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AUTO芯球
作者 | 雷慢
尊界测试视频火了,迈巴赫车主也“火”了。
2月20日,尊界S800技术发布会上放了一段对比视频:
零下20℃的极寒环境下,
尊界S800以80公里时速紧急避让稳如老牛,
而迈巴赫S680开到52公里时速时就轮胎打滑
视频一出,全网惊呼“国产车逆袭了”,
结果五天后,一位自称迈巴赫车主跳出来说:
我的车被拿去暴力测试,还搞坏了,根本没人告诉我!
江淮也连夜发声明,核心就两点:
车是通过正规第三方租赁公司租的,用途也提前说了是“测试”。
测试数据真实可靠,绝对没造假。
作为一个常年蹲在车圈看戏的老司机,
我觉得这事儿本质可能和华为、江淮没啥关系
真正的“锅王”可能是中间那一串“套娃式转包”的中间商!
我看了车主和江淮的说法,
只觉得这事儿的关键在于“信息差”。
租车链条堪比俄罗斯套娃,来个简单的梳理吧:
江淮把测试外包给第三方A,
A转给广告公司B→B再找租车公司C→C联系了车主的熟人D。
最后到车主耳朵里,用途变成了“拍视频”,
而“测试”俩字可能被层层吞掉了。
中间商赚差价,也赚走了“知情权”
江淮按行业惯例通过租赁公司拿车,明确告知了测试用途,
至于“测试”具体是拍静态广告还是暴力驾驶,
行业里本来就不会写得太细,除非涉及碰撞等高危项目。
测试本身未必“暴力”,但转包可能“偷工减料”
从视频看,测试主要是雪地紧急避让和过坑,以及爬雪坡,
不算极端暴力,并不是碰撞测试。
这事,说一千道一万,找不到江淮和华为头上,
车主该追责的是租车链条,而不是厂商,
这事儿暴露了一个行业通病:
测试车辆的租赁链条越长,信息差越大,责任越模糊。
车企为了效率,把测试车辆筹备外包给第三方,
但层层转包下,厂商根本无法控制终端执行细节。
比如这次,江淮可能连最终用的哪辆车都不知道。
租车公司可能“两头吃”,车主和厂商都成冤大头,
华为和江淮被骂,本质是大家默认“大厂该为所有环节负责”。
但现实是,商业社会里“契约环节”比我们想象中更长。
下次再遇到类似瓜,不妨先问一句:
中间商到底吃了多少层价差和信息差?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聚焦智能汽车,助力关键决策。
转型必将带来阵痛,这是避免不了的。
数据不说谎!全新MG4 VS 海豚 VS SU7极热防晒隔热降温横评,谁是王者
理想/中国汽研回应“i8对撞卡车”,都在甩锅
国内胆子最大的车企是吉利,技术含量最高的同样是吉利。因为他7月刚刚把年销量目标从从271万调到了300万,如果我没有记错,去年是从190万辆上调到了200万辆,从去年的上调5%到今年上调了10%,总销量目标要比去年多出100万的销量,国内胆子最大的车企,除了吉利还有谁呢?
8月1日的武汉之夜,一场以奕起热爱,派生精彩为主题的战略发布会,将这个肩负东风自主乘用车事业未来的新战略推至聚光灯下。
捷途汽车7月销售新车49445辆,中国品牌方盒子海外劲销
直面烈日!全新MG4 VS 海豚 VS SU7隔热大PK,影响因素竟这么多
400万信赖,再启风华!
进入8月,各大车企陆续公布了7月新能源车销量
五菱开启夏日宠粉季,2025款五菱缤果置换补贴价5.18万元起
奇瑞集团7月销售新能源汽车6.54万辆,混动发力带来高速增长
【E汽车】极狐T1内饰官图曝光
吉利今年完成300万辆的全年销量目标,似乎已成定局。
这场碰撞测试最终撞开的可能不是卡车驾驶室,而是汽车营销的潘多拉魔盒。
猛士品牌终于走向主流大众了。
2.5T+双电机,新一代帕里斯帝中国首秀演绎混动旗舰新高度
五菱开启夏日宠粉季,2025款五菱缤果置换补贴价5.18万元起
比亚迪海狮06上市,宋PLUS落后半代?
通过一体化管理“研产供销服”全价值链,奕派科技将构建更敏捷的作战体系,高效响应用户需求;依托东风汽车“1+n”研发体系,迅速配齐电动化智能化全领域研发团队和能力,快速搭建商企、研发、营销“铁三角”,让市场的声音驱动创新;整合生态资源,深度协同生态伙伴,共同为用户打造有价值的产品和......
奕派科技重磅发布“未来之翼”战略,为用户派生无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