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智能化,一卷到底 | 救赎2024

智能化,一卷到底 | 救赎2024

汽车公社 1835浏览 2025-01-16 IP属地: 未知

合资品牌的主力燃油车型,在去年正以空前的速度,补完其智能化的缺环。


在整合了大疆车载智驾系统之后,去年5月途观L Pro正式上市销售。至年末12月,这款车的月销冲至26663辆,是这款车型自诞生以来,第三高的月销成绩。


2025款途岳的情况也是类似的。作为外观大改的新款,去年8月在完成智驾系统整合后,一上市销量就一路走高,并且在岁末的时候达到了18581辆的月销,成为该车型自2018年10月诞生以来,第四高的月销数据。


图|途观L Pro乃至目前合资大众品牌的智能燃油车,智驾系统均采用纯视觉方案。图为其前视的三目摄像头传感器


上汽大众2024年全年的总销量是114.8万辆,同比下滑5.51%,幅度较之2023年明显收窄。在这个合资普遍性走低的时代,这个成绩已然算是“不错”。而究其原因,除去各种营销以及让利措施外,途观L、途岳,甚至是帕萨特等上汽大众主销车型,在2024年内全面拥抱了“智能化”,显然也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这里说的智能化,实际可分为“舱”和“驾”两个部分。


途观L Pro以及新款帕萨特等,座舱基于大众集团的换代车型,人机交互界面包括新的液晶多功能仪表盘,以及15英寸的新一代车机系统。但同时又基于本土化因素更进一步,在副驾位置配备了一块娱乐屏。


图|新迈腾的座舱配置与南边的兄弟车型一致,略显杂乱,但信息界面数量上还凑合


途岳的座舱延续老款,但也和前两者一样,配备了大疆车载提供的L2级智驾系统。


这一转变,可以被认为是以实际的行动,消除了此前市场上普遍的“油车搞不定智能化”这一刻板印象。实际上不只上汽大众,其兄弟品牌一汽-大众,去年也在同样投入大量努力,推动旗下燃油产品的智能化提升。


与此同时,南北丰田、东本以及广本,以至于所有此前两年曾经在智能化层面上有所不足的车企,在过去的这个2024年间,也都在前所未有地效率,推进着旗下主力燃油车型的智能化升级。


所有这一切都在传递着一个明确的信息,无论新能源还是传统燃油车型,国内乘用车的后续竞争,“智能化”的问题正从之前几年的产品加分项,变成最基本的准入门槛。


从新能源,“卷”到智能化


上半场新能源,下半场智能化。对于最近几年国内汽车产业的变化,这句相传始于王传福的预言,可以说是非常精准了。


当时间进入2024年,虽然主机厂方面都在对无休无止且愈演愈烈的价格战抱怨良多,但现实的严峻性在于,市场在“卷”价格的同时,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智能化。简而言之,在现阶段车企推出的新产品上,智舱或者智驾至少要满足其一,才能赢得“上桌”的资格。而实际如果一款新车型能够同时两者兼顾而且做得很好,则具备了成为爆款的潜力。


仅此而言,赛力斯在2024年的经历,或者说其最近三年的历程,堪称个中典范。


图|赛力斯在最近三年内的迅速崛起,反衬出那些过度执着于“灵魂”的友商


赛力斯的前身东风小康,在2021年以前虽然不能说是中国车企中默默无名之辈,但确实是一家较为边缘化的车企。在新能源时代,以及稍后的智能化浪潮中,这样的企业原本命运可想而知。


然而依托本土强势ICT企业在汽车智能化技术方面的输血,赛力斯凭着问界系列硬是打出了翻身仗,实现企业跃迁式发展。


市场或者说车主们看重赛力斯的什么核心价值,实际就是其智能化水平。


举个例子,以当前的网络环境,车企之间雇佣水军互黑是一项基本操作,不同的品牌或者车型会有各自的段子和专用话术。而轮到赛力斯的问界,特别是其销量最佳的M7车型,便是个“小康面包车底盘”梗。


