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绝对是中国汽车市场中最耳熟能详的品牌。 1984 年,「47 岁」的大众集团与上汽签订了合作协议,「南大众」上海大众正式成立。7 年后,由一汽与大众合资的「北大众」一汽大众也正式进入中国汽车市场。 上海大众奠基仪式,图片来源自网络 除了北京吉普、广州标致、一汽奥迪之外,「南北大众」作为中国汽车市场最早的 5 家合资汽车品牌之二,它们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对外开放合作的开始,在 20 世纪 80、90 年代也成为了中国汽车工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汽大众捷达试生产,图片来源自网络 2017 年,「80 岁」的大众品牌在中国汽车市场迎来了他们最年轻的「三太子」江淮大众。与「南北大众」的成立有些不同,这是大众在中国第一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合资品牌。 2020 年,大众决定增持合资股份,江淮大众也正式更名「大众安徽」。 就在上周,大众安徽的首款车型,售价 20.99-24.99 万元的 ID.与众也终于迎来了面市。 那么,ID.与众到底有着怎样的产品力?它的出现对大众来说有着怎样的意义?大众深耕中国汽车市场的进程又到底到了哪一步? 大众开箱「金色传说」? 如果说大众以往的车型设计是素雅大方、简单朴素,那 ID.与众的设计绝对是最不大众的那一台大众了。 我们不妨先来看一段 GeekCar 小伙伴的静态体验视频: 能看出来,除了大众的 LOGO 之外,在 ID.与众的身上几乎没有一点大众 ID 家族的设计语言。 但从外观上不难看出,它与大众子公司西雅特旗下高性能品牌 CUPRA 推出的 Tavascan 十分相似。 CUPRA Tavascan(左),ID.与众(右) 而 ID.与众其实正是以 CUPRA Tavascan 为原型打造的,采用了 Coupe SUV 的定位与设计。 ID.与众的车身尺寸为:长 4663mm、宽 1860mm、高 1610mm,轴距为 2766mm。全车采用了大量的金色细节元素,就比如:轮毂、前后灯碗、格栅气帘线以及内饰细节。 也正因此,ID.与众也被我们称为「金标大众」。 这次,ID.与众的 SKU 也非常简单,推出了 3 个车型版本,包括两款单电机后驱和一款顶配双电机四驱的车型。 ID.与众后驱版车型的电机最大功率为 170kW、峰值扭矩 310N·m,四驱版车型的系统综合功率达到 250kW,峰值扭矩 472N·m。 其中,四驱版车型的零百加速性能为 5.6s,这也是大众目前动力最强劲的纯电车型之一了。 除此之外,ID.与众全系搭载了由宁德时代提供的 82.4kWh 三元锂电池,在 CLTC 工况下后驱版车型的续航里程为 621km、四驱版车型的续航里程为 565km。 虽然在如今的汽车市场中,这样的续航表现并没有那么抢眼,但满足日常通勤和中短途的旅行需求还是足够的。 如果按照大众 ID 家族以往的真实续航达成率 80-85%来推算的话,ID.与众后驱版车型的真实续航预估为 500km 左右、四驱版车型则为 450-480km 左右。 在这次 ID.与众上市之前,GeekCar 也提前试驾了这台「金色传说」: ID.与众采用了前麦弗逊式和后五连杆式悬架设计,并且配备了底盘调节系统以及 MEB 双级柔性隔振系统。这套系统展现出了极佳的操控性能,特别是对于细碎路面的振动过滤效果非常出色。 同时,4.7m 的转弯半径也使得 ID.与众在城市道路中行驶时显得更加灵活,要知道高尔夫的转弯半径都要达到 5.4m。 除了驾驶部分之外,智能化以往一直是大众的「弱项」。 而这次,ID.与众搭载了 15 英寸 2K 中控屏以及来自三星的智舱芯片,实现了 UNYX.OS 的上车并采用了全新的 HMI 交互设计。 同时,UNYX.OS 搭载了支持用户个性化形象定制的 AI 智能伙伴,以及与科大讯飞合作的 LLM 认知智能大语言模型。 