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购买一款车,可能价格合适、能满足需求就可以了,但对于政府采购公务用车而言,考量的因素就更多了,不仅是车型本身,还要考虑车辆品牌。
近日,奥地利政府表态称有意采购中国新能源汽车厂商比亚迪的车辆作为公务用车,消息一出就在欧洲市场引起轩然大波。尤其是对现代汽车发源地的德国而言,这样的信号几乎等同于是将中国汽车工业凌驾于德国之上了。
欧洲当地媒体对此事也有明确的正反两方观点,部分认为这样的事情是难以被接受的,而更多的则是表示理解,认可中国新能源汽车工业在全球的地位。

著名媒体德国之声就以“奥地利政府想买中国车 是福是祸?”为题发表评论,其中引用了《新闻报》、《标准报》等欧洲当地大报的观点,指出欧洲本土汽车产业无法靠贸易保护主义来拯救,同时也抨击中国产品涉嫌侵犯人权以及不正当竞争。
虽然此次事件的主角是比亚迪,但针对的却并不是某一家车企,而是中国汽车工业。奥地利汽车工会的反对意见是:你不能用纳税人的钱买中国制造的汽车。
虽然在传统汽车领域,中国汽车的确有技不如人之处,但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浪潮中,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汽车已经处于全球顶尖位置了,这也是奥地利政府考虑购买比亚迪汽车作为公务用车的重要因素。

在汽车整车上,比亚迪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导者,新能源乘用车业务已覆盖19个欧洲国家及地区,并连续斩获海外大奖。对于比亚迪而言,不仅是有整车出口,产业链也会走出去,甚至要直接在欧洲建厂造车,与当地汽车巨头正面竞争。12 月 22 日,比亚迪宣布在匈牙利建设新能源乘用车生产基地,将以自身全产业链的优势帮助当地构建绿色生态圈。
在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上,“中国厂商已经掌控了电动汽车电池市场的 2/3 份额。”根据国际能源署2023上半年发布的《Global EV Outlook 2023》,中国、欧洲和美国市场主导了全球销量,而其中中国电动车销量更是占到了全球电动车销量的 60%。

不仅是在国内市场再创新高,中国新能源汽车海外一路高歌,也带动了中国汽车出口快速成长,出口数量和平均价格均有强势表现,预计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量将实现520万辆规模,进一步提升中国汽车工业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