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政策与购置税、酒驾标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牌照等有关,并且都与用户的日常用车息息相关,如果你准备在2024年购车,那么这些政策还是值得关注一下的。
政策一:新能源购置税政策调整
点评:优惠政策收紧,部分新能源车型受冲击较大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从一开始就有明显的政策推动因素,这也是让很多燃油车车主觉得不公平的地方。但“优待”总会有失效的时候,2024年新能源购置税政策就有将出现大的变化。
根据相关政策规定,2024-2025年新能源汽车将继续免征购置税,但每台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2026-2027年购置税减半,每台车减税上限降低至1.5万元。简单计算一下,这个政策相当于直接规定:2024年售价低于33.9万元的新能源车型才能免征购置税,超过33.9万元的,用户需要多交超过3万元的那部分购置税。
其次,免征购置税的技术标准再次上升。纯电车型30分钟最高车速不低于100km/h,续航不低于200km,电池质量能量密度不低于125Wh/kg;插混车型纯电续航里程不低于43km。这就意味着,部分超低端车型,例如五菱宏光MINI EV,将会被剔除出免征购置税政策范围。
这个政策对普通用户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例如你要购买最近比较火爆的问界M9,可能要多交一万多元的购置税;而有意向购买五菱宏光MINI EV等代步车的用户,购车成本也会增加。
政策二:“酒驾”认定标准有关
点评:更严格了还是更宽松了?
过去几年,中国的酒驾处罚相当严格,部分行为可以直接入刑。不过在2024年,与“酒驾”相关的各种政策和标准将会有明显变化。
首先,处罚力度有变。根据四部委印发的相关文件,酒驾情节显著轻微的,可以不予立案,这里主要包括:血液酒精含量不满150毫克/100毫升、出于急救伤病人员驾车而且不构成紧急避险、在居民小区和停车场短距离挪车等情况。
其次,情节轻微的可不起诉,这里针对的主要是人民检察院对醉驾案件的认定,如果被认定为情节轻微,可以不予起诉。不过这个政策争议较大,因为它可能存在一定的暗箱操作空间,实际执行效果还有待观察。
与此同时,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还发布了最新的国家标准,对血液、尿液中究竟含量的测定标准进行了重新规定,整体上更加严格。不过无论政策怎么变化,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都需要遵守。
政策三:违规电动三轮车、四轮车不得上路行驶
点评:三年期限已到,能否正确执行?
北京市是执行这种政策的代表性城市,早在2021年,北京市五部委就联合发布通告,违规电动三四轮车不得上路行驶,过渡期到2023年12月31日,现在期限已到。
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少地方政府都推出了类似政策,但电动三四轮车依旧蓬勃发展。主要的原因有两点,首先,这种车型的确有强劲的市场需求;其次,这种车型管理难度较大,而且多为老年人驾驶,在执法层面会遇到很多阻碍,这一次北京市的相关规定能否执行到位还有待观察。
政策四:上海市发布2024年绿牌政策
点评:新能源汽车的“优待”能否继续?
上海市是国内最早对新能源汽车进行限制的大城市,今日上海市又发布新的规定,2024年继续对消费者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予以政策支持,包括对个人和单位用户购买新能源汽车继续给予免费专用牌照额度。
但这个政策也有修订。首先,外地来沪人员申请新能源牌照的条件从此前的连续24个月缴纳社会保险或者个人所得税,调整至连续36个月;个人拥有车辆条件,从此前的“名下无新能源汽车”,变更为“名下既无新能源汽车也无燃油车”;单位用户申领要求,在此前“信用状况良好”的基础上,增加缴纳保险职工人数超过5人,且连续一年在上海连续缴纳税收。
总体来看,这个政策是在逐步收紧,对那些短期在上海工作、居住和生活的消费者影响较大,对上海本地市民影响则比较小。在收紧新能源支持政策这方面,上海市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政策五:安徽2024年起既有车位安装充电桩不用报批
点评:其它地区是否跟进?
充电桩数量不足,这是大部分地区面临的问题,各省市也在这方面动了不少心思,对那些在既有场地内安装充电桩的行为进行支持。安徽省作为新能源重要基地,在这方面的表现也是比较积极的。
根据安徽省最新的政策,在既有停车场内安装冲换电措施,无需办理备案审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对建设条件和场地的限制基本被取消,这肯定会加快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
政策六:多地取消限行、限牌措施
点评:把刺激消费落到实处?
