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跟搞电动车的是‘死对头’经常争。这几年气氛有点缓和,搞电动车的开始欣赏我们搞内燃机的了。”在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以下简称“百人会”)上,清华大学壳牌清洁交通能源中心主任帅石金如是说道。
背景是,插混与增程在最近几年的火爆。以及带油箱的电动车跑赢大盘,增长率远超纯电。五年前,李想口中“臭搞技术的”指责增程是落后的技术。去年,在中高端新能源市场,增程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
车企与专家达成了和解:增程已经成为新能源主流技术路线之一。不过,下一步该怎么走,造增程的“臭搞技术”的,又杠上了。
在今年的百人会上,多家车企公布了对增程技术路线的展望。总结起来就是“小增程器+大电池”。有车企建议主管部门以鼓励长纯电续航PHEV(含增程式)为出发点,将纯电续航在150km以上的PHEV(含增程式)纳入新能源绿牌体系。
一位了解国家排放标准的消息人士向路咖汽车透露,目前正在制定的国七排放标准和下一阶段能耗标准都计划针对PHEV(含增程式)的纯电利用系数进行调整,比之前有所降低,这会导致PHEV的综合加权油耗升高。通俗说就是,大电池方案满足排放标准的难度会大大提高。
增程,富人专属?
过去三年, 增程车销量暴涨。从2023年的64.2万辆,到2024年销量达到116.7万辆,同比增长78.7%,这一增速远超同期乘用车市场的整体增速(8.5%)以及纯电动车的增速(26%)。与此同时,增程汽车在新能源汽车中的销量占比,由2022年的3.6%增长到了9.1%。
除了特斯拉已经没有只做纯电的车企,“听说蔚来也在研究混动路线”,在今年百人会期间,一位演讲嘉宾在发言中提到。
纯电越来越难卖了,已经成为共识。如果再加上“高端”,难度更甚。于是这几年,几乎所有车企都在给自家新能源产品上油箱,原本还担心自己的老本行干不到退休的内燃机从业者们,比过去更忙了.....
一位国际tier1的工程师告诉路咖汽车,电动车的核心三电已经逼近参数的天花板。但发动机的效率还有提升空间。“很多车企在插混系统,以及更好的增程器上的投入是增加的,发动机人才待遇水涨船高。”
目前,增程式电动车在中国市场主要集中于大中型豪华车领域,如理想、问界等品牌,这些车型提供纯电体验、强劲动力配置以及高品质的舒适性和NVH表现。
目前,市面上最便宜的增程车是前不久上市的长安启源A07,指导价13.59万元起步。最贵的车型几乎没有上限,比如预售价在百万级的尊界。
这样一来,和插混相比,增程的上限要高很多,同时下限又没有那么低。过去两年,比亚迪和吉利等车企把插混带到了10万内乃至7万内的新车上,加速该细分市场新能源对燃油车的替代。在价格下探上,增程还远远做不到插混那么彻底。
从目前国内市场,增程车型的价格分布来看,售价20万以上、车长4米8的中大型车占据增程90%以上的份额。在10万元-15万元的A级车市场,对增程来说,几乎是一片荒地。
搞增程,车企不听专家建议
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许敏在发言中指出,阻碍增程普及的最大问题来自成本,增程车普遍的大电池加大发动机的方案,难以满足A级市场的需求。
他还列举了不同国家的混动方案,雪佛兰的Volt、宝马的i3、宝马的mini、日产的e-POWER等,都是小电池方案。“e-POWER只有1.5度电,其他两个只有20度电以内,而中国都是40度电以上。”他发出“灵魂拷问”,大电池和大增程器是真实的客户需求?还是市场部门既要又要还要需求?
