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网上各种“年度十佳XX车型”相比,这次盘点的关键词是“失意”,怎么看似乎都不太友好。
注意了,“失意”并不代表“失败”,被盘点的车型其实产品力都不差,有的在定位上独辟蹊径,有的采用了超前的新技术,有的还配有强势的营销助攻,在舆论上曾被寄予厚望。
可惜,无一例外地,这些车型的市场表现一直都不及预期。
而我们这次盘点的目的不是要挖苦或嘲讽,而是要在它们身上找出“失意”的原因,是产品定位与用户需求不符?还是高估了某细分领域的潜力?抑或是,违背了某些市场定律?
总之,在车型过剩,需求多变,且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的市场里,这些车型身上总有值得全行业反思的东西。
01,理想MEGA——设计不背锅,要怪就怪定位
2024年全年销量(3-12月):10,798辆
首款车型是理想MEGA,原因很简单,它前期的市场预期以及上市后的市场表现实在太符合“失意”这个主题了。
以往很多人将MEGA的失败归咎于其设计,以及由设计引起的各种舆论抹黑,如今看来,这只是少部分人的偏见,随着时间推移,已有越来越多人接受并认可其超前的设计。
而它之所以“失意”,本质上还是产品定位的问题。
在MEGA出现之前,纯电车型在MPV市场已经不怎么吃香,市场已逐渐让插混车型主导,而MEGA进入的是受众面更窄的“50万级高端纯电MPV”市场,相当于在干涸的鱼塘里捞鱼,无论在产品和营销上再怎么用力,也很难改变市场现实。
其实不仅是MEGA,现今市面上的高端纯电MPV可以说没有一款卖得好的,极氪009算是其中最拔尖的一款,去年最好的月销成绩也仅为4000辆出头。目前看来,采用混动动力(含HEV和PHEV),且主力车型价格在35万左右的车型才是MPV市场的“版本答案”。
市场趋势就摆在这里,与市场较劲的,无论自身实力再强,大概也只剩死路一条。
02,极石01——Buff叠满仍飞不起来
2024年全年销量:4,827辆
这款车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提起了,但在它面世之初可是话题满满。同时具备“增程动力”、“方盒子设计”、“六/七座布局”、“沙发+彩电”等属性,被誉为“能越野的理想”,标准续航版上市后起售价下探到30万以下,各种Buff叠加起来,理论上应该能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可是,从去年的情况来看,极石01的市场表现相当不乐观,除了12月达到了1,268辆的历史新高(全球销量,国内销量销量仍不到1千)之外,其余月份的销量都停留在三位数水平,是增程SUV这个热门品类里的冷门产品。更可悲的是,它的市场关注度极低,舆论场上几乎没有它的声音出现——无论正面还是负面都没有。
极石01的境况也反映出当下汽车市场竞争之激烈,光是产品概念好还不够,品牌形象、用户认知、营销传播等软实力也得跟上,否则风再大也很难飞起来。
03,宝马i3——销量不错,但已被终端价格“绑架”
2024年全年销量:47,833辆
在三大传统豪华品牌中,宝马是,新能源车卖得相对较好的一家,其中宝马i3是绝对的销量扛把子。
去年全年销量超过4.7万辆,月均销量约4千辆,虽然说不上爆款,但已经比不少新势力同级车型要优秀,例如蔚来ET5(轿车版)去年销量约2.6万,小鹏P7(非P7+)也只有约1.5万辆。
那为何还说它“失意”呢?一个重要原因是,宝马i3的销量已被其终端价格“绑架”了。去年上半年,宝马对价格战还是十分积极且大胆,“17万的宝马i3”这话题屡上热搜,其销量也随之上涨。
去年7月,宝马突然宣布退出价格战,i3的销量立马往下掉——从6月份的接近7千辆下降到8月份2千辆出头。9月份,宝马又回归价格战,多款车型大幅降价,宝马i3又降到了20万以内,销量得以回暖。
可见,宝马i3的销量完全是依靠终端优惠维持的,而这也是几乎所有传统豪华品牌新能源车所面对的境况。
04,大众ID.7 VIZZION——All in纯电多年,就给我看这?
2024年全年销量:7,302辆
这是大众ID.系列的最新车型,也是整个系列中唯一一款三厢轿车,光从账面参数来看,ID.7VIZZION(下简称ID.7)可以说是整个ID.系列中规格最高的一款,其4956mm的车长比中大型SUV ID.6还要长, 配备了系列容量最大的84.8度三元锂电池,而642km的续航(CLTC)是也是ID.系列里最长的。
作为一款中大型轿车,ID.7得肩负起走量和拔高品牌形象的双重任务,但这两个任务都完成得很不理想,近半年的月销量都是三位数水平,在市场上毫无存在感。
ID.7的失意,首先绕不开的是定价问题。经过近几年的市场验证,市场对大众ID.系列的接受范围就定在10-16万元区间,ID.3和ID.4家族之所以热销正因为其终端价格落在这一区间,而ID.7官方起售价就超过22万,优惠后终端起售价也超过了19万,相近价格里已有不少实力出众的中国品牌车型可选。
比定价更严重的品牌价值的问题。
大众ID.系列发展了这么多年,旗下车型的卖点还是与其燃油车一样,都是主打“过硬的工艺”、“厚实的底盘”、“可靠的品质”……除此之外,并没有传递出新能源时代该有的新标签,设计、驾控、空间、智能化等方面都是乏善可陈。
简单来说,大众ID.并没有给用户带来新的价值,这难免会引起市场的质疑:大众All in纯电、All in中国这么多年,究竟All in了什么?难道只是将发动机改为电机?