在互联与生态上,UNYX.OS 支持 CarPlay、CarLife、HiCar 三种手机生态,并内置了包括爱奇艺、B 站、喜马拉雅在内的生态应用。 相比以往的大众车型产品,ID.与众的智舱确实能够带来全新的人机交互体验。或者说,ID.与众开始有了些「新势力」的样子。 而在智驾上,ID.与众也全系标配与大疆车载合作的 IQ.Drive 全旅程智驾系统采用惯导双目摄像头方案。 包括 Travel Assist3.0 全旅程驾驶辅助系统、Front Assist 前部防碰撞系统以及 ACC 全速域自适应巡航系统,能够提供智能跟车、车道保持、智能变道等智驾功能。 在泊车的细分场景中,全场景无忧泊车系统也提供了智能泊车、遥控泊车、记忆泊车以及手机寻车等功能。 最「不大众」的大众 ID.与众面市的 Slogan 是「智臻至美,与众不同」。而这里的「与众不同」除了字面意思外,背后其实也在预示着它与「南北大众」之间的差异。 ID.与众与比以往的 ID 家族产品有着更强的产品力,比如更运动个性的车型定位与设计、更强劲的动力、更灵活的驾控体验、更符合主流的智舱智驾功能等等。 不得不说,深耕中国多年的大众也从新势力的身上中学到了不少。 与以往大众品牌「1 个车型,至少 5 个车型版本」相比,ID.与众提供了更为精简的 SKU 车型版本划分。车型版本的差异除了单电机与双电机的区别外,主要体现在座椅、AR-HUD 以及音响等配置上。 同时,Pro、Ultra、Max 的命名方式也像极了消费电子和新势力品牌。 除此之外,大众安徽建立了 DTC 品牌直营的新零售体系,并且也构建直营加代理的混合销售模式。 大众安徽也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由 ID.与众体验中心、空间、用户中心、交付中心、体验站组成的多元化汽车新零售网络。 根据计划,大众安徽首批在 20 个城市建设超过 40 家门店,随后逐步在 2025 年底增加至 70 个城市。 ID.与众还将注重用户购车后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验。例如:推出 ID.与众俱乐部提供专属品牌权益,以及构建包含家居装饰、都市运动、精致露营等系列产品的精品商城。 这种新零售体系的建立以及与新势力品牌们更注重用户体验和直连用户的策略格外相似。 或者说,大众安徽想要在中国市场打造的不仅仅是一个新品牌和新的产品序列,更想要实现的是「年近 90 岁的大众,想要成为新势力的梦」。 不妥协,其实是为了「圆梦」 ID.与众与一汽大众 ID.4 CROZZ 和上汽大众 ID.4 X 虽然都同属紧凑型 SUV,但 ID. 与众的定位则是更个性的纯电轿跑 SUV,也是大众目前最运动的纯电 SUV。 也正因此,ID.与众的定价也明显更高。 全新品牌的首款车型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关键在于推出一款能吸引广泛消费者的产品,并设定一个极具吸引力的价格。 然而,ID.与众的售价区间为 20.99-24.99 万元,在竞争激烈的中国车市环境下,似乎并未有意迎合市场。 要知道,紧凑型纯电 SUV 市场是如今中国车市最「内卷」的细分市场之一。 在这个细分市场中,6 月份销量前五分别是比亚迪元 PLUS、埃安 AION Y、比亚迪宋 PLUS、奇瑞 iCAR03、一汽大众 ID.4 CROZZ,他们的起售价都在 20 万元以内,甚至埃安 AION Y 的起售价下探到了 9.98 万元 而其中,销量最好的车型是售价 11.98-16.68 万元的比亚迪元 PLUS,6 月份销量为将近 2.4 万辆。 同样基于大众 MEB 平台打造,起售价 19.58 万元的上汽大众 ID.4 X 和 19.39 万元的一汽大众 ID.4 CROZZ ,在刚刚过去的 6 月销量仅为 2760 辆和 4094 辆。 从性价比的角度来看,比亚迪元 PLUS、埃安 AION Y、比亚迪宋 PLUS、奇瑞 iCAR 03 在价格和配置上都明显更具优势。 但其实,大众似乎并没有将销量的重望寄托在 ID.与众上。ID.与众只是大众安徽打出的第一张牌,一张为了强调性能、设计、品牌定位和形象的牌。 