事实上,车企之所以没有勇气把电池做小,主要是来自增程车馈电的魔咒。一位参与国家排放标准的消息人士向路咖汽车透露,不管是插混和增程,现在都有一个共性问题:纯电能耗差。于是,我们能看到,很多插混新车,电池的度数也越来越高。
除此之外,增程还要面对馈电油耗的问题。“其实,我们也测过不少增程车在馈电状态下的表现,只要不上高速,都表现很好。上高速就不行,能耗比燃油车还要高。”上述消息人士透露。
也就是说,小电池方案对车企来说,虽然成本更低。但随之而来的是,难以兼顾更好的体验。
深蓝汽车动力平台中心总经理杜长虹在发言中也指出了这一点。他说,深蓝在用户调研中发现,消费者对增程的期望,有接近70%的用户希望纯电续航更长一些,甚至是越长越好。即便是价格贵一些也能接受。
“用户想要的是纯电里程的增程,尤其是B级和以上的车型上,他们愿意为此支付溢价。”杜长虹指出,接下来车企有两种选择,如果追求成本,就保持电量不变;如果追求体验,就上“大电池”增程。
这一点,几乎所有的企业代表都认同。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张艳青在演讲中指出,各家车企增程车的电量都在突破50kWh、60kWh,纯电里程基本在300km,很快将突破400km。
另一方面,车企不得不考虑消费者“既要又要”的消费心理。也就是,“我即便不上高速,增程也不能在高速在太拉胯。”这种情况下,低价的增程车很难实现很好的体验。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到,插混在10万内市场的快速普及。虽然专家呼吁把增程普及到平价车型上,但短期内,增程还不具备普及的成本优势。
考虑到前面知情人士提到的,下一阶段排放标准对大电池方案不友好。接下来,增程的发展路径,也不是电池能量密度越高越好。理想汽车整车电动高级副总裁刘立国判断,纯电续航300公里是节能和体验的平衡点。
“现在理想L系列馈电油耗REV2.0做到6.9,即将上市的REV3.0在现在2.0的基础上还能继续节油15%以上。纯电里程达到300公里。”刘立国在发言中指出,理想做过测算,在城区使用,300公里的纯电续航基本可以做到一周不充电。再长的话,在碳足迹的排放上,就没有优势了。
曾经被外界认为“碰瓷”华为的神龙汽车新能源品牌首款车型示界06上市了。
4月SUV销量TOP 10,燃油车卷土重来,吉利重夺荣光
要说本周的市场核心热点,创新药算其中之一,创新药的演绎逻辑既有标杆龙头带动,也有板块联动效应,周级别的行情已经强势启动。之前的内容里已经多次提及创新药,但牛股则一直在来回切换,涨势最强的当属那些有重磅创新药临床最新进展、获批上市或对外授权的标的,而最新有一批公司正符合这样的特征......
比亚迪欧洲总部落户匈牙利,看来迪子是要进一步拓展欧洲业务了
捷途旅行者加长版贵阳上市,以“方盒”丈量贵州的诗与远方
AI科技大六座旗舰SUV,吉利银河M9惊艳亮相米兰
深蓝汽车三周年,深蓝S09上市即交付,300架无人机点亮山城,科技宠粉实力出圈
二季度首月,比亚迪宋家族以84088 辆国内销量再度夺魁,连续多月稳坐中国车企主流 SUV 家族市场销冠宝座。在传统销售淡季与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挑战下,宋家族在中国SUV 市场的领先优势仍无可撼动。
2025年5月15日,国际权威品牌评估机构凯度(Kantar)发布《2025凯度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榜单,比亚迪连续三年蝉联全球汽车品牌前十,且以144亿美元的品牌价值强势冲入榜单第六名,品牌价值同比飙升43.6%,成为全球汽车行业增速最快的品牌之一!这一里程碑不仅刷新......
魏总只做行业第一,带领中国新能源汽车及最先进的智驾系统,走向全球征服世界
告别 “续航虚标” 与 “充电焦虑”:华为智能电动DriveONE用 “度电续航” 重构用户出行体验
对于85后的家庭来说,上有老下有小,出行时大六座车型就成了刚需。在这个细分市场中,深蓝S09和理想L8都是备受关注的选手。今天,咱们就从驾乘者角度出发,全方位对比一下这两款车,看看谁更能满足85后家庭的需求。
奇瑞瑞虎8L原厂“中国心”征战环塔拉力赛改装组,真金不怕火炼!
5月21日,腾势N9第10000辆整车在比亚迪济南工厂正式下线,达成了热销交付的新里程碑。
在品牌成立3周年之际,深蓝汽车以一场震撼的无人机表演,为“年轻就去深蓝——2025深蓝汽车品牌之夜”增添了无限科技魅力与温情。当晚,重庆的夜空被上千架无人机点亮,它们以精准的编队变幻出深蓝汽车标志、全新车型S09的轮廓,为到场用户呈现了一场视觉与情感的双重盛宴。
8万级越野爆改出圈!吉利牛仔带来全网最强“官方整活”
当车企开始玩安全内卷,吉利直接把考试卷撕了!
惨遭法拉利中国打脸!雷军:我们没有任何一个细节是抄袭的
“豹系双子星”——豹5与豹8“豹”力集结 驭见沈阳
新势力车企是否都到吉利汽车挖人,没有吉利就没有新势力品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