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芯擎科技在南京正式发布了自动驾驶芯片“星辰一号”,并对外公布了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全系列解决方案,成为独立覆盖智舱和智驶关键SoC的芯片供应商。
这次发布会有其特殊意义。
一是,芯擎科技以座舱芯片“龍鹰一号”起家,自动驾驶芯片“星辰一号”的发布与即将量产,让公司拿到“舱驾融合”的船票。当智驾平权与AI大模型如火如荼,手握自动驾驶芯片的芯擎,也有更足够的底气从顶尖国际芯片商“虎口夺食”。
二是,芯擎科技早期受吉利与一汽注资力挺,很多成熟芯片也在这两家车企得到验证。2024年起,芯擎的客户已呈明显的多元化,“星辰一号”与“龍鹰一号”的12组舱驾芯片方案,可满足不同车企的装载需求。
其中,“星辰一号”为全场景高阶端到端智驾芯片,7nm车规工艺,多核异构架构设计,算力512TOPS,原生支持Transformer。
“星辰一号Lite”为高阶智驾芯片,支持高速NOA和轻图城市NOA,同样是7nm车规工艺,算力256TOPS,原生支持Transformer。
通过与座舱芯片“龍鹰一号”的不同组合,芯擎科技可实现舱行泊一体、驾舱融合、AI智能座舱(多模态大模型)、全场景智驾方案以及城市与高速NOA,全面升级的“龍鹰二号”芯片也将于明年正式推出。
智驾平权的最后一个闭环
芯擎科技创始人汪凯博士告诉《汽车公社》/《C次元》,面对业界对“智驾平权”的热议和实战,芯擎已经做好产品端的准备。从时间表上,星辰一号今年就会投入量产,到明年就能够上车。
“龍鹰一号完成舱泊以及L2的辅助驾驶,银河E5就是很好的例子。通过新推出的星辰一号,可实现城市NOA和全场景NOA,星辰一号Lite则针对中阶自动驾驶,基本上覆盖了智驾的整个梯度要求。”可以说,星辰一号的发布,为芯擎实现智驾平权打通了最后一个闭环。
竞争是非常激烈的。
汪凯博士认为,汽车业界都在讨论,国内车企在优胜劣汰后还会存活哪几家,但很多人忽略的是,汽车产业链也会发生相似的变化。“以芯片来讲,从以前简单的MCU,现在到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芯片,供应商也将逐渐淘汰一批。回顾芯片发展历史,开始都是在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最后一定会集中到只有少数几家,因为投入是巨大的。”
在他看来,不管是座舱芯片还是智驾芯片,未来国内核心供应商也不会超过三家。汪凯博士向《汽车公社》/《C次元》透露,芯擎科技希望今年能够申报IPO,明年能够顺利上市,这是公司的基本计划。
竞争不仅来自同行,还有车企。“很多车厂也开始自研智驾芯片,这是一个趋势。但想要可持续,必须要有极大的量。能有足够底气自研芯片,然后还有利润、能持续发展的,可能并不多。”
汪凯博士认为,车厂最大的能力,是可以提供训练、数据、系统和算法,这是最大优点。自研芯片,把算力交给真正提供算力平台的芯片公司去做,究竟能不能做到真正的降本增效,还有待观察——
“也许三年以后就是分水岭,现在高调自研的车企,未必能坚持下去。我认为小的芯片,有针对性的芯片车企一定会做,但对于大算力芯片而言,实践之后,成败还要交给时间。
那么,芯擎有什么样的护城河?
汪凯博士提到了带宽。
他在采访中告诉《汽车公社》/《C次元》,无论是端对端大模型VLA,还是此前大火的Transformer,芯片公司必须要支持,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保证足够的算力。有些芯片虽然强调算力有多高,但并不能有效的解决端对端和大模型的要求,为什么呢?
