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动力电池“TWh”时代,来了

动力电池“TWh”时代,来了

汽车公社 1863浏览 2025-01-15 IP属地: 未知

事情往往这样,没发生之前七嘴八舌咋咋呼呼,发生后鸦雀无声。就像2024年的动力电池行业,不像2022年咋呼的那样,波澜不惊之间,进入了TWh时代。



近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公布了2024年12月动力电池数据。产量方面,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1~12月累计产量超过1TWh,为1,096.8GWh,同比增长41.0%。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和时刻。


比较重要的装机量方面,联盟统计显示,1~12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548.4GWh,同比增长41.5%。其中,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409.0GWh,三元锂电池累计装车量139.0GWh,各占总装车量的74.6%和25.3%,大致3:1的关系。同比增长分别为56.7%和10.2%。很明显,磷酸铁锂的增速更高。


而根据1月6日韩国SNE Research发布的数据,2024年1~11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785.6GWh,同比增长26.4%,增速较2023年明显放缓。从区域来看,中国装机增速好于海外,TOP10市场份额略微下降3.5%,为89.2%。按照平均数推测,全年应该在857GWh左右。


从数据来看,真的是欣欣向荣。不过,我们还是要细致分析一下。


TWh仅仅是个起点


先说销量。1~12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销量也超过了1TWh,为1,039.5GWh,同比增长42.4%。销售率为94.78%。大致上做到了供需平衡。



其中,动力电池销量为791.3GWh,占总销量76.1%,同比增长28.4%。其他电池累计销量为248.2GWh,占总销量23.9%,同比增长118.8%。


除了国内的装机量,就是出口。1~12 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出口197.1GWh,同比增长29.2%。其中,动力电池累计出口量为133.7GWh,占总出口量的67.8%,同比增长5.0%;其他电池累计出口量为63.4GWh,占总出口量的32.2%,累计同比增长151.6%。


说到TWh时代,之前我在文章中写过,2023年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曾经感慨,“加速而来的TWh时代,创新依然是唯一的出路。”没想到,也就两年时间,行业已经跨过了这个大关。


那么,进入这个TWh时代,会有什么变化和要求呢?我觉得孚能科技董事长王瑀讲得非常到位,“GWh时代解决了动力电池的‘有没有’,TWh时代要解决动力电池的‘好不好’。”



所以,在动力电池的制造方面,1/10亿级别的缺陷率也就是PPB成为一个重要标准。行业龙头宁德时代贯彻执行替代传统工厂百万级别6∑要求的“极限制造”概念,执行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目前,全世界仅有的两座灯塔工厂都在宁德时代。去年12月,我去参观了一下,深有感触。


所谓“极限制造”,有三个要求:首先,是有极高的生产效率,平均1秒产生一个电芯,单线产能>10GWh,而目前日韩企业现行的最高水平是3~4GWh。


其次,具备极高的柔性制造,一条产线要更换品种,之前行业水平是20+天,现在是缩减到3天以内。第三,是质量控制达到PPB级别的缺陷率,也就是做到1/10亿的水平,10亿个电池单极中允许出现1~3个产品缺陷。


还有一点是2024年特别处于风口浪尖的“固态电池”。但是,折腾一年下来,就像我之前写过的多篇文章所讲过的,这个“狼”什么时候来,谁都不知道。



目前,所有所谓装车的固态电池,充其量都是半固态电池。营销炒作过分的后果是,大家最后都很尴尬。其实,固态电池2027年能够小批量量产的话,已经是非常快的了。当然,不排除AI人工智能的介入,应该能够加速固态电池的进度,这个说不好。


预测未来


对于2025年的动力电池行业,根据中信建投的预测,动力电池装机量依旧会增长。2025年乘用车和商用车的动力电池装机量全球总需求分别为1102GWh和115GWh,合计1217GWh,同比增长18.96%(加上小动力、消费和储能,为1813GWh)。


不过,中金对于同比增长的预测稍微乐观一点,中金预计,2025年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有可能达到1.8T(1800G)Wh+,同比增长幅度达到30%。


从技术路线来看,3C~4C快充电池和短刀电池会是2025年的主力产品。虽然2024年宁德时代、欣旺达、蜂巢能源等企业均推出了快充电池,充电倍率3~6C不等,但现实是,目前仅有3C电池具备一定的出货体量,4C方面实现量产并交付的,只有“宁王”的神行电池以及麒麟电池。



不过,随着年底骁遥增混电池的发布,并有差不多十家车企的多款车型搭载,加上2025年15万元级别混动车型的增量预期,2025年整体份额方面,相关数据分析的大致局面是,1~2C电池仍将占据68%左右的份额,3/4C快充电池大约30%左右,5C电池的体量大约在1.5%。


此外,虽然2025年比亚迪刀片二代(4C)会推出,中创新航供应小鹏增程车型5C电池,蔚来ET9也在规划5C,但是5C+电池的主体应用还是集中在高端车型,整体占比仍然无法快速提升。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虽然各车企和电池企业都在卖力地吆喝,但营销先行、过度传播的问题仍然存在。


而用于混动车型的短刀电池方面,蜂巢能源抢先获得成果,2024年蜂巢能源短刀电池交付量达到了27万套(截止2024年9月数据,出口量占比55%)。


从目前的布局来看,国内短刀电池企业主要以蜂巢能源和衢州极电两家为主,而国轩高科、吉利耀宁、广汽因湃等则都在布局并扩大生产。



其中,国轩高科启晨电芯(L600)目前已经完成C样验证,预计2025年可实现量产交付。吉利耀宁的金砖电池目前已经配套银河5E,广汽因湃的短刀电池已经部分配套埃安Y。总的来看,2025年,短刀电池产业化速度不慢。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主推的4680大圆柱电池,也就是46系电池,经过几年的酝酿,目前却仍然不成熟,2025年估计还是不会有太大的发展,还需要继续“如琢如磨”,改进中……


从产能分布占比来看,2025年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九家主力企业产能占比将达到80%,同比提升5%。另外,行业产能存在结构性过剩问题,关键在于,低端产能严重过剩,而高端产能仍然缺乏。


这是因为,随着技术进步,目前的单线产能可以达到6~10GWh,工厂整体规划产能大多均是20GWh以上。所以,2020年前的<4GWh的单线产能,已经无法跟上形势,需要淘汰。



2024年动力电池产能“大跃进”的局面,2025年可能会戛然而止。基于2024~2025年国内扩产增速大于需求增速,2025年产能利用率可能会降到最低点(因为,2025年刚好处于大批规划产能进入实际投产阶段,同时,2026年新增实际产能大幅减少)。


推测下来,2025年新增产能约为600GWh左右,相比2024年增长20%左右。


当然,现在的产能看起来有点溢出,但如果看看国际清洁运输理事会(ICCT)的相关预测,还是有点小巫见大巫。比如,ICCT预测,2050年,纯电动车和PHEV插混车的电池需求将达到8TWh。


不过,ICCT估计,到2030年已宣布的全球电池产能将超过需求,即使只考虑市场研究公司Benchmark Minerals Intelligence评估为“极有可能”达到预期产量的设施。


动力电池的材料方面,根据中金的预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需求为275.4万吨,供给有效产能389.1万吨。三元正极材料需求为162.3万吨,供给有效产能233.1万吨。



除了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的需求为263.2万吨,供给有效产能326.4万吨。从产能利用率都不足来看,2025年材料价格大幅涨价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汽车公社 0粉丝    566作品 关注 速度 态度 深度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