图|虽然走了取巧的办法,但鸿蒙座舱确实能做到车内屏幕数量“爆炸”的程度


该抹黑话术在网络上流传甚广,时常见诸网络平台之间粉丝和水军之间的互怼,然而对于现实中的影响却几乎没有。因为选择问界M7的车主们,实际是冲着鸿蒙座舱以及乾崑智驾系统而来的。至于这车出身是不是“面包车”,用笔者认识的一位车主的话来说就是,“开起来还行吧,有什么关系吗?”


通过智能化技术研发和不断上车实现市场突破的,长安深蓝也是其中的典型。


早在2018年,长安就通过与腾讯合资的方式成立梧桐车联,并以此为路径自主开发智能座舱系统。而在智驾领域,2024年3月长安深蓝正式宣布加入华为Huawei Inside,即HI模式。


其成果便是,在竞争更加激烈的2024年,长安深蓝不但坚守住了前两年辛苦取得的阵地,甚至逆势一步一步拓展自己的市场份额。


图|在智能座舱设计的驾驶者信息界面方面,深蓝S05采取了取消仪表盘以HUD完全取代的高度激进化策略。不过,犹鱼整体表现良好,并未给驾驶者带来不便,反而体现出了极高的科技感


特别是去年的9月和10月,随着新的B级轿车深蓝L07,以及紧凑型SUV深蓝S05的上市,全品牌月销从原本的一万出头,迅速突破两万,并在12月达到27382辆规模,已经俨然从前年、大前年的“新秀”造型,升格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


在这里,笔者只能简单列举两个品牌,因为把国内的自主品牌如吉利旗下的银河、极氪,比亚迪与方程豹、仰望等等,乃至于新势力各家都简略提一下概率,那么仅仅这一段就能破五千字规模。而实际上,在去年一年里,所有有志于今年乃至以后继续留在牌桌上的主机厂、品牌,都已经充分贯彻了如上的打“下半场”的基本原则。


毫无疑问,跨不过这道坎者,下场就是被淘汰出局。而幸存下来的,无论是当前销量榜top级的存在,还是勉力维持者,都将有机会分享那些通过淘汰所释放出的市场,以及……目前遭到集中挤压的,属于合资品牌的份额。


合资品牌补课完毕


当合资的时代已经无可避免花落去的时候,其掌握的市场份额也成了“失其鹿”般的存在,被越来越强的各方对手们觊觎。


国内的合资品牌,无论其在2023年甚至更早的时候表现得多么迟钝或者说麻木,在经历了去年的市场行情后,基本可以算是认清了现实。


图|对合资品牌而言,2024年堪称艰辛,但2025年恐怕更加艰难


站在去年初的时间节点上,实际各品牌的年度目标已经非常务实,均围绕着如何守住当前份额或者说销量展开。而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可以出的招也无非两个——改进现有产品以适应当前市场,同时开发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品。


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品,无非是适应当前新能源趋势,同时在智能化方面有着极高水准的全新车型。


但这却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时间。


部分品牌,比如南北大众的本地团队,在研发乃至设计领域,也是具备较强实力的。但基于现有平台开发本地化车型是一码事,自整车平台开始从零开发甚至是依托外国和资方较优秀的现有平台深度修改,则是另一回事。而后者绝非以一年为周期的时间段内,可以实现的目标。



以南北大众来说,目前其各自都有新一代智能混动车型的开发计划。但无论上汽大众还是一汽-大众,新产品能否按照预定计划上市,至少需要等到2026年初才能知晓。


合资品牌应该如何跨过2025年乃至2026年新车上市前的空白期?答案便是,正如本文开篇说的那样,改进现有产品,是指起码能跟上当前市场基本需求。


比如南北大众,对于自己所掌握的,比如智舱系统,可以进行本地化升级改造。而短期内无法掌握的部分,指的是智驾,寻找本地供应商显然是最优解。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南北大众选择国内智驾“地大华魔”四巨头中的大疆车载,实际是基于多种现实问题权衡的结果。其实质是该公司提供的方案足够“轻”,对于平台的要求也非常地低。


