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王传福和马斯克,分道扬镳

王传福和马斯克,分道扬镳

趣解商业 612浏览 2025-02-11 IP属地: 未知
王传福和马斯克,分道扬镳

加“驾”不加价,比亚迪开年再“掀桌”。

作者 | 刘亮

编辑 | 趣解商业汽车组

连续两年,比亚迪都玩起“开年王炸”。

去年开年比亚迪喊出“电比油低”,电车价格战打了一整年;今年比亚迪喊出“人人都得开智驾”,自动驾驶又得卷一年。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认为,2025年是“全民智驾”的元年,未来2至3年智驾将成为必不可少的配置

比亚迪2月10日晚间举办的发布会核心很明确:“让人人都能开得起高阶智驾”。

发布会之后有人认为比亚迪“再无短板”;但也有人发出质疑,比如号称十万元级别之下搭载的智驾体系不包含城区智驾,这到底能不能算“高阶”。值得一提的是,隔壁同行余承东当晚发微博称“凑合能用与好用并安全是完全不同的境界”,同时还不忘为自家产品和发布会打广告。

王传福和马斯克,分道扬镳
图源:微博截图

去年,比亚迪用“价格战”打出了规模,一举超越特斯拉拿下年度“全球新能源车市场销量冠军”;今年的比亚迪还能不能用“价格战”打赢这场技术革命呢?

01.“白菜价”的智驾?

“用便宜的价钱,买最聪明的车”,这是比亚迪2月10日晚间“天神之眼”智驾发布会的一句广告词;用“聪明”来形容车,比“智能”其实更加容易理解。

比亚迪这场发布会的主旨也很简单,就是把智驾变成“白菜价”。

王传福非常霸气地宣布,比亚迪全系车型中,20万元级别全系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15万元级别全系搭载、10万元级别还是全系搭载、10万元之下也将多数搭载。

王传福和马斯克,分道扬镳
图源:比亚迪直播截图

据“趣解商业”了解,比亚迪的“天神之眼”包括高快领航、城市领航等高阶智驾功能,并且分为 A、B、C 三个版本

天神之眼A(DiPilot 600)高阶智驾三激光版,算力要求最高,标识颜色为金色,包括 3 颗激光雷达,主要搭载在仰望上。

天神之眼B(DiPilot 300)高阶智驾激光版,标识颜色为红色,包括 1 颗或 2 颗激光雷达,主要搭载在腾势、比亚迪品牌。AB两个版本可实现城市领航功能。

天神之眼C(DiPilot 100)高阶智驾三目版,算力要求最低,标识颜色为蓝色,能实现高速、城市快速路上的导航辅助驾驶,不包括城区。据“趣解商业”了解,搭载芯片为英伟达 Orin-N,后续也会使用地平线 J6 ;感知为纯视觉方案,配置包括 5 颗毫米波雷达、12 颗摄像头等,没有激光雷达。

最后王传福还颇为遗憾地说道“现在智能驾驶是供应链还不够,不然的话我们可以让十万元以下的车也全系搭载高阶智驾”;说白了,太便宜的车成本真的控制不住,以后量产成本还能再压缩。

王传福和马斯克,分道扬镳
图源:比亚迪直播截图

市场对于这场发布会,各有各的态度。

二级市场,显然非常兴奋。早在2月6日比亚迪预告发布会的时候,比亚迪(002594.SZ)当天的股价随即涨停,报收311.08元/股,仅仅一天市值就暴涨了800多亿元;同时,宇瞳光学(300790.SZ)、伯特利(603596.SH)、联创电子(002036.SZ)等供应商也跟着涨停,市场开始讨论 “比亚迪智驾概念股”。发布会次日,比亚迪也是开盘即涨,上午十点总市值已经达到了9630亿元,盘中最高达340.3元/股,最终报收329.9元/股。

王传福和马斯克,分道扬镳
图源:百度股市通截图

不过,消费者对此则有不同的态度。

比亚迪很牛,但不知道牛在哪”。看完快两个小时的发布会,网友晓霞(化名)给出了这样的评价,“最开始比亚迪介绍天神之眼有3个版本的时候,我还特意留意了一下,希望后续他们能从技术角度、研发过程等方面来解释三个版本的不同,以及和市场现在智能驾驶技术相比的优势,但是全程这样的阐述很少,倒是有很多口号式的‘还有谁’之类的梗,并没有说服我。”

网友菲菲(化名)也有类似的感受。王传福说“安全是电动车最多的豪华,智驾是安全出行最强的守护”,菲菲深以为然;“技术的便捷和突破固然重要,但对于智能驾驶来说安全性绝对是我考虑的首位,但是全场发布会关于安全性如何实现的阐述并不够明确”,菲菲打趣道,“比亚迪可能不需要更多工程师了,需要个公关大牛来帮帮他们开发布会。”

王传福和马斯克,分道扬镳
图源:比亚迪直播截图
02.“进击”的比亚迪

“高端化、智能化、出海化”是比亚迪最重要的三大战略。

几乎是和电动化转型前后脚,追溯到2020年前后,比亚迪就考虑到了高端化的布局,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等技术等陆续推出,比亚迪从修炼内功开始来展现自己实力。

到了2022年前后,比亚迪布局出海,截至2023年11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足迹遍布全球70多个国家及地区,超400个城市;完成在匈牙利、乌兹别克斯坦、巴西和泰国等地建设新能源乘用车生产基地。

2023年,比亚迪在深圳市获得全国首张高快速路段有条件自动驾驶(L3级)测试牌照,并在2024年进一步加速智能化布局,到了此次“天神之眼”发布会也可以看出,智能化将会是比亚迪今年的重点战略

