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5000台东风风行星海S7网约车在成都完成交付。当这5000台星海S7驶入这座千年蓉城的大街小巷,它们承载的不仅是城市出行的新选择,更是东风风行以全链路绿色实践向“双碳”目标递交的答卷。
这场以“星海启航·绿动蓉城”为名的交付仪式背后,是东风风行由光伏制造绿电驱动到绿色出行的全产业链减碳实践,这让行业看到了新能源汽车超越“能源替代”的深层价值——这不是简单的产品迭代,而是对汽车产业零碳未来的一次具象化勾勒。
东风风行新能源产品 让绿色体验贯穿全场景
作为此次交付的核心载体,星海S7并非简单的“光伏制造+纯电驱动”的叠加产物,而是东风风行绿色理念的集大成者。其搭载的高效电驱系统实现了续航与能耗的完美平衡,风阻系数低至0.191Cd,百公里电耗低至11.9kWh。对比同级别燃油车,星海S7单台车每年可减少约2.5吨二氧化碳排放;座舱内采用环保材料,车内气味降低到3.0级(车内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3级),从源头杜绝了传统汽车内饰的“隐形污染”,让每一次出行都成为“深呼吸”的体验;而五维超星甲电池防护技术与IP68防水等级(多尘环境中,可有效抵御沙尘、颗粒物等异物侵入,且在1.5米深水中持续侵泡30分钟以上不受损),则在安全层面为绿色出行兜底,消除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最后一丝顾虑。
让消费者乐享绿色出行体验,东风风行旗下新能源车型不只星海S7成为低碳理念的“移动载体”。风行星海V9作为中大型豪华智电头等舱MPV,依托绿电生产基础,搭载高效节能空调与轻量化车身设计,能实现最高1300km综合续航,让用户出行既舒适又环保。菱智新能源作为东风风行旗下的重要新能源车型,在“零碳电”加持下,展现出卓越的环保效能,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有效延长车辆使用寿命,成为中小企业绿色转型的实用之选。
东风风行旗下系列新能源产品,将“绿色”从一个抽象概念,拆解为可感知的场景体验。对用户而言,它们是没有异味的健康空间,对城市而言,它们是降低交通碳排放的高效工具,对整个产业链而言,它们则是“材料环保化、能源效率化、安全彻底化”的综合范本。风行这种全场景覆盖的绿色设计,比单纯的参数比拼更具行业引领的意义。
5000台交付的分量:从商业订单到城市低碳基建
5000台星海S7网约车投入成都市场,绝非一笔普通的商业订单。作为高频次使用的城市出行工具,网约车的新能源化对降低城市碳排放具有“乘数效应”。按成都日均千万级行驶里程的出行需求计算,这批星海S7每年可减少的碳排放量相当于淘汰数千辆燃油车,其环保价值堪比一座小型城市公园的生态贡献。更重要的是,它让普通市民在日常打车时就能参与低碳行动,使“绿色出行”从宣传口号转化为触手可及的生活方式。
东风风行与成都的这次“双向选择”,揭示了企业战略与城市发展的深层共鸣。成都作为国家低碳试点城市,正需要这样规模化的新能源出行解决方案;而东风风行则通过网约车这一高频场景,让其绿色理念走向社会,完成了“技术-产品-生态”的价值闭环。这种共振不仅提升了风行品牌的社会价值,更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复制的“新能源出行替代方案”。
光伏赋能生产线:从汽车制造源头刻下“零碳基因”
作为中国汽车工业“国家队”成员,东风风行的绿色转型绝非偶然。回溯其发展脉络,东风风行早于多数同行意识到,绿色转型不是成本负担,而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答题。2016年,风行就已将目光投向产业链的源头。经多年持续深耕,当前在光伏电站,通过太阳能转化的清洁电力可直接接入生产线,实现从零部件加工到整车组装的“绿电直供”。风行布局的光伏制造项目,正成为打破“新能源汽车生产高碳隐忧”的关键破局点。
在全球碳规则日趋严苛的今天,东风风行的早期布局显现出惊人的预见性。这种“从生产端就开始减碳”的思路,让新能源汽车的“绿色标签”有了更坚实的支撑——真正的零碳,应当从产品诞生的那一刻算起。
提供可复制的“减碳公式”东风风行释放央企担当
数据最具说服力,光伏制造项目年减碳达2.7万吨(相当于1800万棵树),绿电采购再减1.76万吨,2024年技术节能减碳1400吨——这套“光伏+绿电+技术革新”的组合拳,为汽车行业提供了清晰的“减碳公式”。
在双碳目标下,东风风行的光伏制造项目印证了:央企的价值不仅在于自身减碳,更在于通过技术扩散、产业链带动形成连锁反应。这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角色,正是中国实现绿色转型的制度优势所在。
