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内卷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从早些年仅是简单的卷续航、卷安全,现如今已经发展到了卷价格、卷智能驾驶,甚至还被长城汽车带头,卷起了电四驱和新能源硬派越野车,几乎能想到的领域,各大车企都在内卷。
从2024年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趋势来看,今年骁龙8295芯片和800V快充大概率将成为新一轮内卷的桥头堡,如果没有骁龙8295芯片和800V高压快充,似乎在竞争力上就毫无亮点。相比卷车载芯片,卷快充无疑是消费者更喜闻乐见的地方,毕竟现在的纯电动汽车已经没有了续航焦虑,基本都能实现500km甚至600km以上的续航,与燃油车加满一箱油的续航相差不大。但在充电时间上,纯电动汽车的短板依旧明显,而这一痛点也将在今年得到解决。
宁德时代发力超充电池,2024年将成转折点
相比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内卷,在动力电池领域基本就是两家独大,其一是宁德时代,其二就是比亚迪。根据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达387.7GWh,同比增长32.6%,其中宁德时代以167.1GWh的装车量继续蝉联第一的位置,市占率达到了43.1%,紧随其后的就是比亚迪,2023年装车量达到了105.48GWh,市占率为27.2%,两者合计市占率超过了整个动力电池领域三分之二的份额。
所以,动力电池领域的竞争实际上就是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之间的竞争,按照宁德时代的计划,在推出能量密度高达255Wh/kg的麒麟电池后,还将推出“神行超充电池”。该电池号称是全球首款采用磷酸铁锂材料,并可实现大规模量产的4C超充电池。
相比麒麟电池高昂的制造成本,“神行超充电池”主要的卖点就是可实现超充,该电池搭载了超电子网正极技术、石墨快离子环负极技术、超薄 SEI 膜、超高导电解液配方、高孔隙率隔离膜,总续航可达700公里,且在成本上也要远低于麒麟电池。
按照宁德时代的说法,搭载“神行超充电池”的车型只需要充电10分钟,就可获得400km的续航,即便是在-10度的低温环境也可实现30分钟将电量充至80%,瞄准的也正是15到30万元的纯电动汽车市场。
目前,“神行超充电池”已经与广汽、奇瑞、阿维塔、哪吒、极狐、岚图等多家车企确定合作,并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开始大量装车。“神行超充电池”的大量装车,对动力电池市场必定会造成不小的冲击,届时,其它电池厂商又该如何应对呢?
比亚迪亮剑,第二代“刀片电池”发布在即
来到比亚迪这边,作为国内第二大电池厂商,比亚迪目前大规模采用的就是“刀片电池”,该电池在2020年发布时,就以“针刺实验”迅速走红,不仅打消了外界对纯电动汽车安全性的质疑,也让磷酸铁锂电池的续航里程得到了有效提升。
但“刀片电池”毕竟是2020年的产物,已经无法满足当下汽车市场的环境,特别是在能量密度上,存在的短板变得愈加明显,且在目前主流的快充领域,“刀片电池”也没有任何优势。在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大量装机后,现有“刀片电池”很难应对,所以,第二代“刀片电池”的发布也就成了理所应当。
有消息称,比亚迪第二代“刀片电池”也将在今年正式发布,相比初代“刀片电池”,第二代产品在电池能量密度上有了重大提升。初代“刀片电池”能量密度仅为140Wh/kg,而第二代“刀片电池”将基于磷酸铁锂特性,使用了磷酸铁锰锂作为材料,有望将能量密度提升到180Wh/kg,届时搭载该电池的纯电动汽车续航有望达到700km甚至1000km以上。
虽然在充电时间的控制上,第二代“刀片电池”无法与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支持4C超充抗衡,但比亚迪“刀片电池”的优势就是在安全以及成本上。从初代“刀片电池”的装机中就不难看出,上到百万元的仰望U8,下到起步价还不到10万元的秦PLUS DM-i,搭载的都是“刀片电池”,这是“神行超充电池”所不具备的优势。
可以肯定的是,在2024年比亚迪上市的新车中,续航里程将得到明显提升,从而让整车有着更强的竞争力。加上“刀片电池”本身所具备的高安全性,即便可能不支持4C超充,第二代“刀片电池”也能与“神行超充电池”抗衡。
写在最后:
纵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无论如何内卷,动力电池始终都是新能源汽车的绝对核心,但动力电池现在也面临着技术瓶颈,很难再有重大突破。即便未来会有更多超充电池诞生,但想要实现超充,除了电池外,超充站的建设也是一大问题,或许只有固态电池真正大规模量产后,才能彻底解决新能源汽车的短板。
乘龙车主喊话:再撞!理想负责人:再撞!
近日,汽车门网公布了2025年6月投诉指数数据,其中中型车投诉指数2240.4,环比下滑9.13%。秦L排名首位,降价增配仍是车主投诉的焦点。
奕派科技重磅发布“未来之翼”战略,央企新势力乘风启航
7月销量68034辆,同比增长3%,“合资新力量”成色更足
7月销量68034辆,同比增长3%,“合资新力量”成色更足
近日,汽车门网公布了2025年6月投诉指数数据,其中紧凑车投诉指数2096.55,环比上涨22%。英朗排名首位,投诉指数大涨67.2%让其持续霸榜。
8月1日,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战略发布会暨新车发布会在武汉隆重举行
从军车到民用车,东风安全血脉的岚图答卷
长安启源A06不仅是超配央企品质的集中展现,也标志着新央企在新能源战略落地过程中,正以更系统、更务实的方式,回应用户对高品质出行体验的期待。
复盘“多家奔驰4S店关闭”事件:门店退网很正常,用户维权找门店
8月1日,零跑汽车公布7月交付数据,全系车型交付量达50129台。
2025年8月1日,一汽丰田率先公布7月销售成绩;7月销售新车68034辆,同比增长3%,继上半年同比增长16%之后,再次将正增长时间记录拉长,说明其“合资新力量”的成色更足了。
8月1日,上汽智己发布 “恒星”超级增程。
理想“被做局” 这次危机比MEGA那次还严重
日前,奕派科技战略发布会暨新车发布会在武汉隆重举行。此次盛会不仅是奕派科技整合优势资源、焕新品牌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携手华为给新能源汽车行业注入央企新动能,为广大用户带来更可靠、智能、舒适的出行解决方案。
如何实现品牌跃升?
三家新势力合并:欲与特斯拉比亚迪平起平坐
2025上半年比亚迪领跑全球多个新能源汽车市场
向上攀爬的中国制造,为何总被暗箭射中领航的翅膀?
不止卖车,是在造“智慧出行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