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先幻想一个场景:
你现在坐在枰山七角大楼最高的办公室中,别人都称你为王总。这时秘书敲了敲门,走进办公室。 “王总,咱们一会要开2024年的销售计划会议了,您有什么要吩咐的吗?” “2023的车型分类销量有吗?给我看看” 你接过了秘书递给你的几张A4纸。 “2023年微型车销量,还行,这前20都是新能源啊,很不错!” “2023年小型车销量,前十有一半的车都是新能源。要是按销量算,新能源渗透率已经超过8成了,也很不错啊” 然而看过第三张纸后,你的表情发生了些微的变化。 “王总,怎么了?”秘书关切的问到。 “这紧凑型轿车市场,前20除了秦Plus,驱逐舰05和埃安,全是油车?” “是啊,王总,您再往后翻翻其他市场,什么紧凑SUV,中级轿车,新能源都卖的不错。唯独这紧凑轿车的市场,还是合资占大头呀。” 你缓缓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服,走向了会议室。心中,已然有了应对之策。 会场上,你坐在最中间的位置,四周那一双双期待的眼睛都盯着你,仿佛想要通过你的眼神读些什么信息。你缓缓转过身去,在屏幕上打下几个大字: 攻坚紧凑级轿车市场 此时台下出现了一些骚动。 你接着说到: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说一个数啊: 79800 你们谁赞成,谁反对? 还没等台下的人暴发雷鸣般的掌声,远在广州花都、上海嘉定、天津和武汉的几位领导,同时打了个喷嚏。 当天下午,这张图便风靡互联网。 多年以后,你站在自主品牌的4s店前,准会想起798上热搜的那个下午,史称:合资黑色星期一。 今天的网络,流传着一个笑话: 1198 你是迪子 998 你是迪哥 798 你是迪总 598 你是爹迪 398 你是迪迦 198 你是雅迪 098 你就是艾瑞巴迪 经过我刚才的意淫,你应该能比较清楚的认识到,这不是自主品牌的内斗,而是比亚迪开启的,对合资最后的攻坚战。目前8万元市场的轿车,基本上被轩逸统治着,而10万的价位,选择性还是比较多的,诸如丰田系双车双擎,卡罗拉雷凌,大众系双车,朗逸速腾。美系诸如科鲁泽等则在7万左右苦苦支撑。如果说以前998的秦还能跟1.8L双擎和1.5T+DSG三分天下的话,那798就是给诸葛亮送了台高达。 7.98万的一台插混紧凑轿车啊!7.3秒加速和一公里3毛油耗啊!还有啥缺点?你还想喷啥?我要是这个价位的消费者,恨不得自己冲到车间,看着工人拧螺丝。边看还边喊:差不多就行了,不用那么认真,再快点再快点! 说实话,我刚才说紧凑合资攻坚战都有点过于礼貌了,商场如战场,这就是对合资的血腥杀戮。这招本来在年前就可以放,它还让对手安心的过了个年。 他真的,我哭死。 你以为这798的秦Plus DM-i玩的还是入门“丐中丐”,价格博眼球的老套路?我起初也以为是这样,直到我对比了一下配置。 配置比日系德系同级别领先 甚至比直接竞争对手启源A05领先 甚至比原来的998秦都领先 配置确实是变了,增配减价了。 不仅DM-i,秦Plus EV纯电也降了,现在比海豚还便宜。得,没对手了,开始拿自家兄弟开刀了。 刚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有些人后台问我:你说这比亚迪是不是要鱼死网破啊?搞得价格这么低,自己赚不到钱。坏了市场规矩,这不得被人骂死?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读到这里的时候,你认真记一下。记住了吗?那我把它分为三个部分。 你说这比亚迪是不是要鱼死网破啊? 搞得价格这么低,自己又赚不到钱。 坏了市场规矩,这不得被人骂死? 这前半句吧,我不跟你详细分析,我给你讲个故事。 2008年,彼时的私家车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还是一个挺稀罕的物件。而汽车上的ABS,还不是强制安装的,所以某些车辆的尾部,会有一个ABS的标识,告诉大家我这是高配,有ABS。 而作为世界上第一个ABS的生产厂家,博世对车轮感应系统有着绝对的垄断权。但是一台车高达2000元的ABS报价,对彼时的比亚迪来说太贵了。毕竟比亚迪当时的销量非常小,薄利的前提是多销。 所以比亚迪就跟博世商量:哥,你这个给我优惠点呗? “别介,多少人上赶着找我买,我还没卖给他们呢。要么这个价,要么另请高明。门儿在那边。” 比亚迪这个气呀,我就被这小小的一个ABS拿捏了?自研! 同样的事情,又发生在ESP上了,这次博世没有继续头铁,乖乖的选择合作。因为他知道,他要是不降价,比亚迪又自研了,而且每次他都能成功。 以上的信息虽然都是坊间传闻,但也有相应的现实情况可以证明一部分真实性。 第一件事,2021年芯片危机,博世官方宣布他们的产能要降到去年的一半,但会优先保证全球5个车企的供应,这其中唯一的自主品牌,就是比亚迪。 第二件事,比亚迪和博世在前几年共同研发IPB,并搭载在汉EV上。