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新车型,把全尺寸的备胎换成了非全尺寸的备胎,甚至有很多车型都取消掉了备胎,还美其名曰说是为了节能环保,那么取消掉这个备胎是不是真的为了让我们能够节省那一点油呢?这是前几天有位朋友去4S店看车,相中了一款车型,但是销售人员告诉他没有备胎,这位粉丝朋友就比较纳闷,车子不是都有备胎吗?为什么这辆车就没有呢?
4S店的销售是这样跟他解释的,现在有很多新车都已经取消备胎了,为什么要取消呢?首先第一个,一个备胎最起码要五六十斤,这五六十斤的重量整天拉在车上,整天到处跑,不就是会增加油耗吗?现在油价那么贵,厂家取消备胎,就是为了节能减排,让车主省点油钱,为车主着想。另外一点就是真的给你装上一个备胎,基本上也用不到,现在基本上都在市区开车,而且如果说轮胎真的没气了,直接打dian话叫救援就可以,哪怕是真的有特殊情况需要更换备胎,一般人也换不了,非专业人士都很难搞定,特别是对于一些女性朋友来说,所以厂家直接取消掉了备胎。
但是这种说法,在兔兔看来完全就是谬论,备胎怎么可能没用呢?假如轮胎在路上不小心扎了,第二天用车的时候发现车子没气了,就只能打dian话叫救援吗?当然,打dian话叫救援也可以,但是这笔费用谁来替我们支出?还是得自己掏钱。再说换备胎有那么难吗?尽管全尺寸的备胎是要重一些,但是大多数车子的备胎都是非全尺寸的备胎,重又能有多重呢?几十斤的重量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不管是男性朋友还是女性朋友,应该都是可以搬得动的。
而且换备胎如果螺丝拧不动,不会用脚吗,整个人的重量站上去,我就不信这个螺丝拧不下来,再说了还有千斤顶这个东西,又不用我们自己抬车。相信对于有过更换备胎经验的朋友来说都知道,更换备胎其实并不算什么高难度大体力的操作,一些比较熟练的朋友,有可能十分钟就能完成更换备胎。
所以不管车企说出花来,取消备胎这种操作归根结底就是车企为了节省成本而已,说什么节能减排都是假的,就算备胎放在车上平时用不到,但是用不到归用不到,这也是一种保险。当我们真的用到备胎的时候,就知道它的可贵之处了。就好比我们大家每年都需要买的车险,谁买了车险之后隔三差五的就出险啊,但是如果真的出了事,没有保险也是压根不行的。
不管别人的看法,反正兔兔个人觉得,要是我自己买车的话,没有备胎我是一定不会考虑的,毕竟这个东西平时用不到最好,谁也不希望自己整天没事就换备胎,但是万一遇到紧急情况,有一个备胎就能够解决我的后顾之忧。平时在市区里面用车还好说,找个救援,甚至给保险公司打个dian话,保险公司还有免费的救援。但是万一开车出远门呢?万一开车到了比较偏僻的地方,然后轮胎被扎又没气了呢?这种情况下甚至我们打了救援dian话,救援来到之后一看我们的车子连备胎都没有,他们总不能提前就给你带好备胎来吧。
所以说取消备胎这番操作,兔兔个人观点还是不赞同的,不知道大家对于这个问题是怎么看待的呢?你认为厂家取消备胎是不是真的是为车主考虑呢?欢迎留言探讨。
比亚迪再次放出大招,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油耗,迎来全面升级!最直观的变化是油耗再次突破天花板。通过OTA空中升级,亏电状态下百公里油耗从2.9升降到2.6升,别小看这0.3升的差距,配合满油满电状态,综合续航直接从2100公里飙升到2300公里以上,相当于从北京开到广州中途完全不......
在BYD CLUB车主杯摄影大赛相遇:我有照片,也有故事
深蓝S09满载热爱护航村超 一场新央企与国民热爱的双向奔赴
027是武汉的区号,也是老朋友的暗号#武汉#烧烤#夜宵#东风本田#027纯电联盟#东风本田S7#猎光#灵悉L
为了回馈超150万车主的信赖和支持,比亚迪超万名工程师死磕插混技术,进化后每百公里能再省0.3升油,算下来全程能省6.3升,可以说车主每个月都能够省下一笔不小的开支,这才是真正的技术进阶让用户出行更省!
8月5日下午,广西北海铁山港服务区内上演惊险一幕:一辆缓慢行驶的比亚迪宋PLUS EV在雷暴天气中连续三次遭遇闪电直击,强电流在车顶形成明显放电现象,据了解车内女性驾驶员全程未受伤害,并已按原计划继续广西旅程。
如果商家不欺瞒且明码标价:泡水车能不能买?
会车不关远光灯致对向车辆撞死行人,法院判决:远光灯司机也要赔
开迪子的朋友们注意啦!比亚迪又搞了个特别有意思的活动——BYD CLUB车主杯 · 2025摄影大赛,主题为“我的视界,我的世界”。
民航技术正推动汽车行业革新。飞机自动驾驶逻辑转化为汽车ADAS系统,如防碰撞预警借鉴TCAS技术;HUD抬头显示从驾驶舱移植到挡风玻璃,提升行车安全;轻量化材料如碳纤维被用于车身减重,提高能效。这些技术下放模糊了航空与汽车的界限,推动地面交通智能化发展。
今天开抢!别克“88生活节”年内最大力度购车金领取指南→
2025年车市已经进入下半场,各大车企为了抢占市场,便纷纷加大优惠力度。而8月作为车市淡季,国内SUV市场也迎来了新一轮的降价潮,不管是豪华、合资品牌,还是国产自主品牌,都纷纷加入到了“价格战”,部分车型最大降幅高达45%,售价也是直降30万元以上,创下了近几年的新纪录。
百年奥迪 以科技续写四环传奇 一汽奥迪技术周暨Q6L e-tron家族、A5L上市发布会盛大启幕
驾驶证“终身免检”新政策实施后,引发70岁以上高龄驾驶者驾照年检的议论,银发经济大背景下,如何看待高龄驾驶者?
华为乾崑赋能百年德系智驾新征程:一汽奥迪开启“油电同智”时代
关于汽车油箱:8个有趣的冷知识,说不定哪天就能用到!
宝马iX3正常行驶中侧面气囊爆开,检测结果为:并排客车爆胎导致
不是我吹,比亚迪车主是真的幸福!技术进阶让用户出行更省
BYD CLUB车主杯摄影大赛,用镜头接住普通人的生活向往
小米汽车推出169元“车规级磁吸纸巾盒”,宣称耐高温125℃,引发网友调侃。车规级本用于电子元件安全认证,而纸巾盒无需此类标准,被质疑为溢价噱头。更讽刺的是,小米车机芯片却采用消费级骁龙8 Gen3,暴露“配件高标准、核心低配”的双标操作。事件反映消费者对伪创新的反感,警示企业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