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起死回生的威马,能否让人信得过?

起死回生的威马,能否让人信得过?

智电汽车 2344浏览 2025-02-08 IP属地: 未知


在娱乐圈内,“塌房”后的明星,即便是复出也很难再获得大量粉丝的支持,最终的结局还是“凉凉”。


所以,即便威马汽车曾跻身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算得上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明星企业”,但想要起死回生或许也没那么容易。

一方面,近些年突然宣布破产的车企不在少数,另一方面,威马自己给自己挖的坑有点大。截至2024年初,威马经审计负债高达203.67亿元,资产估值仅41亿元,车主因车机系统停摆沦为“数字弃民”。


而在威马宣布与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签订重整投资协议后,立马计划2025年复产并设定2029年销量破百万、估值超1500亿元的宏大目标,这很难不让人相信,威马在“画饼”,包括此次入局的背后资本同样存在很大的风险。

深圳翔飞虽名义上由黄晶控股,但其关联企业深圳凤宇、深圳卓凯与宝能汽车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宝能高管张晓担任深圳凤宇投资企业的法人,黄晶控股的另一家公司亦参股宝能旗下昆山宝能汽车。市场普遍认为,宝能借壳深圳翔飞参与威马重组,意图通过整合威马的工厂、资质资源,挽救自身因观致停产、土地收回而濒危的新能源业务。


然而宝能自身也深陷债务泥潭,2024年深圳土地被收回、观致停产后,其造车能力备受质疑。而威马重整计划需至少100亿元后续投资,这对资金链紧张的宝能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


但实际上,钱并不是最大的问题,对于一家企业而言,想要走得长远,关键是得有“造血能力”,所以威马能否重生,关键在于消费者是否愿意为其“二次创业”买单。威马破产导致的售后瘫痪、二手车残值大跌严重损害了品牌信誉,复产后的威马无法解决车主历史遗留问题,其“焕新”将难以获得市场共情。

而且当前新能源市场格局更令威马前景蒙阴。2025年的中国车市已进入“超内卷”阶段:比亚迪年销超400万辆,吉利、长安等传统车企加速电动化转型,小米、华为等科技巨头以生态优势抢占份额。


即便是曾与威马同期的新势力,如零跑,也通过增程技术、成本控制实现盈利,而威马仍坚持纯电路线,且计划两年内仅推出1-2款新车,产品节奏明显滞后。而且当前智能驾驶、800V高压平台、CTC电池技术已成主流,但威马现有技术储备仍停留在2022年水平,追赶需巨额研发投入,这与“降本求生”的重组目标形成矛盾。

即便获得100亿元注资,在研发、生产、营销的全链条投入中,这笔资金仅够支撑2-3年,而威马预计到2027年才能形成60万辆年销规模,期间任何市场波动都可能引发二次崩塌。更严峻的是,海外市场对中国电动车的贸易壁垒加剧,威马规划的“2029年百万销量中海外占比”恐难兑现。


写在最后:


威马的“复活”更像一场资本驱动的豪赌,而非产业逻辑的自然延伸。其短期或可依靠存量资产实现复产,但长期生存概率渺茫,毕竟对于消费者而言,在行业洗牌加速的当下,选择威马无异于一场风险极高的冒险,因为车企可以破产重组,车主的用车权益却无法“重整”。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智电汽车 2.3万粉丝    8911作品 关注 汽车科技自媒体
推荐作者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