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返程进入高峰期,高速公路有两个有趣的场景:路上依然会堵车,服务区还在排队充电。
堵车并不奇怪,大量汽车集中涌入高速公路必定超出部分路段的承载能力;其中又难免有一些驾驶技术不够娴熟的新手司机在低速驾车,“幽灵堵车”还是会出现的。但是服务区依然在排队充电总显得有些奇怪,至少排队的程度应该有所缓解才对;可是就笔者经过的部分服务区来看,程度并没有想象中的大幅缓解。
可是支持800V高压超充的电动汽车越来越多,为何没有起到有效缩短充电时间的作用呢?
咱们今天就来讲一讲这个话题。
800V高压超充平台听起来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毕竟大部分电动汽车还在用400V平台架构。采用800V平台的电动汽车可以达到4C~5C的充电标准,这是充电倍率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充电功率是电池组容量的四到五倍。那么一台电池组容量为80kWh的电动汽车,5C充电倍率即可达到400kW的高水平!其概念是最大充电电流可以达到200A,如果能一直按照5C标准充电即可做到每小时充电400kWh(千瓦时),也就是每小时充电400度的高水平。
反之,充满容量仅为80kWh的电池组也就只需要五分之一小时——理论上只要12分钟。
然而这并不可能!因为充电功率并不是恒定的。并且考虑到电池充电过程中会产生热能,电池组散热能力和避免电池热失控等因素;实际上的电池往往只能在10%至80%或20%至80%的范围内实现超高压充电。
采用800V高压超充平台的电动汽车也不例外。
所以这些车大都只能做到从SOC 10%或20%开始充至80%仅要15分钟或20分钟,从零开始充电并充至100%的话——在低于启动标准且超过80%之后的充电功率都要低一些。尤其是超过80%之后会转为恒压充电,充电功率会大幅下降!即便最高充电功率可以达到400kW甚至500kW,而超过80%之后的充电功率可能只有20kW到40kW左右。
所以即便是支持800V高压超充技术的电动汽车,其实际充满电的时间还是要40~50分钟左右,再快也往往会超过半小时——注意重点:这是理论数值而非真实数值。
想要达到第一节计算得出的标准,前提必须是有对应的高压充电桩。
可是第三方充电桩往往达不到上述标准,常见标准为:
120kW,200~750V,0~160A150kW,200~750V,0~200A180kW,200~750V,0~240A这是第三方直流充电桩的大致标准,并且至少有两个充电枪,也是以配备两个充电枪的标准为主;如果两个充电枪一起给车辆充电的话,充电功率只会更低。
客观事实就是这样,就算车辆配备了800V高压超充技术;可是高速公路第三方经营的充电站没有高压超充桩;最大充电电流不过200A左右,充电功率能达到150kW上下就算很好。那么面对这样的充电桩,支持800V超充技术的电动汽车实际没有技术的用武之地——除非有品牌自营的充电站。但是有了这样的充电站又往往不需要排队了,省下了排队的时间,两类充电标准悬殊那十几分钟也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所以才有一些品牌的车辆将重心放在充电站的建造而非充电功率的提升上。
结语:
支持800V高压超充技术的车辆需要有自营充电站,否则很难体现出技术优越性。可是自建充电站的汽车厂商并不多,能完全覆盖高速公路的还没有。而且有些新能源车企卖出了不少车,可是一根充电桩都没有建造。所以高速公路在出行高峰期阶段必定会出现排队充电的情况,其补能时效性是不可能超过燃油车的。
电动汽车车主尽量不要在出行高峰期走高速公路。
想要避免充电排队的话,就近驶出高速公路;每个城市的高速公路沿线道路基本都有充电站,走下路去充电很有可能节省一部分时间,而且还能让司乘人员好好休息一下。
如今,中国车企不仅在销售业绩上实现高速增长,财务状况也不断改善,呈现出比海外头部车企更为健康的状态,那些给比亚迪等中国车企扣上“高负债”、“高风险”帽子的舆论,显然是无中生有、居心叵测。
2025年1月新势力车企销量数据出炉,竞争依旧激烈。鸿蒙智行交付34,987辆表现强劲;小鹏交付30,350辆跃居第二;理想交付29,927辆首次同比下滑;零跑、深蓝、小米等也各有表现。整体来看,全榜品牌环比均下滑,蔚来、极氪下滑明显,小鹏最不明显,接着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情况。......
第三方机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汽车市场呈现显著分化趋势。
25年国内电车内卷!谁能“干掉”特斯拉?
用数据说话
长安汽车“北斗天枢2.0”计划发布 共启AI智驾全民普及时代
中国智驾合伙人/共启智驾元年 长安发布“北斗天枢2.0”计划
比亚迪智驾确实让出行更便利了,无论是高速上的紧急避让,还是极限停车的流畅操作,比亚迪都展现出了超乎想象的安全性和智能化。这种真实场景下的技术表现,让我深刻理解了“安全才是最大的豪华”这句话的含义。如果你还没体验过比亚迪的智驾,建议去试驾一下,绝对会刷新你的认知。#比亚迪智驾的救驾......
易车公布的全球汽车品牌销量TOP10榜单中,比亚迪在8月、11月,均斩获了第2名的佳绩。
长安汽车发布北斗天枢2.0,深蓝S09亮相、多款智驾版车型上市
新能源汽车领军者实力绽放,比亚迪2024年勇夺销量三冠王
在AI等技术的发展和赋能下,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
当四家自主车企以新能源反攻进入行业前列,齐刷刷拉开的智能化大战,又会带来怎么样的格局之变?
赢了,功成名就;输了,万丈深渊……
比亚迪2024全球销量三冠王:中国智造领跑新能源赛道
2月9日晚,中国汽车行业迎来了一则重磅消息:东风汽车与长安汽车同时发布公告,宣布双方的间接控股股东正在筹划重组事项。
一路长安 解密如何为你炼就一台好车
预售先享价8.98万元起 吉利银河L6 EM-i 于2月12日上市
从一些车主的分享来看,比亚迪智驾确实让出行更便利了,“天神之眼”证明了“有路就能开,有路就好”。2025年诸多车企都在发力智驾,消费者买车时除了关注配置、续航外,还要关注这台车是否有智驾,智驾水平如何。
特斯拉MODEL Y焕新!小米YU7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