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了,油车党还在嘴硬吗?
这两年,后台被大家问得最多的问题:现在买油车是不是49年入国军?
当网约车司机都在用纯电省出月薪过万,当露营党开始用外放电煮火锅的时候,当95后开始嫌弃车机不如手机好用的时候。2025年的家轿市场,没有混动技术和智能化背书的产品,可能真的有点像不带充电宝出远门的手机——表面硬撑,内里实则慌得一批。
今天咱们不聊那些参数叠参数的伪科普,直接带三个热门车型下场遛遛:传统合资家轿的德系代表朗逸、省油界老江湖新轩逸,以及新晋的混动选手第三代逸动PHEV。
相信经历过油价破9、充电排队、高速堵车三重暴击的当代车主,应该早就悟出了一大真理:没有全能能源策略的车,都是新时代的“偏科生”。
逸动PHEV这套混动系统妙就妙在,它没有像一些友商一样偏科动力性能,而是主打全场景的覆盖面。
日常上下班代步模式下,同级领先的145km纯电续航,足以支撑一线城市的出行半径。 偶尔长途自驾游或跨城出差模式下,4.26L馈电油耗+48L油箱,1300km续航足够从北京到上海不愁“充电焦虑”。同时还支持油车永远无法实现的野趣模式,3.3kW外放电轻松解锁烧烤架、咖啡机、投影仪的户外自由。这套组合拳可以说直接打穿了油电对立的天花板。
反观朗逸车主在加油站排队等92号汽油打折的时候,轩逸车主在红绿灯前苦练无感起步省油大法,却被网友吐槽是“堵车的尽头”的时候。逸动PHEV车主正在用波谷电价薅羊毛,0.3元/度的深夜波谷充电,算下来每公里不到5分钱的通勤成本,堪比公交卡。
02动力调校的科技革命坐电动车晕车?这是以往合资车企最爱抨击自主新能源车的说法。我们不否认百年德系厂和日系沙发厂在动力调教方面经验老道。但这次长安工程师直接跳过工程思维,用代码重新定义了驾乘品质。
以往传统车企解决晕车问题全靠变速箱的标定调节,逸动PHEV直接上马“晕车舒缓算法”。新手司机脚法不稳?系统自动减少70%油门变化量。堵车路段频繁启停?制动频次直降60%,最离谱的是算法还能把加速度变化率压到4.15m/s³以下。这套功能的精妙之处在于“润物细无声”,新手司机不会察觉动力被限制,晕车体质者却突然发现能边坐车边淡定刷抖音了。
相比之下,朗逸的1.5L发动机+6AT组合虽然平顺,但低速跟车时的换挡顿挫依然无法避免;轩逸万年1.6L+CVT动力不足,加速迟缓本身不直接导致晕车,但如果伴随频繁的加减速也会是晕车的核心诱因。
而逸动PHEV则借助动力科技创新,既解决了新能源加速的痛点,又规避了自主品牌不擅长的变速箱调校,一举弯道超车。反观朗逸PLUS和新轩逸,就像数学老师坚持用黑板推导公式,能得出正确答案,但答题效率有限,学生们却早已在平板上玩转了图形计算器。
03年轻人的第一台智能座舱当合资车还在用CarPlay续命的时候,长安这回可是真的把10万内家轿的车机玩成了“数码外设”。
逸动PHEV的13.2英寸屏幕藏着三大同级罕见的亮点。一是能声纹复刻的AI小安,支持把你的声音做成语音包、二是车规级MT8666芯片,流畅度堪比旗舰手机、以及手机厂商看了都眼红的互联生态,又能华为HiCar,又能小米CarLink还能OPPO车联,差一个VIVO车联直接凑齐国产车联全家桶了。最让年轻人心水的细节还在于中控屏能显示B站弹幕,雷石KTV支持美声修音,甚至能自定义二次元语音助手形象。
相比之下,朗逸的8英寸中控需要选装导航,轩逸的Nissan Connect还在用2G网络表情包。这代差真的不是我想刻意诋毁合资家轿的车机表现,但确实就像智能手表遇上了机械腕表,你说后者有工匠精神?现在互联网一代的年轻人怕是只会回你六个字:“能装原神吗?”
