源还保持着长期战略的一致性。2021年,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曾表示,将重点布局电动全域短刀化,涵盖从L300-L600的全尺寸短刀电池产品,覆盖从1.6-4C全域充电范围。两年之后的今天,我们来观察蜂巢能源的产品与技术布局,基本上与两年前的规划是完全一致的。

要说有变化,那就是混动市场崛起,从而微调了混动电池的权重;快充卷得更猛,从而将两年前计划的最高4C微调为5C。这种长期战略的一致性与短期执行的灵活性,将成为蜂巢能源在风起云涌的电池市场保持上升势头的动力。

 
相关推荐
车解读 587粉丝    308作品 关注 带来专业的汽车解读,独到的汽车资讯
推荐作者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