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小米汽车智能底盘,跳舞和原地掉头不在话下

小米汽车智能底盘,跳舞和原地掉头不在话下

汽车晔生活 1746浏览 2025-01-02 IP属地: 未知

雷军正式发布了小米汽车智能底盘预研技术。展示了小米全主动悬架、小米超级四电机系统、小米48V线控制动和小米48V线控转向四项核心技术。仅仅一年时间,小米汽车就发布了三代底盘技术,真正做到了量产一代、发布一代、预研一代。



小米SU7的智能底盘助力打造「50万以内最好开的轿车」;SU7 Ultra的智能底盘诞生于纽北,成就巅峰性能;智能底盘预研技术在大幅度提升乘坐舒适度和驾控极限的同时,更多地面向未来,展示了小米汽车对未来智能底盘的思考:助力实现完全自动驾驶,打通「人车家全生态」深度融合,打造全面数字化基座。


小米全主动悬架,「零颠簸、零侧倾、零俯仰」


主动悬架堪称悬架技术巅峰,是百万级豪车才会搭载的配置。小米全主动悬架每个轮端都配备功率高达4.6kW动力源和双阀CDC,这也是全主动悬架与普通的空气弹簧+CDC组合的半主动悬架的核心区别。



与半主动悬架受到路面刺激才改变的「被迫劳动」不同,小米全主动悬架化被动为主动,不依赖车辆运动和道路条件,依靠动力源单独控制每个轮子的抗力,实现对车身姿态的精确控制,让日常乘坐更舒适,极限驾控更稳健。


动力源通过快速调整力的大小和方向,过滤路面冲击。对比半主动悬架抑制侧倾、颠簸、俯仰,全主动悬架可以实现「零颠簸、零侧倾、零俯仰」;甚至能实现类似摩托车压弯时的「反向侧倾」。


小米全主动悬架还可以从超高压系统直接取电,44400N的系统举升力甚至可以举起两个SU7 Max,是实现“连续原地起跳”的基础。当然,这样的功能并非作秀,强大的举升力使车辆能轻松化解地面的强力冲击。


小米全主动悬架也接入了「人车家全生态」,实现手机控制悬架,雷军也在视频中演示了小米15控制悬架跳舞。想要顺利地跳舞,要求悬架有极高的调节幅度和速度,小米全主动悬架140mm的高度调节幅度,可以让车辆通过大幅度坎,还能实现悬架迎宾功能,仪式感十足。100倍于空气弹簧的调节速度,可以精确地过滤掉非常细碎的路面颠簸。


在智能驾驶时代,全主动悬架还能结合道路预瞄、云端数据等,实现预判并提前调整悬架,带来「魔毯悬架」的舒适体验。更能配合其他执行机构,实现流畅安全的智能驾驶体验。同时也为未来的完全自动驾驶做好了准备。


小米超级四电机系统,2054PS大马力、小体积、精准控制,多维度挑战电驱技术极限



2个全新自研前电机+2个V8s后电机,组成了全新的小米超级四电机系统。最大马力达到了惊人的2054PS,全球超过2000PS的车不超过五辆,都是千万级超跑。



小米全新研发的前电机单电机最大马力449PS,峰值扭矩380N·m,最高转速28000rpm。大马力、高转速再次验证了小米汽车对巅峰性能的不懈追求。



小米汽车的工程师们克服了在有限空间内提升功率的巨大挑战。新研发的前电机在减轻体积和重量方面做到了极致。在定子绕组方面,创新采用了X-Pin绕组,对比目前主流的H-Pin绕组方式,X-Pin绕组在焊接端进行优化,取消了直线段,降低绕组的端部高度,也带来电机整体尺寸的缩减。




此外,我们还创新设计了行星减速器,使单个减速器减重7kg,尺寸缩减50mm。同时,前双电机系统采用同轴布置,对比平行轴布置,系统尺寸进一步缩减。前轴原本只能布置一个电机,现在可以布置两个,进一步提升整车动力性能。


基于大马力、小体积的设计理念,全新研发的前电机功率密度也提升75%,高达11.89kW/kg。减小电驱的体积还能有效地提升乘坐空间。


当然,四电机不只是单纯的数量和马力的增加,关键是实现了四轮独立驱动,赋予了驾驶更多的可能性,带来无与伦比的驾驶乐趣。小米超级四电机系统的四个电机,都能实现每秒500次的扭矩控制,更安全、更稳定、更易操控,时刻保持良好的车身姿态,让普通人也有赛车手般的控车能力。


雷军展示的原地掉头、圆规掉头等场景,都是四电机独立驱动的典型应用。通过控制左右两侧轮胎以相反方向转动,就能实现以车辆中心为圆心的原地调头;通过制动锁住单个车轮,车身以该车轮为中心即可进行圆规掉头。小米超级四电机系统在实现这些功能的同时,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原地掉头的速度可以控制,想快就快,想慢就慢,展现了极高的控制能力。


