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长城汽车旗下的魏牌曾以“中国豪华SUV开创者”的姿态傲然登场,却如今深陷销量泥潭与信任危机,其高端化之路走得异常艰难,甚至可以说是步履维艰。
2025年初,魏牌高山MPV宣传片的风波无疑给这个品牌雪上加霜。网友发现,该宣传片的诸多元素与雷克萨斯2023年的广告片高度雷同,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魏牌创新力的严重匮乏,更将其在高端化道路上的迷失暴露无遗。面对质疑,长城汽车的傲慢回应更是点燃了舆论的怒火,让魏牌的品牌形象雪上加霜。
销量数据是魏牌困境的最直接反映。2024年,魏牌全年销量仅为54,728辆,同比大幅下滑21.3%。进入2025年,其销量依然没有起色,1-2月销量分别为50007辆和3643辆。与此同时,竞争对手如理想L7、问界M9等车型却销量火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魏牌的销量支柱蓝山DHT-PHEV月均销量不足4000辆,而号称“颠覆MPV市场”的高山车型更是长期徘徊在三位数的销量水平上,被网友戏称为“高端车库滞销品”。在“年销10万辆为生死线”的行业共识下,魏牌的处境无疑已经岌岌可危。
回顾魏牌的成长史,我们可以发现其高端化之路充满了波折。2017年,魏牌首款车型VV7以“轻奢豪华”定位一炮而红,但新能源浪潮袭来后,魏牌却固守燃油车路线,错失了转型的窗口期。随后的咖啡系列虽然试图以年轻化的命名和定位吸引年轻消费者,但因定价虚高、技术滞后等问题市场反响冷淡。魏牌在“豪华”“性价比”“年轻化”之间摇摆不定,最终陷入了“不断折腾却越卖越差”的怪圈。
魏牌的溃败绝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管理层频繁更迭导致战略缺乏连贯性。自品牌成立以来,魏牌已经历多任CEO,从严思到李瑞峰再到刘艳钊,管理层的动荡使得品牌战略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其次,质量口碑崩塌。魏牌车型投诉量长期居高不下,车机卡顿、续航虚标、座椅异响、电动滑门故障频发等问题频发,严重损害了品牌形象。
此外,魏牌的产品矩阵也显得孱弱无力。当前在售车型仅蓝山、高山、摩卡三款,且均聚焦在30万元以上市场。在新能源市场“得中端者得天下”的当下,魏牌既无走量车型支撑规模,又无技术护城河维系溢价能力,从而陷入了高端不成、低端不就的双重困境。
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消费者的日益挑剔,魏牌若不能彻底摒弃“战略投机”思维、加强核心技术投入并重塑品牌形象,那么这场长城的豪车梦或将很快惊醒。魏牌的困境不仅是一个品牌的衰落史,更是对整个汽车行业的一个警示:高端化不是简单的配置堆砌与价格上探,而是需要技术引领与用户价值的深度契合。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只有真正把握住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的趋势,才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市场的份额。
2024财报全面增长,长城为何能以智能、技术突围?
日前广汽传祺向往S7先享品鉴会正在各地举办,预售价格为20.98万至24.98万元。传祺向往S7凭借智能科技、豪华空间、创新动力三大核心优势定义了20万级中大型SUV的价值标杆。 向往S7车身尺寸达4900×1950×1780mm,轴距2880mm,采用全新的“藏锋于润”设计语......
国家发改委不点名批评某些车企:虚假宣传,恶意抹黑,恶性竞争
聊聊别克在中国的发展史,有惊叹也有惋惜
一年一度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 2025 正在进行。昨天,是百人会论坛三天会期中最重要的高层论坛,车圈的十多位大佬先后登台演讲,共话汽车行业发展。
一汽-大众,这个曾经在中国汽车市场呼风唤雨的巨头,如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果专家都不可信了,我们还能信谁?
赛力斯张兴海:从用户中来,到研发中去,与用户共创新豪华品牌
成品油需求出现变化:原油进口量下滑,燃油车又要加速退场了吗?
全家出行新顶流试驾比亚迪夏智驾舒适双王炸
时代变了!专家纷纷站队增程式。
并非蠢,单纯坏 车企销量周报乱象
作为吉利银河家族的新成员,吉利银河L6 EM-i和L7 EM-i两款车型不仅继承了家族的优良传统,在动力续航、智能座舱以及功能配置等方面表现出色,更在用车体验上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惊喜
当下,新能源汽车市场一路向好,渗透率突破40%。
油车也能做智驾,证明手艺不错。
余凯这份清醒的自嘲恰恰折射出地平线的成功本质,在资本追捧全栈自研时坚守开放生态。
大佬们关注的重点,关系到你的下一辆车。
燃油领域,奇瑞为什么卖不过吉利
长城汽车财报解读 高质量发展理念的“钱景”观。汽势Auto-First|韦颖。#长城汽车##长城汽车财报#
赛力斯张兴海:从用户中来,到研发中去,与用户共创新豪华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