图|MQB evo


无论途观L Pro、新款帕萨特,乃至新迈腾,均依托大众集团的MQB evo平台,号称是MQB平台在底层电气控制方面的重大升级版。但无论怎么进行重大升级,诞生于2012年的MQB本身毕竟已经有点年头。


改进工作虽然在原基础上添加多路CAN-FD总线,增设了控制模块和控制接口的数量,但其与国内友商那一堆最新开发的智能化平台仍有差距,适配高阶智驾解决方案的技术难度和风险都太高了点。


当然无奈归无奈,大疆车载的方案却胜在成本低与整合周期短。实际上,在现阶段L2也基本够用了,毕竟当前国内的法律和法规也都未允许企业开通L3乃至以上等级智驾服务。


而相比于南北大众以燃油平台整合低成本L2智驾系统,以最短周期最低成本解决有没有问题的策略,丰田合资品牌的策略则相对要“重”上许多。


根据去年末广州车展的消息,无论广汽丰田计划推出的铂智3X,抑或是一汽丰田的bZ3C,两丰在智驾方案上也同样围绕“地大华魔”四巨头展开,只不过其选择的是Momenta。


图|bZ3C外观颇具“智能化”的气息,然而其仍旧基于e-TNGA架构(下),而铂智3X也是同样的



Momenta带给两丰的方案,标准定得很高,都将运用到目前流行的“端到端”大模型,宣称可以实现了感知和规划的整合一体,能够不依赖高清地图进行“类人驾驶”。


而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赶在去年末尾,9月和12月,推出了配备Honda SENSING 360+系统的雅阁以及英仕派改款。根据本田的说法,其同样能满足L2级别驾驶辅助功能。另外本田计划在新品牌“烨”之上,则搭载华为提供智能驾驶系统,并与Honda SENSING 360+系统并行应用。


至于日产,虽然号称L2级的ProPILOT系统早在2022年就已经在当年的天籁改款上实装。虽然外界对该系统评价也相对一般,但赶在去年3月份,东风日产将其配备上了最新的中大型旗舰SUV探陆之上。


图|相比于丰田新车型采用大尺寸中控以及新的液晶仪表配置的措施,本田无论新款英仕派还是新款雅阁,相对要保守许多


当然,上面说的主要是智驾系统。实际在智能座舱方面,两田和日产在国内市场也是竭尽其所能的。尽管不能指望在流畅好用和OS逻辑上,德系、日系的产品能够比肩升级最新版HarmonyOS、HyperOS的鸿蒙座舱以及小米智能座舱,但该领域的技术壁垒远低于智驾,先做个硬件架子出来再慢慢适配和优化软件,显然也不是什么大的问题。


所以总算在2024年结束的时候,合资品牌在旗舰车型上能够彻底告别指针式仪表、分割式液晶屏,并且有了配备大尺寸液晶屏幕的中控车机系统了……



很多人将中国汽车市场的“卷”,片面化为车企的价格战,但实际上车企最近几年的竞争,是全方位全领域的。其中也包括对新功能、配置以及各种新概念上,每年水涨船高的要求。


无论车企还是消费者,尽管人人都认同“搞产品不是简单的功能堆砌”这句话,但具体到多数人选购汽车的时候,既要又要还要正日渐成为常态。


图|大众新的车载OS,导航采用了AR增强模式


在2024年,智能化——或者分开来说是智舱还有智驾两个方面,都已成为了这个市场上所有主流产品的基本配置。那么,2025年,又会有什么新的改变呢?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汽车公社 0粉丝    214作品 关注 速度 态度 深度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