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固态电池从概念提出到初期应用,曾经的行业普遍看好;可是最近一段时间却出现了许多唱衰固态电池的声音,并且指出了有关充电速度、使用寿命和制造成本的多个缺点,到底哪个说法正确?
相信只要持续关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汽车爱好者也能发现这种变化。近期确实出现了一些质疑或者唱衰固态电池的声音,质疑是没有问题的,任何事物都可以质疑;但是总也得有理有据,而近期有关固态电池的讨论几乎达到了反智的程度。比如读者提问里讲到的有关充电速度的话题,有些观点认为使用固态电解质不如液态电解质与电极材料的接触面积大,而且离子传输速度相对慢,所以充电速度会很慢——甚至有些文章称固态电池的充电倍率要低于0.5C。
然而事实却截然相反。
固态电解质的耐高温性能很强,是主流液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的10倍左右;所以固态电池可以承受更高的充电功率,所以充电速度就会更快。而且固态电解质反应平稳,与锂金属材料反应过程可减少副反应,充、放电效率都能得到提升。
同时固态电池还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可以达到400~500Wh/kg,这还是初期可以量产的标准。所以固态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和质量能量密度都要高得多,车辆可以更有效的轻量化,而且也能提升充电速度。
并且固态电池还有更强的低温性能和更高的安全性能。
然而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点在于固态电池的使用寿命远超过液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循环寿命可以达到15000次以上,日历寿命可以达到20年;比如三星研发的固态电池使用寿命可达20年,是丰田研发的固态电池循环1000次后还有95%的容量。而液态电解质的锂电池可以达到2000次左右的循环,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原因已经很清晰了。
简单来说就是固态电池确实具有颠覆性,不论是其使用寿命还是充电速度都可以改变产业格局。那么就自然会有一些企业担心被改变,作为普通三元锂电池或磷酸铁锂电池的既得利益者,其显然是不愿意看到被固态电池打破局面的。
毕竟固态电池在普及初期的利润空间会远不如主流的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在没有形成产业规模之前而不得不去用固态电池的话,企业又要经历一个困难的周期。
当然其中也有一些企业可能研发不出优秀的固态电池有关。
任何一项新技术在普及初期都很难创造出足够大的经济效益,固态电池也不例外;可是想要打破已经固化的产业格局又只能通过新技术来实现。因为成熟的产业格局里已经有一定量的头部企业,其掌握了巨大的市场份额和资金,具备定价权,说白了就是不算垄断是实际却有垄断能力。当初的燃油车市场就是这样,所以自主品牌才会选择所谓的“弯道超车。”也就是用新能源汽车创造出新的理念,以己之长攻彼之短。
而现在对固态电池的态度基本是一样的,可以说只是“屠龙少年成为恶龙”的典型桥段。
可是固态电池的普及应用又是避免不了的,因为液态电解质的锂电池缺点过于突出;其中最突出的缺点是液态电解质锂电池会在使用过程中生成锂枝晶,随着动力电池使用时间的不断累计,锂枝晶是有可能穿破隔膜导致锂电池热失控的,也就是存在起火自燃的隐患。而固态电池没有这个障碍,所以固态电池替代液态电解质锂电池几乎是必然的结果。
其次则是续航里程的难题。
液态电解质的锂电池低温性能普遍差,其中的磷酸铁锂电池尤其差;可是磷酸铁锂电池的制造成本最低,所以主机厂最爱讲这种电池。然而每个冬天都出现相同的续航难题,在汽车能源消耗量标识里又明确了开启暖风导致40%续航衰减之后,这个问题再不会被忽视了。
所以固态电池的普及应用是势在必行的,并且对于那些没有吃到补贴红利的车企而言,也只有通过固态电池才能够打赢这场翻身仗;拭目以待吧,固态电池的普及应用绝对不像某些车企或媒体所预测的五年甚至十年,三两年内必定会迎来转机。
曾几何时,硬派越野是国产自主品牌基本无法触及的领域。如今在中国汽车市场里自主品牌不仅有硬派越野车型,甚至在高端硬派越野车型上的销量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这点在3月份的硬派越野销量榜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上海车展闭幕:东风汽车加速构筑高质量发展新势能
吉利银河爆款频出:4月销量大涨281%,加速迈向“百万银河时代”
家用⼤六座,看完理想问界,你必须还得看一下深蓝S09,这是一台为年轻家庭打造的“家庭大六座智慧旗舰SUV”。
方程豹钛3亮相苏州车展,造型个性,续航501KM,哪款车型值得选?
激光雷达VS纯视觉辅助驾驶:阿维塔07为何比Model Y更懂中国路?
1秒钟1公里,比亚迪兆瓦闪充的巨大用电量是怎么解决的?
2025年一季度,比亚迪在全球多个汽车市场取得了显著成绩。
自熄方案不能降低车辆起火几率,灭火不是克服电车缺点的正确思路
比亚迪高端已成,谁还反对!
重庆渝大昌汽车音响改装!大众甲壳虫全车隔音降噪改装安博士蓝钻,汽车音响改装A柱尾箱倒模工艺!
可能是2025天津车展最火展台 鸿蒙智行全明星阵容亮相
五一小长假提个车?25万级家庭SUV绕不过去问界新M7
大圆柱电池的到来,会改变市场格局么?
小米SU7 Ultra该不该限制马力?
鸿蒙智行 问界M8 天津地区正式开启交付啦!
2025上海车展:新能源下半场,合资品牌正在回归!
在我刚进入汽车行业的时候,“水平对置发动机”这个词儿是个高大上的存在,因为当时全世界只有保时捷和斯巴鲁在用。这两个盛名之下的公司造的发动机,必然是数一数二的,一定是“中国人造不出来的”好东西。
4月28日,热爱100℃ 第四代博越L入画山河中国行-沈阳站活动在沈阳溪溪湖湿地公园盛大启幕。本次活动以车为媒,以景为幕,将第四代博越L的中国原创设计美学与智能科技生态展现得淋漓尽致,为未来出行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众多网络达人、专业媒体车评人齐聚一堂,沉浸式体验第四代博越L东方......
低温固态储氢技术,或将解决氢能源车安全问题,加一次跑4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