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问界老车主“背刺”,归根结底还是竞争过度惹的祸!

问界老车主“背刺”,归根结底还是竞争过度惹的祸!

百姓评车 3873浏览 2024-06-04 IP属地: 吉林
最近问界M7因为新款上市,迅速成为舆论热点。

问界老车主“背刺”,归根结底还是竞争过度惹的祸!

在6月3日,有媒体报道一汽车博主曝光,郑州问界新M7老款的车主组团前往门店维权,打出了“华为赛力斯(90.240,1.31,1.47%)销售欺骗天理难容”、“十八万辆韭菜无处申冤”、“等车100天开车60天变老款”等横幅。
而就在前几天,华为召开发布会,推出了问界新M7 Ultra版本,售价28.98-32.98万元,6月2日开启规模交付。从销量上看,老款问界M7自去年9月上市以来,大定量已达18万辆,月均超过两万辆,是30万元以上新能源车型销冠。

问界老车主“背刺”,归根结底还是竞争过度惹的祸!

问界品牌也正是凭借这样的市场表现,在一季度力压理想坐上了新势力品牌的头把交椅,一时风光无两。
然而,如此火爆的一款车型,却在上市8个月之后推出新车型却遭到了老车主的抗议,这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说它是意料之外,主要是老车主的反应如此迅速、强烈,情理之中则是新势力品牌推出新车型,导致老车主不满情绪的案例并不少见。更何况新款问界M7上市不到8个月就改款,出现反弹并不奇怪。
所以,关于这件事,我们不能简单地非黑即白,需要全面地来看待,比如要考虑新能源产品的迭代逻辑,车企面临的竞争压力,还有消费者的认知问题。
M7 Ultra加量不加价
此次问界新款M7 Ultra版之所以能得到如此关注,主要和它此前大受欢迎有很大关系。2023年9月份,问界推出新款M7,上市之后迅速得到追捧。老款问界M7自去年9月上市以来,大定量已达18万辆,月均销量十分出色。

问界老车主“背刺”,归根结底还是竞争过度惹的祸!

客观而来说,问界新款M7的成功并不是偶然,更不是消费者在听了几句“遥遥领先”后的冲动消费。而是问界M7确确实实在产品层做了调整,比如国内第一梯队的智驾水平、全车主被动安全、后排大空间、高舒适性的乘坐特点,车身、底盘、性能、空间设计和布局,更是全方位升级,给到大家眼前一亮的感觉。
最关键的是,M7的价格实在太香了。24.98万的起售价实在有诱惑力,消费者怎能不心动呢?再加上华为本身的影响力和余承东在社交媒体上的强大助攻,M7车型也因此成为2023年下半年的明星车型。
但是进入2024年之后,随着理想调整L系产品价格,再加上有更多的品牌也开始加入增程的赛道,还有前段时间问界M7高速碰撞起火的事情,引起了很多人的热议,这势必对问界M7形成了巨大压力。4月份,问界M7单月销量9266台,问界M7交付了8001辆,和3月销量18512台相比,下降幅度十分明显,说是“腰斩”也不为过。
在这种情况下,问界放大招推出新车型,于情于理都属正常行为。问界新M7 Ultra共有四款车型:大五座后驱智驾版售价28.98万元;大五座四驱智驾版售价30.98万元;享六座后驱智驾版售价30.98万元;享六座四驱智驾版售价32.98万元。

问界老车主“背刺”,归根结底还是竞争过度惹的祸!

这四个版本与上代问界M7后四个版本的售价完全一样,但上代五座后驱版和六座后驱版均不支持智驾,新款等于在价格不变的基础上,增加了智驾、底盘等升级,可谓“加量不加价”。这成了老车主抗议的主要原因。
我们可以认为,这是问界为扭转销量下滑颓势在产品以及价格方面做出的改变。当然,我们不能排除门店销售人员在话术方面给老用户造成了误导,但是加量不加价,从更广大的范围来说,就是给消费者造福利。
平衡新老用户需求
客观来说,根据市场行情灵活地调整售价,原本就是车企的权利,更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表现形式。但如何平衡好新老车主的需求,依然考验着车企决策者们。
此前,特斯拉曾经多次降价,众多的老车主在网上发起联合声明,对这种行为感到“十分痛心”,还进行了多次车主维权事件,特斯拉CEO马斯克2019年就曾表示,“当特斯拉价格下跌时,已经购买的人想要更低的价格,但如果价格上涨,已经购买的人并没想过给特斯拉开支票。”

问界老车主“背刺”,归根结底还是竞争过度惹的祸!

2022年,理想ONE停产,也曾经引发大规模的车主抗议,此外,其他品牌也都经历过类似的问题。大家解决问题的方法大同小异,无非是补偿的多与少的问题。表面上看,这表现出了各家车企的是否厚道。说句老实话,无论是车企的补偿方案如何,都掩盖不了它们背刺老车主的事实。
但是,我们在上文也说过,车企要适应市场变化,要推陈出新,就需要做出改变,这种改变不是产品方面的,就是价格方面的。现在的价格战打到如此激烈的程度,车企如果只想着维护消费者的利益,而不是勇于参与市场竞争,勇于降价,那迎接它的结局只能是一败涂地。
我们以问界为例,它在2022年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突飞猛进之后,突然就陷入了增长无力的困境,产品没有竞争力,甚至连每月的销量快报都停发了。市场上对它的评价就是,昙花一现。
同时,各大车企对华为也是持质疑态度,灵魂控制论让华为似乎变成了一个魔鬼,大家对它都是敬而远之。这个时候,怎么就没有人去找问界维权呢?
等2023年9月份,问界新款M7起死回生,通过降低起售价,加料堆配置,还拿出了引以为傲的智驾技术,才让问界汽车乃至华为缓了这口气,才有了鸿蒙四界。

问界老车主“背刺”,归根结底还是竞争过度惹的祸!

所以,从更广阔的市场维度来看,车企只有积极求变,满足更大范围的用户需求(比如更出色的产品,更有诱惑力的价格),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而不是为了满足一部分老车主的利益而畏手畏脚,最终错过竞争的窗口。
当然,这也不是说车企就一定对老车主的维权需求置之不理。毕竟,他们的利益受到了损害。所以,如何平衡老车主的情绪,就成了一个重要课题。比如,可以制定一个标准和原则进行补偿,可以说新产品发布前60天之内的,可以补偿积分权益或者现金,或者保价,要么是二手车回收。总的来说,老车主无非要的是一个态度,车企把态度拿出来,补救措施有诚意,顺便还能来一波传播。
所以,这更考验车企决策者的智慧。
百姓评车
价格战频繁、新产品快速迭代,目前的中国车市,正处于新能源快速转型关键阶段。企业的风吹草动都会被无限制地放大,无论消费者接受与否,都会不可避免地造成影响。
所以,保证正常的经营行为,又能平衡对消费者的需求,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复杂,这对车企决策者是一个重大考验。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则变得简单很多。保持理性,不盲目,根据刚需对用车做出判断即可。大家说呢?
文章标签:
新能源 海选导购
 
相关推荐
百姓评车 4383粉丝    4746作品 关注 汇聚来自百姓的汽车声音!
推荐作者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