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的操作越来越迷了。
近日,保时捷宣布将重启燃油车型,将上世纪70年代,911限量款经典车型拿出来卖了。有报道指出,这与保时捷电动化车型整体表现低迷有关。此前,保时捷曾表示, 由于“市场转型步伐放缓”,于2025年初宣布推迟目标,增加燃油与混动车型投入。
要知道,保时捷曾信誓旦旦,承诺在2030年纯电交付占比超过80%,现如今,却反其道而行了。
摸不着头脑的操作或许从销量表现上能窥见一丝端倪。
2024年,保时捷全球累计交付量为31.07万辆,同比下滑3%。其中,保时捷在欧洲(不包括德国)交付了7.59万辆,同比增加8%;在德国本土市场交付3.59万辆,同比增长11%;北美交付8.65万辆,同比增长了1%;其他海外新兴市场销量增长6%至5.55万辆。中国市场的表现尤为不佳,交付量仅为5.69万辆,同比下降了28%,这是保时捷连续三年在华销量下滑。
从车型来看,新能源(包括纯电动和混动)占比27%,交付约8.37万辆,其中,纯电动车占比约15%-17%(约4.65万-5.27万辆),同比增长放缓;燃油车占73%,约22.63万辆。由此可见,保时捷的销量基本盘仍以燃油车为主,电动车表现低迷。
值得一提的是,在电动车呼声最大的中国市场,保时捷的电动车销量依然不见起色。目前,保时捷在华销量的车型有7款车型,其中燃油车有Panamera、718、Macan、Cayenne、911车型,纯电车则有Taycan、Macan EV,为了提升销量,官方在华也针对多款车型进行了降价,但带来的效果甚微。主要原因在于仍以燃油车为主的保时捷在风靡电动化的汽车市场上更难走量。而且在价格战之下,传统豪华的“骨折价”逐渐蚕食了售价坚挺的保时捷的市场份额。
鉴于上述表现,保时捷承诺“在2030年纯电交付占比超过80%“这个目标“已经不太现实”。
当前,中国市场电动化风生水起,混动、增程、纯电技术并举。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市场的新能源品牌中在技术、性价比、智能化等方面各有优势,吸引了大量消费者,抢占了部分豪华车市场份额。而且中国消费者对车内互联与智能驾驶方面的需求逐渐走高,而保时捷则难以跟上消费者需求的转变。
多种因素交织下,保时捷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3月12日,保时捷宣布,作为提升效率的一部分,公司计划裁减约3900个职位。以应对电动汽车需求疲软以及“地缘政治和经济形势的挑战”。
上游江河日下,下游也苦不堪言。
2024年,因向经销商压库,引发经销商“逼宫”事件,多地线下门店关闭。随即,保时捷开始调整中国经销商网络。保时捷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表示,到2026年底将把在华经销商数量从2024年1月的150家左右缩减至100家左右。
一切原因都归结于:时代变了。
要知道,保时捷的支柱车型卡宴、Macan这些车型现在已经被国产新兴高端车平替。理想L9抢走了买卡宴的二胎家庭,问界M9截胡中年企业家。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随着价格的不断下探,保时捷的品牌溢价崩了,之前的身份象征,如今成了“尊贵的大冤种”。反观国内新兴高端品牌玩得炉火纯青的用户运营更受当今消费者的喜爱,蔚来车主办生日会,极氪搞赛道日,小米汽车总裁开车门…
反倒是而保时捷引以为傲的机械素质反而成了"用不上的超能力"。更有网友调侃,"开保时捷像用诺基亚"。再加上,保时捷的纯电车型如Taycan存在续航短、价格高的问题,车机系统和智能驾驶技术与国产新势力相比缺乏竞争力。产品迭代速度跟不上消费者期待,2024年仅有一款Macan的全新车型,难以持续吸引消费者。
与此同时,豪华车市场的三巨头——奔驰、宝马和奥迪也面临着类似的挑战。数据显示,2024 年 “BBA”销量全线下跌。数据显示,2024年,奔驰、宝马、奥迪在华同比下滑 6.67%、13.45%、11%。
传统豪华的销量齐跌,主要原因在于电动化转型缓慢,推出的电动产品不被消费者认可,被称为“杂牌车”。市场已经证明,单打独斗难出成果。
