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北欧“娇花”极星 没长中国根

北欧“娇花”极星 没长中国根

汽车门网 2479浏览 2025-03-27 IP属地: 未知

曾被视为传统车企电动化转型典范的品牌——极星,如今在中国市场的日子并不好过,调整、优化、增效等字眼成了其绕不开的词汇。

2025年2月,有媒体爆料,极星汽车在中国运营的销售主体极星科技在春节过后开始裁员,规模约数十人,涉及到销售和运营等员工。另有报道指出,极星科技正在进行最后交接阶段,高层和人事将在3月中旬退场。

对于裁员一事,极星科技回应称,公司目前处于正常运营的状态,这次组织架构的调整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提升运营效率。在调整期间,车主相关权益不受影响,车辆相关服务一切正常。


这已经不是极星第一次传出裁员消息

2024年7月,据多位汽车博主透露,极星国内公关团队暂时解散,职能部门后续将从上海迁到南京。在“极星科技”的飞书上多个部门人员已经清零,包括品牌市场部和公共关系部。

更早的时候,有消息称极星科技(中国)将在2024年9月底前裁员约30%。

尽管每次传闻都有官方辟谣,但最近几年以来极星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却是有目共睹的。

三方平台数据显示:2021年-2024年,极星全年累计销量分别只有2048辆、1717辆、1100辆和3114辆。2025年前2个月,极星累计销量仅119辆,同比大幅下滑了73%。其中,极星2月份仅卖出37辆,同比显著下滑84%。

低迷的销量直接导致极星营业收入下滑,亏损也进一步增大。

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2023年,极星汽车累计亏损高达20.16亿美元。到了2024年上半年,极星汽车营收9.18亿美元,与同期相比下滑了26%;毛利为-2910.1万美元,毛利率-3.2%;净亏损5.41亿美元,同比扩大了58.6%。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2年上市以来,极星的股价已经大幅下跌了90%,2024年还因股价跌破1美元大关而收到了纳斯达克的“缺乏合规通知”。

2024年一季度,沃尔沃决定停止向极星“输血”,计划将所持极星约48%股份中62.7%的股权分配给吉利控股集团,减持完成后沃尔沃对极星的持股比例降至18%。

当沃尔沃宣布减持极星股份时,很多人都为极星捏了一把汗。毕竟之前专注海外市场的极星,还迟迟未在中国市场打开局面。

官网显示:目前极星仅有极星2、极星3、极星4三款车型在售。其中,最便宜的极星2要29.98万元起售。单一的产品线和偏高的价格让极星难以满足中国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同时也无法有效扩大市场规模。

还要看到的是,当下的中国车市品牌多、车型多、产品迭代速度快,同时价格也足够香,各大车企之间竞争十分激烈。在这样的情况下,极星旗下车型在品牌影响力、产品软硬件配置、售价以及渠道布局方面毫无优势可言。

有业内人士指出,极星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主要受限于产品本土化滞后和管理层频繁变动。极星核心的研发和产品定义权仍在瑞典,销售主力市场也在海外,很难为中国市场让步而改变车型定义。除此之外,8年时间历经7位中国区掌门人的操作也加剧了极星战略的执行难度。

2025年1月6日,极星公布了最新战略:计划在2025年-2027年间实现年均零售销量增长30%-35%,并力争在今年实现盈利。新车规划上,四座高性能旅行车极星5将于2025年下半年被推出,该车基于自研铝合金平台打造,也是首款采用800V技术的极星汽车。

极星首席执行官Michael Lohscheller表示:“随着新车型的推出,预计2025年将是极星历史上最辉煌的一年。”

看得出来,Michael Lohscheller对极星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但不容忽视的是,无论是中国市场还是海外市场,纯电车仍面临续航里程焦虑与充电基础设施不足的双重挑战。有鉴于此,多家跨国车企纷纷调整战略将目光投向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而极星还在坚持打造“全球化高性能纯电汽车品牌”。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极星想要留在中国市场需要面对产品迭代滞后、渠道成本高企、品牌认知度不足等多重挑战。面对这些短期内难题突破的问题,已经有媒体直言,彻底退出中国可能是极星最好的出路。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汽车门网 1万粉丝    4715作品 关注 关注汽车质量,关注车圈事件,汽车行业大事、小事一门网尽。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