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这个重资产行业,投资与研发需要大量资金,这使得车企普遍背负较高债务。通过分析 2023 年数据,能更清晰地了解国内外主流车企的负债状况。
从总负债来看,全球主流车企负债普遍较高。大众集团营收 2.5 万亿元,总负债达 3.2 万亿元;丰田营收 2.1 万亿元,总负债 2.6 万亿元;通用汽车营收 1.24 万亿元,总负债 1.48 万亿元,均呈现总负债高于营收的情况。相比之下,国内车企总负债相对较低,如上汽集团营收 7447 亿元,总负债 6637 亿元;比亚迪营收 6023 亿元,总负债 5291 亿元;吉利控股营收 4981 亿元,总负债 4517 亿元。
有息负债能反映企业真实负债水平。全球主流车企有息负债规模庞大,多在数千亿甚至上万亿,且占总负债比例较高。像丰田有息负债 1.7 万亿元,占总负债的 67%;大众集团有息负债 1.1 万亿元,占比 34% 。国内主流车企有息负债规模则相对较低,例如吉利控股有息负债 1082 亿元,占总负债 24%;比亚迪有息负债 303 亿元,占比仅 6%。
应付账款方面,企业规模和营收与应付账款规模相关。以国内车企为例,赛力斯应付账款占营收的比例高达 84%,东风集团股份为 57%,比亚迪为 33%。这一指标越低,表明企业未到期支付的供应商货款比例相对营收规模越低。同时,车企与供应商的合作账期也有所不同,比亚迪是 128 天,赛力斯则长达 313 天。
总体而言,国内外主流车企负债情况存在差异,全球头部车企总负债和有息负债规模较大,而国内车企在这两方面相对较低。应付账款规模和账期因企业而异,这些数据为了解车企财务状况和经营模式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当下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车企除了降价促销之外,积极推动车型推陈出新也是重要战略,近期易车网发布了2024年全新车系的累计销量排行榜
一直以来,奇瑞汽车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对品质的执着追求,在全球汽车领域都展现出了强劲的竞争力,更连续22年蝉联中国乘用车出口冠军。
2月7日,东风汽车宣布,已完成DeepSeek全系列大语言模型的接入工作,猛士、奕派、风神、纳米等自主品牌车型将于近期陆续搭载应用。这一技术突破不仅标志着东风汽车智能化迈出了重要一步,更将革新用户与汽车的交互方式——从“被动执行指令”到“主动理解需求”,让汽车真正成为“会思考”的......
了解的网友应该都知道,近段时间咱们国产的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一经亮相便引发了业内外的巨大关注,不仅短时间内就登顶了APP下载榜榜首,超越了美国同类产品ChatGPT,还凭借着“物美价廉”的特性引发了海内外开发者社区的轰动,特别是极低的训练成本直接震撼了美国硅谷,导致美......
2025年伊始,各大车企纷纷亮出2024年的销量成绩单。比亚迪2024年累计销量达到 427 万余辆,同比增长 41.26%。海外销量同样表现出色,达到 417204 辆,同比增长 71.9%。
车圈又卷起来了!奇瑞与吉利两大品牌强势出击
雷克萨斯国产,希望依旧渺茫
听劝,现在绝对不是最佳购车时机
捷途也来放大招,多款新车一口价,最低6.99万起
是时候科普一下汽车行业常识了!客观谈负债要谈企业规模和营收
比亚迪2024销售成绩出炉,成功夺得全球新能源车市场“三冠王”!
全球车市竞争日益激烈,众车企纷纷采取“以价换量”等策略,力图稳住阵脚。
跑好新年“第一棒” 上汽大众1月热销近10万辆
三星电池出现隐患引发多品牌新能源汽车召回,此次召回值得深思
车企的高负债现象需理性看待。在重资产、长周期的行业属性下,适度的负债是支持技术研发、产能扩张的必要手段。关键在于负债是否与营收和资产规模相匹配,以及是否有健康的现金流支撑。脱离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单纯以负债规模评判车企风险,显然有失偏颇。
价格战“加码”,盘点2月购车优惠政策
仍然是燃油车赛道,上汽大众开启了第二增长曲线。
近日,宝骏汽车灵语智舱与DeepSeek大模型已完成深度融合,是行业首批将AI前沿技术应用于量产车型的品牌,宝骏享境成为行业首个完成实车装载车型!
看到车企负债高,你的第一想法是啥呢?
终于听劝了?奥迪取消改名,回归传统命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