博世何许人也,电控的半壁江山,能真正跟大佬共同开发的,也不是一般人。那跟姚明一起站在场上的,高低得是个易建联啊。 这不是鱼死网破,它真有降成本的实力。 说完了前半句,我在跟你聊聊后半句。 是,比亚迪挺招人恨的。他跟你合作,就是要低价,你不低价是不是?那我可自研了哦。小到芯片,ABS;大到三电,云辇都是自研,你有啥办法?看着这年销量300万的老大哥,除了便宜合作,放利给消费者,还有啥办法? 比亚迪的眼光远不止于此。 最近一段时间,某些新能源车型被保险公司拒保的事情,大家都有听说吧。 没强制险就不能上路,没商业险开车就战战兢兢,这对品牌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而且比亚迪除了民用车,又有众多网约车,保险对网约车又有各种各样的限制和免赔条款,而且新能源保险价格相对过高,已是公认的事实。所以比亚迪在去年以36亿全资收购易安保险100%的股份,干的就是这个事情。 什么叫全自研?这才叫真正的全自研,连保险都是自己的。这样的想法也不只有比亚迪一家,吉利也曾干过全系收购保险公司的事,但是被叫停了,最后只收购了1/3的股份。 还有一点,新能源的修车体系远不如燃油车方便,大问题基本上要回官方的4s店,别的店也修不了。所以相比燃油车,新能源的车况更加透明,这又抓到了二手车的病根。你说比亚迪搞完了保险,有没有可能再整一整二手车市场? 至于中间这段话,才是最恐怖的地方。因为我觉得,这车还没降到底。比亚迪去年营收差不多300亿,卖了差不多300万台车,你这么一除,每台车净利润有差不多1万块。这还包含了仰望和SUV这种高利润产品。所以我觉得,比亚迪掏裤裆的能力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强。我觉得至少以下这几点,还有的少。 现在的荣耀版是增配减价,那如果减点配置再多减点钱呢? 保险是自己的公司,那以后买车不仅免购置税,还免保险呢? 比亚迪的海外市场,基本上做到了落地即秒杀的地步,且海外市场的售价,平均是国内市场的2-3倍,如果用海外赚的钱再补贴国内市场呢? 你就是艾瑞巴迪! 阿资收手吧,外面全是秦Plus!2024年农历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车市就这么精彩,我都不敢想2025年回望的时候,会想起多少有趣的事情。 又要见证历史了呀~
当汽车产业迈入智能化时代,当整车设计从机械硬件定义汽车变成软件定义汽车,所有人都要面对一系列新的挑战:如何在紧张的开发周期中减少软件BUG的产生?面对黑客入侵,车辆如何构筑安全防线?AI时代下,人工智能如何赋能车辆开发?
对新时代奶爸们来说,买车如何照顾到全家人的需求应该是终极需求,但当购车需求从个人的驾驭乐趣转变为全家出行的幸福承托,选择就变成了一道复杂的方程式。今天这三个核心选项:乐道L90、理想L8和问界M7,它们背后站着的是蔚来、理想和华为三大阵营,也代表着不同的造车理念。那它们到底谁更契......
曾经的新势力销冠,如今账面资金仅剩1500万元,哪吒汽车的破产重整案首次债权人会议透露出的数字令人震惊。
行业|魏建军亲驾哈弗H9柴油版长城三大品牌征战2025敦耐赛T2组
后有阿维塔的前高管李鹏程,在朋友圈用数据抨击这一现象:“据不完全统计,年初至今,中国乘用车小订已经突破了5000万辆,其中80%都是在新车发售72小时内完成的。” “其中80%都是在新车发售72小时内完成的,为中国汽车点赞!”李鹏程的话语中讽刺意味甚浓。
世界之大 无7不有|方程豹钛7福州荣耀上市,首批车主共启智慧出行新篇
L3级车型生产准入将有条件批准,具备自动驾驶能力的汽车何时能来
一汽红旗,不想被特殊对待
方程豹钛7都市豪华SUV济南首秀,以潮流设计重塑都市出行新体验
远见照耀“换道超车”,比亚迪引领中国汽车强国之路
上汽名爵(MG)开启悬赏打击黑公关,最高奖额达到500万元!
魏建军驾哈弗H9征战2025敦耐赛,长城汽车三大品牌集结!赛事正酣
汽车企业应当对网红、博主等角色敬而远之,要避免成为下一个西贝
现如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上汽通用雪佛兰、北京现代、长安马自达、东风标致等二线合资车企销量不断逐渐下滑,早没了往昔的精气神儿。部分二线车企甚至快淡出人们的视线。
9月12日,在由钛媒体主办的IT Value Summit数字价值年会上,易鑫成功入选“2025创新场景[年度AI应用TOP榜]”,成为登榜的唯一一家汽车金融领域科技企业
广州3亿汽车补贴狂潮!埃安多款车型加码普惠全国
近日,2025年8月中大型SUV零售销量排行榜公布,排名前十的车型中,仅宝马X5为豪华品牌燃油车,其他车型均出自中国品牌。
随着电动化浪潮加速、中国车企在全球市场迅速崛起,沃尔沃CEO哈坎・萨缪尔森预测,部分西方车企将被淘汰。
魏建军亲驾二代哈弗H9战敦耐赛!中国越野迎来“跨越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