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国人都羡慕的凯迪拉克在中国。”
这几天,我参加了全新XT5的上市发布会,凯迪拉克中国副总裁贺天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为什么贺天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呢?他在现场罗列出了很多海外社交平台上网友的评论,其中缘由不言而喻。
其实不只是凯迪拉克,此前国内的大众ID.3也曾被德国车主“嫉妒”,甚至“因爱生恨”到在当地发起抵制。
可能不只是美国人和德国人,或许所有外国人都在羡慕中国市场的车。
为什么让人羡慕呢?答案肯定是价格。
让德国人破防的大众ID.3,在德国的售价一度是中国的2.5倍,好一个“德国人”不骗中国人。
而凯迪拉克全新XT5也率先在中国上市,限时一口价也仅需要26.59万元起,并且内饰、底盘进行全面升级,价格已经比海外低了。作为对比,海外现款凯迪拉克XT5的售价为43895美元起(约合人民币31万元)。
而在燃油车时代,大众、凯迪拉克在中国的售价高于本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简直倒反天罡。
过去由于关税等多种原因,许多全球车在中国的售价都远高于海外市场。而现在,随着本土产业链成熟,燃油车的价格也在持续降低。比如1983年第一代桑塔纳到手约20多万元,而此时我国职工平均月工资为64.35元。而到2021年时,桑塔纳起售价只需要8.79万元了。
同样的道理还出现在新能源车型上,比如大众ID.系列。此前大众回应国内ID.3为什么降价到低于德国市场时,就曾解释道,中国市场的生产优势、供应链优势是一大原因。
同时,“价格战”也是造成不少全球车型在华价格低于海外的原因。目前中国新能源渗透率已经连续两月超过50%,以燃油车为支柱的海外品牌生存空间被极大地挤压,不得不“以价换量”,就连BBA都控制不了,比如它们虽然在7月份宣布退出价格战,但是后面扛不住,8月在终端甚至有着更高的优惠。
深度参与“价格战”也使得海外品牌的利润下滑,以至于某些车企不得不关停工厂,减产保利润,最近奥迪比利时工厂重组停工就是一个例子。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海外品牌在中国容易赚钱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那么接下去合资品牌会如何发展呢?会继续降价吗?
我觉得希望不大,从多家车企减产保利润就能看出,目前的价格已经接近它们的极限,很难再有下调的空间。
于是折中的方法出现了,我们看到很多车企的销售模式发生了变化,比如最近上市的上汽大众途岳新锐、帕萨特Pro以及凯迪拉克全新XT5、别克昂科威Plus,都直接以比指导价低很多的限时一口价开卖。
虽然限时一口价和以前新车上市几个月后的终端优惠价差不多,但是能省下斗智斗勇的砍价精力,对大家而言其实也算是一件好事。
那我们真的能以限时一口价买到车吗?上汽通用别克品牌最近一则声明显示,对于无法以“金秋限时一口价”在别克品牌授权经销商处购买到昂科威Plus的消费者,均可以通过别克客服热线进行投诉。
看来在市场压力陡增时,车企的效率和执行力都比以前好了不少。
虽然现在合资车没落,国产车销量大增,但是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不少地区正在打压中国汽车的发展。
今年10月4日,欧盟将投票决定是否对中国电动车征收45%关税,而目前法国已公开表示支持这一计划。
此外,美国正拟定新规计划全面禁止美国道路上的联网车辆使用产自中国的汽车软硬件,包括任何在中国生产并在美国销售的汽车都将被列入禁令范围。
既然在中国生产的电动车受到诸多限制,那么在海外建厂不就能解决了吗?例如比亚迪就宣布在墨西哥建厂,因为根据美墨加协议,三个成员国之间在汽车生产时达到一定标准,出口到其他成员国就可以享受较低的关税。
不过美墨加协议即将于2026年进行重审,地缘政治将极大影响协议内容,中国汽车出海又将面临新的未知数。
不过好在中国车企在东南亚地区的扩张还算顺利,特别是在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市场。
总而言之,好产品只要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总是能够热销。
外国人开始羡慕中国市场的车,已经揭示了合资车在华被自主品牌压着打的局面。那么你们觉得中国市场最后国产车能占多少市场份额呢?