因为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带宽支持。高算力,高能效和高带宽,对于高阶智驾缺一不可,但高带宽往往容易被业界忽视。芯擎科技目前支持的带宽领先业界,星辰一号达到204GB/s,星辰一号Lite也有102GB/s,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数据进行优化传输,同时以更短的时延去解决问题。
舱驾融合,芯擎的撒手锏
很多读者可能记得,一年前,亿咖通发布了名为“汽车大脑”的中央计算平台,集成一颗芯擎科技的龍鹰一号,以及黑芝麻的智能驾驶芯片,作为双芯片的舱驾融合尝试。
彼时,芯擎科技还没有自己的智驾芯片,来自黑芝麻的智驾产品,给了“汽车大脑”更多的想象空间。伴随着星辰一号的发布,芯擎科技将利用自有产品矩阵,抢滩舱驾融合,迎接车规级芯片市场的第二增长曲线。
汪凯博士也提及了舱驾融合。
“低阶的舱驾融合,其实很多供应商可以做到的,即用一个芯片,把两个盒子合成一个盒子。在某种程度上,我认为舱驾并不意味着是一颗芯片,可以是一个盒子,可以是一个电路板,也可以是电气架构上两个域放在一起考虑,这是我们通常讲的舱驾融合的概念。
通过龍鹰一号Pro与星辰一号,芯擎可实现中阶的舱驾融合,后续龍鹰二号面市,即可通过产品组合,实现高阶的舱驾融合。
“实际上,舱驾融合,对座舱芯片的要求也是挺高的。有了可搭档的高阶智驾芯片,座舱芯片的性能一定不能差,所以目前来看,很多车企还是以不同的芯片来完成各自的任务。到了高速NOA,取决于车企对智驾的要求与定义,有些厂商希望用一颗芯片来做,有些用两颗,但融合是逐渐完成的过程。”
芯擎科技成立于2018年,公司在往前走的过程中,从舱到驾,再到舱驾融合,是一条主线。而另一条主线,则是客户的多元化,以及量产上车后对市场份额的更高要求。
汪凯博士告诉《汽车公社》/《C次元》,截至去年,芯擎的“龍鹰一号”已经累计交付超过一百万片,今年的交付量预计定将超过一百万片,而且将来预计至少占25%以上的份额,希望2-3年后能做到这一点。为了实现更多的量产份额,芯擎选择两条腿走路——
一条腿,是国内客户逐渐多元化,而非创业早期集中在吉利与一汽;另一条腿,则是走出国门,出海拿市场。该公司目前已收获德国大众汽车的海外订单,这是立足长远的新订单,给了芯擎更稳固的客户基础,是十分重要的突破。
汪凯透露,出海国外,大厂是最优质的客户,因为有大规模量产的基础。从明年第三季度开始,搭载芯擎产品的大众车型,将连续在欧洲、南美和印度销售,这也意味着,公司将在真正意义上与国际先进的芯片厂商同台PK。
和座舱芯片相比,智驾芯片将涉及更多数据的问题。“目前,我们基本上还是以东南亚、欧洲和南美为主,暂时没有突破到北美,当然,这也给我们更多时间准备。但这个话题,就不只是芯擎一家公司的挑战了。”
全维进阶新标杆!比亚迪海狮06杭州上市试驾诠释高质出行新体验
【E汽车】极氪009光辉推出全新“冰玉白”外观色
比亚迪超万名工程师对用户各种路况进行分析,并且专注开发第五代DM技术,要榨干每一滴油的最大价值,正是因为巨大的投入,才让DM技术油耗低至2.6L,很显然此次技术进阶让用户出行更省!
重庆渝大昌汽车音响改装!雷克萨斯RX350汽车音响改装升级瑞典卓美喇叭,意大利史泰格DSP功放处理器,低音、功放不占空间改装方案!
没有公布预售价,本质上是一场豪赌。
全新MG4,10万级价格 20万级价值,颠覆新能源两厢车市场
超省油的新能源车再进化,比亚迪秦L DM-i升级后油耗2.6L/100KM
Cybertruck靠不住 特斯拉皮卡想卖好还得靠“降级”
全新小鹏P7发布,三大版型简约布局,新车在变革中体验如何?
2026款东风奕派eπ008六座版与零跑C16,不做取舍谁更全面?
亏电油耗一降再降,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再进化#第五代DM亏电油耗刷新至2.6L#第五代DM亏电油耗再降10%#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再进化
8月5日,比亚迪海洋网全新中型SUV海狮06上市暨试驾体验活动——长沙站正式拉开帷幕。海狮06DM-i官方指导价为13.98万元-15.68万元、海狮06EV官方指导价为14.38万元-16.38万元。
败局已定?极星汽车或将于年底退出中国市场
新款问界M7官图发布:设计更精致,纯电版终于来了
没有价格,全新小鹏P7首秀
从销冠到重整,哪吒汽车坠入深渊!50家资本抄底是福是祸?
NEDC亏电油耗再降10% 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再迎改变 OTA免费升级
说句真心话,比亚迪一直砸钱搞创新和研发,这种持续的技术投入,目的就是让用户“越开越省”,这种“买了车还能免费享受技术升级红利”的好事儿,可不是所有品牌都愿意做、并且都有能力做到的。比亚迪这波操作,新老车主都照顾到,真是把车主宠上天了。
运动无限 吉利同行 吉利控股全力支持成都世运会成功举办
个体销售高强度工作换来的“高薪神话”,与经销商的生存焦虑,恰好从细微与宏观两个层面显示出了行业转型的危与机,前者折射出新能源浪潮下的局部机遇,后者则暴露了传统模式与时代需求的深层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