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字 | 陈飞翔
设 计 | 胡 旭
过去的三年,是中国汽车行业最为“内卷”的三年,在价格战的重压之下,我们看到过企业的强势崛起,也看到过了企业的黯然倒下。
时间如长河,见证着产业的剧烈变迁,行业是巨大的,也是复杂的,但有些规律能被掌握,而有些不必要应该被剔除,就比如强者恒强,而弱者淘汰出局,早已成为了行业默认的共识,无人有能力去改变它,但有些事情值得被注意,也应该被纠正。
曾经在汽车行业中,月度、季度、年度销量才是公认的衡量标准,定期发布数据一直都是汽车行业惯例。
大部分车企会在月初发布公司上月销量数据,以此来提振信心,中汽协等行业组织会在每月10日左右发布上月市场数据,数据所谓的公信力度也大多出于此处。
而周销量榜单的横空出世,打破了曾经车企间销量营销博弈的平衡,层出不穷的销量数据开始遮挡住了消费者和车企的视线,一场以数据为底色的狂欢盛宴正在席卷着中国车企,尤其是新造车企业。
销量代表着成绩 理想为人先
周销量数据榜单的发布最早还要追溯到2023年3月的理想,而此时的周销量榜单还是以上险量为评判标准,数据来源于中汽数据终端零售数据。
2023年3月29日,理想汽车高调公布了3月20日至26日的周上险量数据,以5081辆的周销量成绩宣布“远超其他新势力品牌”。
彼时的理想刚刚度过调整再出发的阶段,而车型销量正以不俗的速度增长着,正是需要通过一些数字来刺激一下为消费者购买欲望的时候。
而这份榜单也很巧妙的设计成了新势力销量榜单,将特斯拉、比亚迪等头部车企剔除在外,既能保证自己数据的有效输出,也避免了被头部车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绝对碾压”。
而这样公布单周销量成绩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近期企业的销量情况,但这样的传播手段,也是会冒犯到一些人的利益的,而其中的真实性,也屡遭质疑,信任的漩涡也在其中不断蔓延。
因此在2023年5月初,理想汽车第一次中断了发布周销量榜单。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也曾就此事在社交媒体上有所回应:“我们被很多同行举报,所以暂时不能发布上险量数据了,非常遗憾。”但是很快,理想汽车又恢复了更新。
理想也曾因为理想MEGA的市场失利而暂停过榜单发布,这样的事实也在侧面印证着,即使理想作为着发布方,也并非没有自己的私心。
而从周销量成绩开始被公布,这些数字再也不是简单的数字,车企之间的较量也从来不是一场简单的游戏,表面是市场疯狂内卷的体现,而往更深层次挖掘,其实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存量竞争的不断推进。
周销量榜单被喊停 理想仅发布自家数据
对于企业与行业而言,价格战不应该是一场没有底线的内卷游戏,尽管在大势所趋之下,价格战正不断压迫着企业的发展,涉及范围之广,洗牌之残酷都是肉眼可见,而这显然也并非良性的市场发展
行业也不希望企业通过压缩成本、疯狂扩张、存疑营销等方式去抢占市场份额,因此喊停在所难免。
3月18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关于规范企业数据发布的倡议书》,倡议企业停止对外发布销量周榜,避免碎片化信息引发片面解读,减少误导性舆情对市场的干扰。倡导企业以符合汽车行业运行规律的数据(如月度、季度、年度)为周期发布本企业经营数据,共同保障行业健康平稳运行。
中汽协表示,“关注到部分车企频繁发布不能代表市场规律的销量周榜,数据来源不明,引发舆论误读,扰乱行业秩序,加剧了“内卷式”恶性竞争。
而在中汽协发布倡议书之后,理想首率先回应,但在3月25日,理想汽车还是重启了销量周榜,不过这次没有了排行榜,只有自己的成绩数据,一个0.86万辆的数据醒目地挂在那里,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但关于周销量榜单的“噩梦”也依旧没有结束,仍有平台在发布着周销量数据榜单,不出自企业的榜单公信力拥有多少,我们也只能静观后效了。
不能否认的是,曾经理想汽车以周为单位发布周销量,在某种程度上的的确确加剧了新势力品牌的“数据内卷”,而后来的汽车企业们也只能被迫跟着,但始终无法避免各种满怀恶意的揣测,成为了“内卷式”恶性竞争的导火索之一。
随后行业内层出不穷的各种榜单,加上各种定语的限定第一真真假假,让消费者看花了眼,过量的碎片化信息最终导致的都是用户对于车企的判断出现了偏差,无论是好、是坏,终究都是存在影响的。
而这种“军备竞赛”般的数字比拼,除了制造行业焦虑外,对消费者并无实际意义。