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 CEO、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集团销售负责人孟侠 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 CEO、大众汽车集团(中国)集团销售负责人孟侠提到: 我们并不着急迅速拓展市占率,我们的计划是不断提升品牌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以此来稳步扩张。 而大众之所以选择增持江淮大众,向大众安徽实现转型,其实是在为大众今后深耕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所做出的准备。 大众曾计划围绕中国市场研发 A、B 级车平台,强化针对中国市场的研发,并计划在 2026 年推出 100% 的本土平台。 并与包括地平线、国轩高科在内的中国汽车科技公司,完善针对中国市场需求的高阶驾驶辅助系统、信息娱乐系统以及电池系统等等。 同时,大众与小鹏合作的 B 级车型也将在 2026 年后实现落地,大众安徽将在 2026 年再增 4 款新车型。 所以,大众安徽的转型或者说与众的出现,很可能就是承载了这一计划目标的执行者。 甚至,正在不断组建「换电联盟」的蔚来李斌出席了 ID.与众的上市发布会,也让我们对大众安徽今后可能会带来的「惊喜」充满了更多的想象。 最后 从品牌定位来看,ID.与众绝对是要高于大众 ID 家族过往的车型产品。再到产品力上来讲,ID.与众也绝对是目前大众最前沿的智能电动车产品。 但从车型定位再到定价,ID.与众确实显得有些太过「小众」了。它并没有顺着市场规律而变化,也没有选择迎合市场需求。 所以目前来看,与众不同的「金标大众」在销量上也必然不会有多么出彩。 不过,至少我们看到了作为大众深耕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执行者,大众安徽被大众给予了厚望。而距离与众品牌真正迎来胜利,可能还有 2 年。
16.38万起、标配四驱!领克10 EM-P能成小米SU7平替吗?
9月15日,“比亚迪e-Bus平台3.0发布暨全新客车上市”发布会在杭州举行,正式揭幕第三代电动客车技术平台,推出电动客车首个千伏平台,推动实现“电比油强”,并同步推出基于该平台打造的全新电动客车C11,加速道路客运电动化。e-Bus平台3.0发布是比亚迪在客车技术领域的又一突破......
iCAR全新超级V23首台量产车下线,将于9月21日正式上市
全球首创智能岛制造体系I²MS 造就国民高品质智能好车-宝骏华境S
广州购车补贴新政落地,埃安多款车型加码普惠全国
往小了看是一位高管能力的体现,往大了看是一家企业的战略思维。
9月15日,网上有一条宁德时代董事长兼CEO曾毓群的个人视频,公开为即将上市的广汽埃安AION RT焕新款站台助阵。他在视频中充分肯定了新车在续航能力方面的卓越表现,尤其称赞其650公里长续航,已稳居同级纯电车型第一梯队,具备显著的市场竞争力。此外,他还透露新车将为购车用户送上一......
17.98万元起 唐DM-i智驾版新车上市 内饰/续航均升级
比亚迪发布e-Bus平台3.0,推动电动客车进入千伏时代
实现全球新能源客车技术新突破
年度爆款潜质显现,曾毓群亲自点赞AION RT焕新款长续航
A0级市场鏖战,人人都想逆袭
焕新启幕 吉林恒亚比亚迪王朝网4S店华丽变身王者灵霄形象店
比亚迪发布e-Bus平台3.0,推动电动客车实现“电比油强”
“品牌铸就的护城河令人羡慕,但并非密不透风。”
技术追赶只是第一步,改变消费者认知则需要更长时间和更多努力。
比亚迪发布e-Bus平台3.0,推动电动客车实现“电比油强”
比亚迪发布e-Bus平台3.0,推动电动客车实现“电比油强”
风神L8试驾体验营,满足全家出行的大家好智混SUV
油电之争到底有多焦灼,看看这片细分市场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