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产关闭常州工厂的消息曝光,吃惊之余也确实合乎常理。以前普通小家庭买一台奇骏、轩逸、天籁很正常,也很常见。但这两年,日产的车型逐渐失去竞争力,也就没有那么多产能需求了。那么日产从“日系头牌”,变成现在这样,经历了什么?做错了什么?又该怎么走呢?
外因
通常来说,销售遇阻,必然有多种因素叠加。可以笼统得归纳为外因和内因。咱们先来聊外因。这部分因素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就是国产品牌和新势力的崛起。
燃油车时代的国产品牌,一直喊着崛起崛起,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超越合资,甚至连制衡都很难做到。但到了新能源时代,一切都变了。以发动机变速箱为动力单元的国产车,一直受制于人,尤其是变速箱,不能说很拉吧,也确实不咋地。
新能源时代,发动机更多的是作为动力补充与能量来源。比如说比亚迪的DM系列,发动机除了急加速和高速行驶时会驱动车轮,大部分时候是不参与工作的。如果是大电池的车型,日常能充电,甚至可以做到纯电出行。
这就做到了普通消费者最关注的一点——省钱,家里充电的价格通常在1元/度以下,对应插混车型的纯电续航,大概就是百公里15元左右,和油车相比那都不用算都知道差了好几倍。即使是不方便充电,混动车的优势也很大,油耗平均要比同级燃油车低30%以上。
再有政策导向,比如上海,纯电车绿牌免费送,蓝牌不仅要9万多元,还要拍卖。油车换电车补贴1W。如果是插混,那么和燃油相比没有牌照优势,但是购置税还是不用交的,依然有价格优势。
让我们来看看日产现在有什么新能源车,在售车型当中,连带着进口和郑州日产,有12款车,只有ARIYA艾睿雅一款电车,22年9月上市,23年7月改款,到现在没有新款。501-623km纯电续航,相对于以往的日产可能配置挺高的,但面对现如今的产品实在有些不够看。
就这个车,当年上市的时候卖28万多,高配快35万了。给自己定了一个“高不可攀”的位置。结果就是没啥人关注,搞得很尴尬。现在优惠完大概15万左右,性价比倒是还行。如果拿来和宋PLUS对比的话,续航能打个平手,配置甚至还高一些。
人日本人自己都清楚,关闭工厂的原因是中国的电车价格竞争激烈。尤其是日产轩逸这样紧凑型家用轿车。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现在同级的油车,有些比插混便宜多了,雪佛兰的科鲁泽,入门版才5万,别克威朗Pro,用的1.5T发动机,才8万块,比秦PLUS DM-i加速更快。
内因
内因就更简单了,日产的产品太老旧了。技术日产真没见到有什么比别人强的技术。我认为目前日产最好开的是超混电驱,那玩意儿就是一个不带大电池的增程,理论上也挺好的,就是价格很离谱。
以轩逸为例,搭载超混电驱动力的车型起售价是13.89万元,相比之下1.6L的车型只要11万出头起,优惠完了甚至不到10万。这不被插混车按在地上打嘛。轩逸能有3万多台的月销量,新轩逸才占几成?那不都是卖的经典轩逸吗。随着现在网约车市场的饱和,以及新能源车的价格下探,经典轩逸还能维持多久,咱真的不好说。
还有就是三缸奇骏了,奇骏曾经那可是月销2万多的王牌车型。现在一个月能上5000都乐开花了。宝马、雪佛兰用牺牲自己的方式告诉你们,三缸在中国是混不下去的。偏不信,虽然你的三缸不抖,但咱们老百姓可不管你这些。
营销也是个问题,中国人是好面子的,“沙漠王子”这种事儿一出,你还买它就会被别人笑话。这种营销的策略把好大喜功的特性展露无遗。就老老实实说这车不抖,动力好,底盘好不行吗,非要去沙漠冲坡。
怎么办
解决的方法无非就两种,一是提升竞争力,二是换一条新赛道,这种话应该很多人也都知道。但真的要说怎么实行,一两句话还真说不明白。
如果真要我说,一是看看能不能搞一点混动的车型出来,也不要很大优势的,轿车的馈电油耗做到5L以内,配置基本的给够,全景影像和前后雷达、天窗、大屏、AEB。价格定在10万元上下。没这个技术找东风买也行。
换赛道咱们说得容易,但是那么多年经营的渠道,供应链,一下子放弃或者调整,还真不好弄。或许可以看看硬派越野车,现在还挺火的。营销层面,至少别再出现“沙漠王子”这种情况了,老老实实做,把自身的优势说清楚咯。
这次日产关闭的常州工厂,2020年底才投入生产,不到4年的时间就关闭,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光是日产,日系品牌在中国现在都不好混,电气化缓慢,燃油车也没做出自身特色。总体上还是有些乏力。
比亚迪领衔,韩国进口车市场,中国品牌市占率已达2.5%!