虽然目前中国汽车出海暂时遇到了某些地区的不公平对待,但是这样的做法从长远来看只会阻碍当地车市的发展。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展望,未来在海外市场竞争环境趋于公平之时,华系车能与日系车、韩系车平起平坐甚至反超。
裸车不到8万起 十万级家用小型SUV 吉利ICON适合什么人群?
做法非常新势力 铂智3X上市3个月迎来第一次OTA升级
前双叉臂后多连杆,加入FSD,老车主都哭晕在厕所了。
燃油轿跑还值得买吗?来看看长安第三代UNI-V
海豹06 DM-i旅行版用接地气的售价与丰富的配置还有领先同类车的能耗数据告诉消费者,普通人也能买得起和用得起旅行车。那么TA的出现,会帮旅行车摘掉小众的帽子么?
全新定义40万级新能源MPV 的豪华标准
牛马的生活不该只有眼前的苟且,除了上下班,偶尔的放松很有必要,但价格不贵,好停好开,还能走得远,真有这样的答案吗?
长城越野炮搭载了2.4T柴油发动机+9AT,能在1500转时爆发出480牛米的最大扭矩。并有前后差速锁,和6种驾驶模式,无论是玩越野还是拉货都能轻松胜任!
乐道L90能否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而理想i8又会不会成为理想汽车纯电车型的破局之作呢?看这段时间的讨论热度应该可以,简单比比俩车已有数据,您会怎么选呢?
SP这个名字意味着F1的爆震管理、钛合金的螺丝以及更多的碳纤维件都将出现在一台与众不同的法拉利296上,马力上涨50匹、轻了60KG。更有赛车版同款空气通道和FXXK同源尾翼,为其增加20%的下压力,更多细节看视频分析!
2025年6月,中国汽车市场格局持续刷新。无论在集团销量TOP10还是品牌销量TOP10中,自主品牌表现都很优秀,占据半边江山之多。比亚迪表现亮眼,不仅以38.3万辆的集团销量蝉联榜首,其单一品牌销量更以34.3万辆的绝对优势领跑全市场,领先优势显著。
腾势与方程豹合并的猜测源于双方销量结构失衡与资源重叠。腾势2025年上半年销量7.98万辆,但D9占比75%,N7月销仅249辆;方程豹6月销量1.89万辆,但硬派越野市场天花板明显。合并可整合渠道资源(腾势400家直营店与方程豹185家)与技术优势(云辇底盘与电驱越野),形成“......
全新一代宝马3系曝光,内外设计大变样,尺寸加长,值得期待吗?
在A级纯电SUV这片竞争红海中,比亚迪方程豹品牌推出的钛3车型如同一匹强劲的黑马,4月上市,6月交付量便达到了12017台,引发市场瞩目。这款被定位为“科技潮品SUV”的新锐车型,没有依靠浮夸的营销,而是凭借比亚迪深厚的技术底蕴、极具辨识度的潮流美学以及越级的智能科技体验,获得了......
40天交付破2万,中型SUV现象级爆款,长安启源Q07的成功密码,竟是这场“公益行动”?
15万级中型SUV 性价比高于丰田汉兰达?传祺GS8买两驱够用吗?
裸车7.99万起 配置动力都不错 东风风神皓瀚买燃油还是油混?
2025年7月10日,比亚迪旗下个性化品牌方程豹携全球首款超级混动性能硬派SUV豹5亮相英国古德伍德速度节,并参与了其标志性的爬山赛。豹5凭借开创性的电驱越野技术和独特的东方设计美学,在汇聚全球顶级超跑与传奇名车的舞台上,上演了一场震撼人心的首秀,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新能源硬派SUV......
汽车座舱健康关乎日常出行品质,二代哈弗枭龙MAX在C-AHI测评中获“五星健康车”认证,以清新空气、健康防护等优势,筑牢出行健康防线。
腾势N7周销量跌至50台,猎跑SUV定位牺牲空间实用性,二排头部空间压缩15%,劝退家庭用户。尽管搭载云辇-A悬架等技术,但23.98万起售价性价比不足,被问界M7等竞品反超。此外,N7被质疑为“换壳唐EV”,品牌声量低迷。腾势需重新定义产品价值,否则高端化战略恐难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