从光伏板吸收的第一缕阳光,到旗下产品在城市街头留下绿色轨迹,东风风行正在用全链路实践重新定义汽车企业的“双碳”责任。5000台绿色座驾在蓉城穿梭,它们不仅是移动的交通工具,更是一个个流动的零碳符号,照见着汽车产业与城市发展共生共荣的未来。
在这场通向零碳的征程中,东风风行的下一步已清晰可见:继续扩大光伏建设,推动汽车行业形成“绿色共识”。绿电制造只是逗号,全价值链零碳才是句号。在这场关乎人类未来的转型中,东风风行站在起跑线前端,作为绿色规则的制定者与新生态的构建者,将继续书写双碳责任新答卷。
7月28日晚间,中化装备(600579.SH)发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简称“增发预案”),并于29日复牌交易。增发预案显示,中化装备拟发行股份购买装备公司持有的益阳橡机100%股权、蓝星节能持有的北化机100%股权,并向不超过35名符合条件的特定投资者发......
东风奕派亮出“未来之翼”,四大支柱剑指全球市场
乘龙卡车发布全新海报内涵某新势力品牌:安全不是空口无凭的理想
2025年7 月 29 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长安汽车)在重庆正式成立,这一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履行出资人之责的汽车央企,以全新姿态登上中国汽车产业舞台,其成立不仅是行业整合的重大举措,更预示着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竞争中的全新布局。
比亚迪元家族全球销量突破了150万辆,作为比亚迪王朝网最年轻的IP,比亚迪元家族深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远销全球116个国家和地区。
在国家大力推动汽车产业革新的浪潮中,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升级为一级央企,为中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而深蓝汽车作为新央企的新能源核心力量,正以 “智领 2030” 战略目标为指引,在技术迭代、产品力进阶、品牌形象年轻态以及智慧主动服务升级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打造良性价值......
理想i8撞8吨卡车,为啥被质疑?
这次智己LS6的超级增程纯电续航已经突破了450km,还有66度的电池包+800V超快充高压平台。
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战略发布会暨新车发布会在武汉隆重举行
7月31日下午,以“持续向上——汽车品牌的长期主义”为主题的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平行分论坛在重庆举行。来自政产学研领域的百余名代表共议中国汽车品牌建设核心路径,聚焦如何以长期主义破解“出口量全球第一、品牌溢价不足”的发展瓶颈,推动产业从规模优势向质量、品牌优势转型。
2025年7月1日,一汽丰田率先公布6月及整个上半年销售成绩;6月销售新车72209台,同比增长14%;1-6月累计销售新车377821台,同比增长16%;这是继连续两年成为正增长主流合资车企之后,一汽丰田再次创造的月度及半年增长新记录,成为当之无愧的“合资新力量”。
2025年8月1日,由山海赋、星程耀、北汽福田共同主导的“房车文旅新生态战略”发布会在北京盛大启幕。
坦克销量下滑,怎么回事?
一汽丰田7月销量68034辆,同比增长3%!
自去年成都上市以来,途岳新锐凭借7.99万元起的创新“一口价”模式、从动力总成升级到整车的无忧终身质保政策、以及“省油耐久”的全面产品力,收获市场和用户的高度认可,累计销量已超10万台!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
10万级纯电SUV神仙打架,这两款车型谁才是“实用王”?
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挂牌成立。这一个总部位于重庆,注册资本金200亿元,资产总额3087亿元,从业人数约11万人,基于长安汽车、辰致集团等117家分子公司组建的新汽车集团,正式成为一家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汽车央企。
8月1日,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战略发布会暨新车发布会在武汉隆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