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皮卡解禁试点至今,已有不少省市对皮卡“松绑”,但仍有部分城市对皮卡还是有着种种限制,导致皮卡市场并未迎来爆发式增长。同时,国内致力于皮卡市场的车企也是少之又少,除了长城、福田、江铃等少数几个品牌外,剩下的也就进口皮卡可选择。
所以,当特斯拉Cybertruck发布后,很多人都希望特斯拉Cybertruck能够像Model 3和Model Y一样实现国产化,从而推进国内皮卡市场的发展。去年12月份,特斯拉Cybertruck首批用户已经在海外交付,那是否意味着特斯拉Cybertruck进入国内汽车市场的时间已经近在咫尺了呢?答案或许要令很多人失望了。
马斯克表示特斯拉Cybertruck很难在中国合法上路
近日,有关特斯拉正在筹备Cybertruck电动皮卡,于一季度国内亮相的话题,在网上引起了热议。海外社交媒体上有网友发文称,特斯拉Cybertruck将在中国展厅亮相,其将会吸引许多消费者参观实车。对此,马斯克给出的回应是,“让Cybertruck在中国合法上路会非常困难,但我们可以运送一些车型进行静态展示。”
也就是说,特斯拉Cybertruck现在根本无法在国内实现合法上路,想要将特斯拉Cybertruck实现国产化,在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其实,不仅仅是中国市场,特斯拉Cybertruck在海外同样面临着不能合法上路的窘境。
就比如在欧洲市场,欧盟最新的汽车安全标准要求车辆的保险杠和引擎盖必须能吸收能量,以此来保护行人。但特斯拉Cybertruck整个车身都是不锈钢材质,且在设计上也采用了接近直角的车头造型,无法满足保护行人的规定。而中国的C-NCAP、中保研等机构,也对车辆的行人保护功能,提出了严格标准,特斯拉Cybertruck如果做出相应改变,根本无法在国内上路。
所以说,特斯拉Cybertruck想要实现国产化,就必须在很多方面做出相应改变,而从特斯拉的角度来看,特斯拉Cybertruck已经有超过200万订单,而目前特斯拉德州工厂的Cybertruck年产能只能达到12.5万辆,即便是到了2025年,产能也只有25万辆。
也就是说,特斯拉Cybertruck想要完全消化这200万辆订单就需要至少8年的时间,虽然不排除特斯拉其它工厂未来也会铺设Cybertruck的可能性,但特斯拉Cybertruck在短时间内仍是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再加上相关法规的限制,特斯拉Cybertruck想要实现国产化,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
特斯拉Cybertruck并不能在国内掀起太大风浪
不可否认的是,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的国产化,让特斯拉彻底打开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大门,同时也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特斯拉Cybertruck毕竟不是一台轿车,也不是SUV,即便特斯拉Cybertruck能够在未来实现国产,也很难复刻Model 3和Model Y的成功。
首先就是,皮卡在国内“工具人”的属性根深蒂固,虽然近些年来车企在不断宣传乘用皮卡,但也很难改变国内消费者对皮卡根深蒂固的观念,这也就注定皮卡在乘用车市场很难有太大作为。很显然,仅靠一个特斯拉,很难让国内消费者短时间内对皮卡的态度发生180°大转变。所以,国产皮卡品牌也完全不用畏惧特斯拉Cybertruck是否会引入国内。
更何况,皮卡在国内的限制仍旧存在,虽然大多数城市近年来都对皮卡进行了“松绑”,但也只是解决了能否进城的问题,皮卡15年或60万公里强制报废的现状仍存在。即便是一台售价百万的进口皮卡,也无法改变15年或60万公里就要强制报废的事实。
与此同时,特斯拉Cybertruck在价格上也并不便宜,目前美国官网Cybertruck赛博皮卡的后驱版、全驱版以及野兽版的售价分别为49890美元、68890美元和96390美元。即便是实现国产化后售价与北美版车型一致,在国内的起步价也已经来到了35.77万元。
就如同上文所说,30多万元买一台轿车或SUV,对国内有钱人来说并不会觉得太贵。但要花30多万元买一辆皮卡,可能连特斯拉自己也不敢说能够稳赢吧。所以,特斯拉Cybertruck并不会像Model 3和Model Y那样,对国内皮卡市场起到太大推动作用。
写在最后:
诚然,新能源皮卡改变了传统皮卡油耗高、噪音大、体验差的弊端,但如果不能改变国内消费者对皮卡的刻板印象,即便是新能源皮卡也很难得到认可,这一点从目前市面上新能源皮卡的销量就能看出。特斯拉Cybertruck固然在很多方面都打破了外界对皮卡的认知,但它毕竟仍是一台皮卡,在国内就注定不会掀起太大风浪。
纯血鸿蒙,合资首款!铂智 7 惊艳上海滩,让BBA去颤抖吧!