此外,小米超级四电机系统还能实现连续多次原地掉头,这对电机的冷却系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超级四电机系统的定子采用双循环立体油冷技术,对比行业通用的单向油路设计,有效散热面积增加100%;转子则采用了S型油路设计,实现了转轴和铁芯的同步冷却。这套散热系统搭载在SU7 Ultra的后驱系统上,就带来了纽北测试电机最高降温超30摄氏度的惊人成绩。


原地掉头和圆规掉头在日常用车中也十分实用,在狭窄的空间或复杂的路况下更容易操控和驾驶,特别是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快速调整车辆方向,提高行驶安全性。对于新手司机来说,这些功能也可以减轻驾驶压力,让他们更加轻松地掌控车辆,提高驾驶自信心。


全球首创48V全干线控制动,响应更快,安全性能全面提升


小米智能底盘预研技术实现了底盘系统48V线控化。低压系统的电压从12V升级为48V,低压损耗降低了75%。大电压带来更大的带宽,满足智能汽车日益增长的大功率器件需求。除了底盘系统受益外,用户还能享受到更高效的冰箱、更大功率算力的芯片、更多的屏幕等,进一步打通「人车家全生态」融合。此外随着电压的升高,线束的重量也随之缩减,进一步满足轻量化需求。目前,只有特斯拉Cybertruck等纯电动车型实现了低压系统48V化,小米汽车的技术储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线控化底盘则是实现智能化和电动化融合的基础,取消机械连接采用电信号传递后,人机就能解耦,车辆可以不依赖驾驶员的操作自动执行驾驶任务。机械结构取消后,也减少了机械传递损失,同时也能减轻车重。为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基于48V线控化,小米汽车实现了两项技术突破。


首先是小米汽车全球首创的48V全干式线控制动。所谓「全干式」指的是没有液压油,使用电动卡钳,通过电机推动活塞夹紧制动盘,做到线控电传。优化整车布局,保养更省心。



线控制动系统让响应速度提升了40%,制动更迅速;拖滞力矩降低50%,让续航里程提升了10km以上。踏板脚感三级可调,随心自定义舒适、标准、运动等不同驾驶风格。安全性能全面提升,按照行业最高功能安全等级标准(ASIL-D)设计。



小米汽车首创了双活塞电子制动卡钳,它采用仿固钳设计,色彩靓丽,颇具运动感。功能上,其摩擦面积较相同设计下的单活塞扩大了50%以上,面对赛道等激烈驾驶工况,进一步降低刹车盘的温升,可以放心地在赛道上驰骋。


国内首创48V线控转向,实现无方向盘座舱布局,原生支持完全自动驾驶



48V线控转向技术实现了方向盘和车轮的解耦,方向盘和车轮之间没有机械连接,使用“线”连接,方向盘的转角与车轮转角的关系可以用软件调节,转向比范围达到5:1~15:1,兼顾了低速转弯的灵活性和高速变道的稳定性。在特定场景下,甚至可以做到打死方向盘,车轮不转动。同时,安全性方面,按照行业最高功能安全等级标准(ASIL-D)设计。


在这样的前提下,方向盘这款我们熟悉的配置,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新的突破。如果希望享受驾驶的乐趣,可以安装方向盘;想在车内玩游戏,可以换装各式各样的异形方向盘;想要完全自动驾驶,可以直接收起或拆掉方向盘。


基于线控底盘还可以实现「软件定义汽车」,同一款汽车可以拥有不同的制动脚感、不同的转向风格、不同的路感反馈、不同的悬架软硬……「开宝马,坐奔驰」一辆车就可以实现。


AI持续赋能,智能底盘终将成为全面数字化基座


智驾不只是传感器、芯片、大模型的竞争,执行层的表现决定用户体验,小米汽车从成立之初,就为原生支持完全自动驾驶、人驾也更具乐趣的智能底盘做好了持续投入的准备。


最重要的是,小米集团独有的AI能力将持续赋能底盘,全面打通「人车家全生态」,智能底盘将成为一个全面数字化基座,面向未来更前瞻的技术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变革。


十倍投入,坚持底层核心技术自研


底盘作为传统汽车三大件之一,是一辆好车的基础;在智能化时代,智能底盘与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一起,成为智能汽车的「新三大件」。


目前,小米智能底盘软硬件共申请有56件专利,37件是发明专利。智能底盘的发展才刚刚开始,本次发布的技术只是一小部分,远没到我们认定的终局。


未来,小米汽车也将在智能底盘、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电子电气架构等各领持续坚持十倍投入,用最顶级的产品和技术站到世界之巅!


下一代智能汽车已经触手可及,敬请期待!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汽车晔生活 1286粉丝    79作品 关注 随手画车图,说车带广普。一起来聊聊汽车、聊聊设计、聊聊文化、
推荐作者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