对内,传统豪华品牌们在技术路线上调整策略。宝马在智能化上,发布了新世代全新智能电子电气架构。奔驰通过与宁德时代、孚能科技等合作伙伴降低电池成本。奥迪借助英伟达 Orin 芯片和激光雷达阵列,实现高速公路全场景脱手驾驶。
对外,为保住豪华市场,宝马、奥迪已与华为展开合作。3月11日,一汽奥迪宣布2025 年计划推出五款全新车型,全部搭载奥迪与华为携手联合研发的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另采用智己的电动车平台合作开发全新纯电车型。
同月,宝马集团宣布与华为终端达成战略合作,根据协议,宝马将基于华为 HarmonyOS NEXT 开发多项数字化功能,深度集成的HUAWEI HiCar将于2026年搭载在本土生产BMW新世代车型上。
奔驰与吉利共同研发的新型混合动力引擎将在中国市场投产,合作研发全新一代CLA混动版车型,计划于2026年首发亮相并开售。
目前,上述豪华品牌都在试图在变幻莫测的中国市场上寻求“破局”,但成效几何,还很难说。但要想在中国取得长远发展,无论是保时捷还是BBA,都需要深化对中国舒畅的理解,拥抱变化才是立足市场的重中之重。
当行业潮水退去,留下的一定是那些真正扎根用户需求、尊重技术规律的前行者。
2025上海车展:宁德时代以“多核时代”理念重塑行业格局
制动系统作为汽车安全的终极防线,直接关乎驾乘安全。随着智能化进程加速,传统液压制动系统在响应速度、能量回收及空间布局上的局限性愈发凸显,线控制动技术成为行业变革的核心方向。其中,EMB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线控”方案,凭借彻底摒弃液压管路、实现毫秒级响应、高度集成化等优势,被视为线......
五款全球首秀、首款自研ADAS方案 大众汽车打响在华最强智能网联攻势
在电动化领域,北京现代以首款纯电平台SUV ELEXIO的全球首秀为标志,正式吹响了向新能源市场进军的号角。这款匠心打磨5年的车型,不仅补齐了北京现代在新能源发展上的短板,更开启了其智电新征程。ELEXIO的推出,是北京现代对电动化趋势深刻洞察后的精准布局,也是其技术实力和创新能......
2025上海车展,辰至半导体采访 #2025上海车展 #汽车芯片 #汽车 #热点
缺席上海车展的韩系、法系车,未来还有逆袭的机会吗?
对于换电路线,李斌秦力洪完全不后悔。
4月23日,长安马自达MAZDA EZ-60(以下称EZ-60)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正式迎来全球首秀。作为长安马自达全面转型新能源时代的战略级之作,EZ-60以全面进化的「魂动」美学设计、超愉悦AI智能座舱、电感「人马一体」驾控、全球顶级的主被动安全性能,重新定义电动时代的智电......
从智驾系统到座舱体验,再到底盘控制,华为一次性抛出三大解决方案——乾崑智驾ADS 4、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HUAWEI XMC数字底盘引擎,不仅展现了技术全栈自研的实力,更瞄准行业痛点,试图重新定义智能汽车的竞争规则。
长安马自达重磅推出EZ-60,10元盲订让梦想触手可及
上汽大通 MAXUS 新途远界首发:超混技术开启轻客 “一车多能” 新生态
为中国车企的智能化突围提供了更具参考价值的样本。
今年上海车展上,新能源无疑是“重头戏”。各大展台上的新能源车群魔乱舞,尽管这些年来新能源的势头正盛,但是依然少不了传统燃油车的身影。
福特经过深入而细致的研究,成功研发出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电池化学技术。这种技术采用了富含锂锰(LMR)的电池化学材料,专门为那些追求低成本和高续航里程的电动汽车量身定制。
欧拉将持续深化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在传承经典的同时不断创新,持续对城市出行场景的深度挖掘
邵景峰表示,解决同质化问题需要内脑、外脑都上,需要一些新的思考方式以及作品。
在这个意义上,未来的极狐,留给人们的,将是无限的想像。
10元预订!长安马自达EZ-60电动化绽放,全新智能座舱科技大放异彩
合法的改装 首选现代N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