车坛快报|2025上海车展重磅新车盘点
2025年了,还有反骨仔?
上海车展前的奔驰科技日,更像一场奔驰电动化的“技术宣言”。
截至2024年底,商汤绝影已与超30家国内外车企达成合作,覆盖130余款车型,量产交付累计突破360万辆。
东风汽车“天元智能”技术品牌全球首发,定义智能汽车“一核双基双元”新生态
上海车展实拍极狐新阿尔法S5,外观更加时尚,配置更加丰富。
百万双奢齐发,豪华随心定制!4月23日,东风猛士罗伦士M900星际战车与蛟龙战甲加长版,于上海车展正式上市并启动交付。其中,纵享尊荣的移动行宫——罗伦士M900星际战车,官方指导价128.8万元起,全球限量66台;匠心定制的私享空间——蛟龙战甲加长版官方指导价109.8万元起,全......
上海车展 哈弗品牌发布Hi4智能电混四驱技术
检查不到故障的原因解决办法
近日,2025上海国际车展魏牌发布会盛大开幕,魏牌以为用户而改变为核心主题,携焕新车色的全新蓝山、包含福祉版在内的全新高山等重磅车型以及多项智能化技术集中亮相,并在车展现场打造咖啡馆,场景化展示魏牌所带来的品质生活。
三大计划收获季,上海车展再启新程,长安汽车迈入转型新阶段
2025年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正式开幕。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Honda)联合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Honda)和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Honda)携最新电动化和智能化成果,共同亮相上海国家会展中心6.2号......
面对中国新能源市场狂飙突进的竞争态势,广汽本田以一场战略级车展攻势撕开行业迷雾,带来了对于中国市场的新思考与新打法。
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今日正式开幕,这场以“拥抱创新 共赢未来”为主题的全球汽车盛会,不仅展示了1300余辆新车,更揭示了汽车产业变革的核心趋势:传统车企与新势力的界限正在加速消弭。在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的浪潮下,技术路径趋同、供应链深度协同、全球化与本土化交织,共同塑造了一个......
近年来,车企发布会的聚光灯下,产品经理几乎是最有话题性的角色,无论是车企掌门人对外号称“大产品经理”,还是“宋长腿”这样跨界而来的明星产品经理,无疑体现了汽车行业研发模式的变革,以及产品定义和用户体验工作的重视程度。然而,在汽车产业百年未有之变局的浪潮中,“产品是船,营销是帆”的......
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在上海举行“以智能 创造可能”为主题的智能技术大会,正式发布华为乾崑智驾ADS 4、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乾崑车控XMC等全新解决方案。
2025年开年首季,比亚迪以“技术突破”与“产品革新”的双引擎战略,技术加产品铸就双冠王,在全球汽车市场刻下新的坐标。集团单季销量突破百万辆门槛,同比增幅达60%,不仅稳坐“集团销量”与“单品牌销量”双料冠军宝座,更以技术实力与产品矩阵的双重支撑,彰显中国汽车品牌的全球竞争力。
燃油车不应忽视、内燃机还需升级,新能源汽车不应该“霸榜”
在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车展上,丰田以“立全球 更中国”为主题,携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及雷克萨斯登场。作为在华深耕60年、服务超2000万用户的跨国车企,丰田正以中国市场为创新原点,加速从“全球技术适配中国”向“中国智慧定义全球”的战略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