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米SU7 Ultra以“52.99万”、“1548马力”、“1.98秒破百”的狂暴参数刷屏时,不少人惊呼“年轻人的第一台超跑来了”。
这台顶配直逼百万的“性能怪兽”,在这场看似热闹的盛宴背后,对面小众市场、同价竞品,使用硬件堆料+生态打法,配上“纽北限量版”的营销噱头,真的能让普通人为信仰充值吗?雷军或许忘了,米粉们抢手机时高呼“真香”,但掏50万买车时,大概率只会说“下次一定”。
真的能复制小米SU7普通版的销量神话吗?或者说小米品牌2025年还能一直笑下去吗?或许我们得好好分析一下。
SU7 Ultra身处“神仙打架”的红海:
极氪001 FR:2.02秒破百、售价76.9万,背靠吉利成熟的供应链和售后体系。
特斯拉Model S Plaid:1020马力虽不及小米,但FSD智驾系统和超充网络已形成生态壁垒。
传统豪强:宝马、奥迪、奔驰等车型虽性能稍逊,但品牌沉淀和渠道服务远好过现在不够完善的小米。
所以其实小米的软肋也很明显,三电系统还是相对于特斯拉还是有一定差别;智驾能力水平对比华为、小鹏是相差一个梯队;智能化生态尚未体现足够优势;三电机方案等配置已被腾势、特斯拉、仰望等品牌验证,未能形成独占性突破。 刚入车圈3年的小米汽车在售后网络、充电网络布局等覆盖率明显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2月28日,极氪官方发文:“祝贺小米SU7 Ultra成功发布 艾特小米汽车”,配图却是自家2023年发布的极氪001 FR,小米也对极氪的祝福进行转发回应。
好家伙,一个“纽北战神”,一个“地表最强”的互相友好祝福。
的确,格局打开,中国汽车就应该这样,在一起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这不挺好的吗?有些人带节奏、翻旧账,真没必要!
新能源行业“后来者居上”会是常态,中国品牌何必内耗?与其互相拆台,不如携手做大做强。
但同样是同价位竞品,所以难免也会产生不小破擦碰撞的,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当前SU7订单排期超半年,月产2.2万辆已达产能极限。随着SU7 Ultra即将上市及YU7年中发布,第二、第三工厂加速建设,但交付周期过长已引发用户焦虑,刻不容缓。
因此,2月15日,小米汽车宣布管理层调整:原北汽系于立国出任智能制造体系负责人,目标三季度前将SU7月产能从2.2万辆提升至2.5万辆;前麦格纳高管黄振宇兼任供应链与质量管理双职,重点优化交付效率与品控体系。当前SU7订单需等待半年,产能与供应链效率成为突破关键。二人表现将直接影响小米汽车市场进程。
光环褪去后,小米需要一场“现实主义”转型。需提升更多自己核心竞争力,摆脱“硬件硬堆”的帽子、尽快产能问题解决等等,需要在中国新能源市场不断站稳根基。
当性能参数的热度消退,留给小米的难题将是:如何让百万级用户相信,一家以“性价比”立命的企业,能否在内卷车市不随风逐流呢?毕竟,汽车行业的竞争,从来不是一场“参数锦标赛”。
连续5个月同环比双增 吉利汽车7月销量237717辆 新能源热销超13万辆
新央企新长安新深蓝:引领中国新能源汽车迈向全球化新征程
长江奔涌不舍昼夜,改革浪潮奔腾向前。
六连涨!连续五个月破万!岚图汽车7月交付12135辆 与华为强强联合成就最佳搭档
东风汽车谈“7亿抄底百亿工厂”等:土地使用权转让价被曲解
7月国内新势力车企销量正式揭晓,市场整体受淡季影响明显
智己行业首发“恒星”超级增程,1500公里都是顶级电车体验 是增程,更是“自带超充桩的电车”
U8L不是U8的“加长版”,而是定位完全不同的一款车。
电车续航有焦虑?直线 1 公里内就有桩
元UP领航型+海鸥,比亚迪“组合拳”欲争夺细分市场话语权
8吨重卡撞不过理想i8,啥情况?理想汽车、东风柳汽等多方回应
一汽丰田7月销量突破68000!合资新力量来袭!
真金不怕火炼!今天聊马自达EZ-6的安全性
国际绿色大单认证。
奕起热爱,派生精彩。8月1日,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战略发布会暨新车发布会在武汉隆重举行,2026款东风奕派eπ008六座版焕新上市。新车在“舒心品质、舒心科技、舒心驾控、舒心守护” 四大维度全面升级,官方起售价18.86万元起,限时先享价17.36万元起,为用户带来极具诱惑力的超......
2025年6月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为38.26万辆,去年同期为34.17万辆;本年累计销量为214.6万辆,去年累计为161.3万辆,同比增加33.04%。其中乘用车销量377628辆,纯电动乘用车销量206884辆,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销量170744辆,出口90049辆。
一汽奥迪Q6L e-tron尽显全域安全实力
力压群雄半年净赚300亿!宁德时代固态电池2030年量产
奕派科技战略发布会于武汉召开,发布“未来之翼”战略,推出2026款eπ008及风神L8,强调用户为本,与华为深度合作拓局智慧出行。
打造用户型汽车科技公司,奕派科技战略发布会盛大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