目前全国不少大城市都有限牌、限行措施,部分城市是每天限两个号,部分城市执行的是严厉的单双号限行。但在新的形势下,这些政策都有待调整。12月19日,浙江省发改委决定,将推动杭州市有序取消小客车限行限牌等政策。
取消限行限牌政策的呼声,民间一直存在。从政府层面来说,取消限行、限牌政策的目的主要是:促进汽车消费、扩大消费者活动半径。道理很简单,消费者的用车时长和用车频率增加,会带来购物、加油、自驾游等需求的上升。
这个政策取消有个前提,那就是人口形势变化,各大城市的人口不太可能大规模增长,即便取消,也不会造成新的交通拥堵。不过这只是杭州一地的情况,其它省市会不会跟进还有待观察。
小结:其实与汽车消费有关的各种政策一直在调整,这与中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有直接关系。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我们要经常关注政策变化,并以此为基础来决定自己的购车、用车行为。
2024年,比亚迪以427万辆全球销量蝉联新能源汽车销冠,出口量达43.3万辆,同比激增71.8%。2025年一季度,其全球市场表现亮眼!
这家从中国走向世界的新能源巨头,正在重新定义汽车产业的未来图景。
上汽集团全新商用车战略发布,与华为能够擦出怎样的火花?
小鹏汽车和特斯拉:棋逢皇后大道东
这个事情我当时就知道!估计极氪人都傻了,本来以为就是个博主搞个对撞快速涨粉,结果部分网友带节奏搞“抹黑友商”这一论调。作为对撞工具车,它真是无妄之灾……
比亚迪一季度出口 21.4 万辆,登顶 7 国销冠!中国车企改写全球汽车格局
中兴通讯崔丽:大模型落地门槛显著下降,AiCube三年磨一剑
享道出行携手航旅纵横发布首个“陆空一体化”服务新标准,引领出行体验升级
2025 年 4 月 25 日,2025 中国汽车消费论坛在北京举办,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备受关注的汽车售后服务消费者口碑测评结果。北京现代凭借出色表现脱颖而出,斩获 “2024 年度中国汽车售后服务消费者口碑 - 卓越品牌” 大奖,在合资品牌中综合评价位居榜首。这已是北京现代继......
腾势N9安全大满贯!除了安全性能外,乘坐空间究竟怎么样?一探究竟~
VLA上车倒计时
4月30日,通用股份(601500.SH)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加速推进智能化、国际化、绿色化产业升级,产品竞争力和国际市场份额不断提升,经营业绩稳健向好,实现营业收入69.58亿元,同比增加37.39%,实现归母净利润3.74亿元,同比增长72.81%,均实现了......
哈弗狗品类又搞事情,这价格究竟是真香还是套路呢?
全球最大汽车运输船,比亚迪第四艘滚装船“BYD SHENZHEN”启航,助力全球绿色出行新篇章
宁德时代成为全国首家通过动力电池新国标的企业
拨开太极集团一季报数据迷雾,研发与营销的“一升一降”战略调整暗藏转机。一季度,太极集团营收环比2024年四季度增长超44%,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6.79%,销售费用同比降低70.95%,资产负债率较期初减少0.28个百分点。在“十四五”收官关键期,一起来探究这家中药龙头企业数据背后......
一汽-大众
今年上海国际车展最大的看点是什么?当然是关注合资企业的觉醒和反攻! 在新能源浪潮的飞速发展中,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077万辆,占比47%;今年预测销量将达到1614万台,渗透率将达到56%。 从前车马慢,如今造车快。在巨大的市场蛋糕吸引下,多家车企跨界造车,各类......
比亚迪5分钟闪充400公里续航,实测表现大大超出预期,兆瓦闪充正式开启油电同速新时代。
4月29日,郑州银行披露2025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在去年完成利润正增长的基础上,郑州银行延续向好趋势,资产、存款、贷款、营收、利润五项指标均实现增长,高质量发展动力强劲、韧性十足。与此同时,郑州银行经营亮点频现,资产总额首次突破7000亿元、贷款总额突破4000亿元、个人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