汕德卡TIR跨境运输牵引车,以全维实力铸就跨境“精品”!
第四代博越L破界智能平权:15万级的AI进化
近期,国内外上市车企迎来财报季,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相继出炉。在经济上行压力之下,资产负债率这一关键指标,成为衡量车企财务健康的焦点。
20年图纸蛰伏+30年蓄水养鱼:比亚迪从追赶者蜕变颠覆者!
负债并非负担,而是战略资源;关键在于“钱花在哪里”和“如何花”。
中大型SUV又变天?海狮07DM-i标配云辇-C/天神之眼
如果把药物比作“武器”,那么载药微球就是这些“武器”的微型“运输仓”,在人体内按照预设程序,根据治疗需求精准释放药物成分。近年来,微球技术正在重塑医药治疗版图,并在精神疾病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而丽珠集团(深交所代码:000513,香港联交所代码:01513)正是这一领域的持......
【韩系动向1573】试驾起亚塔斯曼!这才是皮卡该有的样子!
4月末的上海车展让消费者的购车热情持续高涨,这不刚进入5月,别克纯电E5就“放大招”了
从L2到L3的奋力一跃!华为乾崑智驾ADS 4开启一场“AI学车”革命
2025年5月7日,宝马集团发布的第一季度财报,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传统豪华车企在电动化浪潮中的复杂处境。数据显示,集团总营收337.58亿欧元,同比下滑7.8%,低于市场预期的351.4亿欧元;净利润21.73亿欧元,同比暴跌26.4%,汽车业务息税前利润率从8.8%降至6.9......
5月7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宣布计划收购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氪”)已发行全部股份,这也意味着,如果这个计划得到实施
前不久广汽集团发布了一季度财报,引起了广泛关注。根据财报显示广汽集团一季度营收196.50亿元,同比下滑7.95%;净利润亏损7.32亿元,同比暴跌159.95%,如此业绩创下近五年最差季度表现。这一数据不只是简单的数字波动,它背后藏着广汽集团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诸多挑战,也映射出......
探店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这是一款非常适合睡觉的车?!
看全球车企财报及负债率,中国车企更稳健!
理想L系列智能焕新版正式发布,辅助驾驶芯片升级,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底盘、豪华配置再升级
2025年5月,中消协一纸报告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三大顽疾推上风口浪尖,定金退款难、车型迭代背刺老车主、补贴承诺成空。这看似是消费纠纷,实则折射出中国汽车产业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阵痛。车企们沉迷于月月上新、周周降价的内卷游戏,但消费者用投诉和质疑敲响了警钟,行业该慢下来,需......
5月22日上市交付!深蓝S09隐藏大招即将曝光!
蒙迪欧2.0T,6秒级的零百加速,喝92号油,在没有金融补贴的前提下,价格已经到了15.98万,而且终端实际大概14.5万左右就能拿下,现在买是不是很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