我们同样认为,新势力想要长久地在中国汽车市场竞争下去,想要继续赢得更广阔的市场份额与消费者的深度认可,销量始终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真正的市场竞争力,应当体现在产品力、技术储备、用户口碑和长期服务能力上,而非几天的销量波动。
所谓传统主流车企,所谓造车新势力之间的差别大抵也都出自于此,在长期主义的行业变迁之下,主流车企们早已积累下足够的品牌底蕴去抵御风险,而新势力们并不能完全做到。
对于新势力想要向“新主流”进阶,新造车企业们需要做到的还有很多,而这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是需要依靠时间的积累的,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轻易达成的。
所以在这种以周为单位的数据狂欢持续两年以后喊停,我们也并不意外,毕竟这场让用户难以分辨是市场实力的真实反映,还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营销表演的游戏,早就该结束了。
当市场回归理性,真正能站稳脚跟的品牌,靠的绝不是每周一次的销量通稿,而是扎实的产品和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结语
当下汽车市场的竞争,早已不止于单纯的产品力较量,而是涵盖了品牌营销、智能科技、用户体验、供应链管理和售后服务等多维度的综合比拼。
在如此激烈的竞争格局下,车企想要突出重围,不仅需要持续的技术创新,更要在差异化定位、成本控制和用户运营等方面建立独特优势,而这绝不是发布周销量榜单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5月12日,开阳实验室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在安徽芜湖签约,标志着奇瑞全球开源计划首个海外协同创新中心落地。
在光伏产业的技术变革浪潮中,异质结电池作为新一代高效光伏技术的代表,正以其高转换效率、低衰减率以及良好的温度系数等显著优势,影响着行业技术格局。而作为一家专注于异质结技术的光伏企业,东方日升(300118)近年来在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上持续深耕,其产品销量及转换效率实现持续提升,且......
上市18天大定破万,东风日产N7全国交付正式开启!
全球最大汽车运输船首航,上汽集团出海进入新时代
4月车型销量榜,微型车包揽前三,SUV仅一款破2万不受宠了?
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吉利汽车”)(0175.HK)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第一季度,吉利汽车实现营业收入725亿,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56.7亿,同比增长264%,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深度 | 吉利汽车一季报:回归“一个吉利” 用效率穿越周期
中国人都应该自觉维护自己的品牌
上市18天大定破万,东风日产N7全国交付正式开启!
惊爆价7.98万起,电动家轿“卷王” 荣威纯电D6燃爆泉城
2025华中国际车展开幕 特斯拉携人形机器人及热门车型参展
在区域银行竞争白热化的当下,最近郑州银行同时交出了两份超预期的成绩单。
新能源进入产品强劲周期 销量全面爆发
智界不配蓝牙车钥匙 需单独购买 引车主不满
安全你可以永远相信奇瑞,“守护者”智慧安全系统亮相
法拉利CEO谈车载显示屏 装太多只对供应商有好处
4.6折都卖不动,时代抛弃豪华品牌的时候,连个招呼都不打!
在医药生物产业链中的中药子行业中,中药贴膏赛道是相对小众的领域。在这条市场规模大约百亿的赛道中,却诞生了几家颇具特色的上市公司,比如市值超千亿的云南白药、两家具备核心产品市值破百亿的奇正藏药和羚锐制药、生产丁桂儿脐贴的亚宝药业等等。
中国品牌真的崛起了!安全守护重塑标杆,瑞虎9加速终结合资高溢价,奇瑞以技术硬实力与生命守护理念,定义新时代安全标杆!
5月15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吉利汽车”)(0175.HK)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第一季度,吉利汽车实现营业收入725亿,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56.7亿,同比增长264%,盈利能力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