05,宝骏悦也——只停留于幻想中的“小型纯电越野”
2024年全年销量:15,690辆(悦也9,428辆、悦也PLUS 6,262辆)
面世之初,宝骏悦也从未担心过话题和流量。凭借独特的设计和定位,它开辟了“小型纯电越野”这一新领域,同时具备了小型纯电的便利性以及“方盒子”的功能性,而且还有较强的“潮玩”特性,产品理念十分符合消费升级趋势。
但从实际的产品体验来看,宝骏悦也似乎哪哪都不沾边。它的最小离地间隙仅为150mm,比许多家用SUV都要低,接近角和离去角分别为26°和34°,还不如五菱宏光MINIEV,而且只有单电机版本,最大功率仅50kW,这些参数都决定了它不可能成为一款真正的越野车。
即便作为一辆小型纯电,悦也在续航、实用性和性价比方面都不占优势。其三门版续航里程为303km,四门五座版(悦也Plus)也仅为401km,这两个版本的起售价分别为7.98万和9.38万,而此时市场上已出现了像比亚迪海鸥、东风纳米01等续航更长、实用性更好,且性价比更突出的车型。
既不能越野,也不具备性价比,本质上只是个“样子货”,面对小型纯电市场残酷的淘汰赛,宝骏悦也难免成为昙花一现的存在。
当然了,悦也的失败并不能说明“纯电越野小车”就是死路一条,正如我们所见,目前仍有部分厂家在这条赛道上探索。但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任何产品的创新,都必须建立在尊重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并且得有好技术和好体验作为支撑,否则再超前的概念都将是徒劳无功。(文|超人)
这次我们驾驶大众家族尺寸最大的SUV——全新揽境穿越了青海高原,从海拔1500米到海拔4000米以上,搭载了第五代EA888的揽境依旧从容不迫,除此之外,它还有更多的惊喜,让我们一起打开视频了解更多。
特斯拉Model Y L六座版加长15 cm却溜背,第三排鸡肋,被群嘲硬拉皮、空间差、配置毛坯,还敢卖40万,这车还会有人买?
列位看官,今日且说这风云A9L,实力表现如何?
全尺寸SUV(如Model YL、理想i8)以空间、通过性优势抢占市场,D级轿车销量持续萎缩。电动化转型中,SUV电池布局更优,轿车结构受限。奥迪A8L、宝马7系等经典车型或因市场需求变化退出历史舞台。
理想MEGA 6月交付量破2000台,销量大增。凭借改款红利、零重力座椅等亮点吸引高端用户,但长期发展仍需看市场接受度。
20万级混动方盒子!深蓝G318和捷途山海T2,选谁?
#宝骏云海2026款# #好看好开好自在#
我们今天要聊的这款品牌可以说是F1的王者,是引领了一代F1王朝的,没错它就是莲花跑车。而我们身后的这款车型可以说是莲花跑车中最为奢华的一款超跑,没有之一,没错它就是价值2688万的纯电超跑EVIJA。
问界新M5 Ultra登陆荒野行动,“陆地小坦克”实力开秀!
说到最近让我期待的新能源轿车,荣威即将要发布的荣威M7 DMH应该排在第一。虽然目前信息还不多,但是我这人买车是非常看颜值的,而荣威M7 DMH目前就颜值来看,应该是市面上少有把高端典雅和未来时尚很好融合的车型。
岚图FREE+爆单!门店紧急招人,物流24小时规模化发运
如果说现在国人买车需求的基本盘是什么,那绝对是一个空间和它的价位,空间够大绝对是硬道理。那我觉得这台东风eπ008,绝对是这个价位下最适合家用,或者说最适合奶爸的车型。
smart灵动出奇,空降郑州,呼唤密友清爽一夏
越野老炮玩新能源 全系标配后桥差速锁 BJ40增程长春车展亮相
在经过这样一个“魔幻”的上半年后,车企也将铆足劲,加速推动新车发布。
本期我们来体验下荣威M7 DMH,这是荣威旗下一个新的产品序列,它是由前劳斯莱斯设计总监操刀设计的,细节表现如何呢
风云A9L以其越级的豪华体验和全面的性能提升,正逐渐改变着豪华轿车市场的格局。它不仅为用户带来了高性价比的选择,更向传统豪华品牌“56E”发起了有力的挑战,成为了新能源豪华轿车领域的一颗璀璨新星。
终端不到10万元?探店大众ID.3:比欧洲人更幸福
岚图FREE+车机界面误显示阿维塔方向盘图案,系华为鸿蒙座舱代码复用未彻底替换资源所致。事件暴露智能汽车供应链协同风险,用户调侃“夺舍”加剧舆情危机。行业警示:车企需严格审核共享技术方案,避免细节疏漏影响用户体验与品牌信任。
为人民造越野,BJ40燃油焕新价12.69万元起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