04安全不再只是钢板厚度中保研碰撞测试拿五星不稀奇,能在电池安全和车身结构上玩出花的才是真本事。逸动PHEV的“金钟罩电池2.0”堪称动力电池界的六边形战士。宁德时代电芯+IP67防水+全天候温控+云端监控四位一体,电池包还直接锁死在了硬核的方舟笼车身上,1500MPa热成型钢用量比某些豪华品牌还狠。
最让新手司机安心的“上帝视角”套装:540°透明底盘能看清井盖纹理,停车位记忆功能治好了商场迷路症,哨兵模式更是把行车记录仪玩成了移动监控站。
反观合资选手们还在宣传“6安全气囊”这种基础配置。不是说不够用,只是2025年了还拿标配气囊当卖点,就像智能手机吹嘘自己支持4G网络。
看完了合资德日系两大标杆家轿和长安逸动PHEV的对比,我觉得这可能已经不是简单的产品力对决了,而是新能源弯道超车传统油车的一种缩影。
那些曾经看不上自主品牌只会“堆料”的人应该明白,当智能座舱承包了年轻人大部分的欢乐,当混动系统可以覆盖100%的生活半径,当混动系统的驾乘品质反超百年调校,属于中国品牌的“技术定义权’时代,或许比想象中来得更快。
当然,不是说朗逸和轩逸不够优秀,放在同级油车中,他们依然是业界翘楚。只是在这个混动技术每月迭代、智能配置每周更新的时代,还在用“耐用省心”当护城河的油车,像极了功能机时代坚守物理键盘的诺基亚。
建议持币观望的消费者亲自试驾这三款车。记得让销售演示下逸动PHEV的对外放电功能,毕竟能用车载电源煮火锅的快乐,是加油枪永远给不了的仪式感。
裸车不到8万起 十万级家用小型SUV 吉利ICON适合什么人群?
做法非常新势力 铂智3X上市3个月迎来第一次OTA升级
前双叉臂后多连杆,加入FSD,老车主都哭晕在厕所了。
燃油轿跑还值得买吗?来看看长安第三代UNI-V
海豹06 DM-i旅行版用接地气的售价与丰富的配置还有领先同类车的能耗数据告诉消费者,普通人也能买得起和用得起旅行车。那么TA的出现,会帮旅行车摘掉小众的帽子么?
全新定义40万级新能源MPV 的豪华标准
牛马的生活不该只有眼前的苟且,除了上下班,偶尔的放松很有必要,但价格不贵,好停好开,还能走得远,真有这样的答案吗?
长城越野炮搭载了2.4T柴油发动机+9AT,能在1500转时爆发出480牛米的最大扭矩。并有前后差速锁,和6种驾驶模式,无论是玩越野还是拉货都能轻松胜任!
乐道L90能否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而理想i8又会不会成为理想汽车纯电车型的破局之作呢?看这段时间的讨论热度应该可以,简单比比俩车已有数据,您会怎么选呢?
SP这个名字意味着F1的爆震管理、钛合金的螺丝以及更多的碳纤维件都将出现在一台与众不同的法拉利296上,马力上涨50匹、轻了60KG。更有赛车版同款空气通道和FXXK同源尾翼,为其增加20%的下压力,更多细节看视频分析!
2025年6月,中国汽车市场格局持续刷新。无论在集团销量TOP10还是品牌销量TOP10中,自主品牌表现都很优秀,占据半边江山之多。比亚迪表现亮眼,不仅以38.3万辆的集团销量蝉联榜首,其单一品牌销量更以34.3万辆的绝对优势领跑全市场,领先优势显著。
腾势与方程豹合并的猜测源于双方销量结构失衡与资源重叠。腾势2025年上半年销量7.98万辆,但D9占比75%,N7月销仅249辆;方程豹6月销量1.89万辆,但硬派越野市场天花板明显。合并可整合渠道资源(腾势400家直营店与方程豹185家)与技术优势(云辇底盘与电驱越野),形成“......
全新一代宝马3系曝光,内外设计大变样,尺寸加长,值得期待吗?
在A级纯电SUV这片竞争红海中,比亚迪方程豹品牌推出的钛3车型如同一匹强劲的黑马,4月上市,6月交付量便达到了12017台,引发市场瞩目。这款被定位为“科技潮品SUV”的新锐车型,没有依靠浮夸的营销,而是凭借比亚迪深厚的技术底蕴、极具辨识度的潮流美学以及越级的智能科技体验,获得了......
40天交付破2万,中型SUV现象级爆款,长安启源Q07的成功密码,竟是这场“公益行动”?
15万级中型SUV 性价比高于丰田汉兰达?传祺GS8买两驱够用吗?
裸车7.99万起 配置动力都不错 东风风神皓瀚买燃油还是油混?
2025年7月10日,比亚迪旗下个性化品牌方程豹携全球首款超级混动性能硬派SUV豹5亮相英国古德伍德速度节,并参与了其标志性的爬山赛。豹5凭借开创性的电驱越野技术和独特的东方设计美学,在汇聚全球顶级超跑与传奇名车的舞台上,上演了一场震撼人心的首秀,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新能源硬派SUV......
汽车座舱健康关乎日常出行品质,二代哈弗枭龙MAX在C-AHI测评中获“五星健康车”认证,以清新空气、健康防护等优势,筑牢出行健康防线。
腾势N7周销量跌至50台,猎跑SUV定位牺牲空间实用性,二排头部空间压缩15%,劝退家庭用户。尽管搭载云辇-A悬架等技术,但23.98万起售价性价比不足,被问界M7等竞品反超。此外,N7被质疑为“换壳唐EV”,品牌声量低迷。腾势需重新定义产品价值,否则高端化战略恐难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