王传福和马斯克,分道扬镳
图源:比亚迪

从趋势看,电车最终一定是从电动化卷向智能化,比亚迪的布局完全也符合了市场对于电车市场升级的走势。

比亚迪的战略很明确,智驾一定是未来的趋势,而且是个好东西,只是这个好东西现在很贵,所以公司就把智驾技术成本压下来,先用“加配不加价”的方法让大家享受到这个技术,以此来反向增加硬件的销量。

仔细来看,同样都是通往智能化,比亚迪的战略和特斯拉的战略是相反的

马斯克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智能驾驶能全面实现,我可以没有利润的卖车;言外之意就是,他想做的是让硬件廉价,然后去赚软件的前。

目的一样,但打法不同,究竟谁的战略更高级,这得看两点:市场接受度、技术够不够硬

先看市场接受度,据“观察者网”发布的《2024智驾年度调查:最高频用车场景与最担心问题是什么?》报告显示,83.28%的消费者表示更高阶的智驾功能将影响自身的购买决定,其中,有74.78%的消费者认为这一功能将促进自身购买。

王传福和马斯克,分道扬镳
图源:观察者网

不过,很大一部分消费者对于智驾技术的成熟度和安全性仍有顾虑。网友邦尼(化名)就表示,“我对电车通往智能化的未来毫不质疑,但对于现在技术的成熟度我很不确定;即使是高速巡航这种L2级别的智能驾驶,在我预判应该刹车但是智驾没有反应的时候我就会立即接管。”

当问到什么时候才能相信智能驾驶的时候,邦妮表示“等确定的法规制定了之后,我认为法规的完善是判断技术商业化成熟度的重要指标。”

有类似邦尼这样想法的老司机们不在少数,“观察者网”的报告中就表示关于“是否担心高阶智驾的到来”的问题,高达83.99%的消费者均投出了肯定票——其中,关于“事故后责任认定”的担忧占比达到29%;关于“数据安全与社会安全方面”的担忧占比总计为36.84%;而关于“功能使用便利性与条件限制”的担忧则占比18.15%。

换句话说,车企推广智驾和消费者把智驾定为刚需,还有时间差

03.“价格战”卷向智驾

还有一点,即使消费者需要智驾,但需要的是不是比亚迪,还不好说。这中间隔着一层技术的对比。

就拿比亚迪发布的“天神之眼”和小鹏智驾对比来看。级别更高的比亚迪红标(搭载车型在15-25万元区间)有8摄像头+5毫米波雷达+1激光雷达,搭载英伟达Orin-X芯片,算力254TOPS,配备双域控制器;小鹏P7+(18.68-21.88万元)全系标配11个摄像头、3个毫米波雷达以及12个超声波雷达,搭载2颗英伟达Orin-X智驾芯片,算力达到508TOPS。级别略低的比亚迪蓝标(搭载车型10-15万元区间,部分下探至7万元)有5摄像头+3毫米波雷达,搭载地平线J3芯片,算力8TOPS;小鹏MONA M03 MAX(15.58万元)配备20+智能感知硬件,包括2毫米波雷达+12超声波雷达+7摄像头。

不论是硬件还是算力,比亚迪还有提升的空间。

王传福和马斯克,分道扬镳
图源:比亚迪直播截图

现阶段的比亚迪,能把高阶智驾装到7万元级别电动车,靠的是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

资深汽车媒体人孙铭训表示,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汽车企业,比亚迪在智驾方面不论是硬件采购还是技术研发方面的成本,与销量规模更小的车企相比都是被数倍甚至近十倍摊薄了的,所以这次能够实现“加配不加价”其实也是比亚迪在利用其规模化优势,增强产品竞争力的一个手段。

就像去年开年喊出“电比油低”一样,今年开年喊出的十万级以下车型搭载智能驾驶,可以说是比亚迪掀起的L3级别智驾的又一“价格战”。

事实上,不只是比亚迪,各大车企在今年都陆续有进一步搭载L3智驾的计划。长安搭上了华为要布局智能化生态、吉利公布了AI智能化战略布局;新势力中智驾方面一直较为出色的小鹏汽车也宣布将在年中推出V6全新版本,也就是准L3能力高阶自驾,这也是全面超过FSDV13能力的开始版本,2025年底将推出真L3级别软件和硬件冗余能力的自动驾驶......

王传福和马斯克,分道扬镳
图源:微博截图

有趣的是,几年前,L3智驾还只是被当做是L2过渡到L4阶段的一个“镶边”阶段。当时市场的声音大概就是L2是智驾从0到1,而完全解放双手的L4就是从1到100,L3无非是商业化和制度都不完善的时候,一个过渡期。

到了今年,话锋一转,2025年成了“L3商业化元年”。

这背后有两层原因:其一,L4自动驾驶实现的时间比想象的要久一点,政策法规的完善、市场消费者的认可度等等都没有计划中那么快地一步到位;其二,近年来Robotaxi以及现存的低阶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底层数据,城市NOA的开放也让智驾积累了更多复杂路段的经验,大模型更是让端到端智驾提上日程,技术的推动让大家意识到,L3还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方向。

一般情况下,一个技术的发展都是先向上探索,有规模之后再卷价格,比亚迪直接一招“反套路”,先让车主都能开上自动驾驶,再把技术卷到新高度。

L3这条路上,逐渐“分道扬镳”的玩家到底谁能笑到最后,故事才刚刚开始。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趣解商业 1150粉丝    51作品 关注 关注新科技、新消费,聚焦新模式、新商业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