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安徽池州发生的小米SU7严重交通事故暂无定论,究竟是司机错误使用NCA系统并存在非驾驶分神导致,还是车辆自身原因造成,现在只有等待进一步的调查报告。
不过有一组数据还是要再讲一讲的,参考以下数据:
3月29日 22:27:17 NOA激活,车速116km/h3月29日 22:28:17 轻度分心报警3月29日 22:36:48 NOA发出脱手预警提示“请手握方向盘”3月29日 22:44:24 NOA发出风险提示“请注意前方有障碍”,发出减速请求,并开始减速3月29日 22:44:25 NOA被接管,进入人驾状态,方向盘往左转角22.0625度,制动踏板开度31%3月29日 22:44:26 方向盘往右转角1.0625度,制动踏板开度38%3月29日 22:44:26-28之间 车辆与水泥护栏发生碰撞3月29日 22:44:28 车端Ecall触发3月29日 22:44:39 车端Ecall接通,确认事故发生,并报警、呼叫120急救服务3月29日 22:45:06 与车主取得联系,确认非车主驾驶3月29日 22:47:15 调配120成功3月29日 约23时许 120抵达现场这是来自小米汽车方面提供给警方的数据,关键点是22:27:17秒激活之后,系统先出现“轻度分心警报”后又出现“请手握方向盘”的警报。该信息说明至少司机在驾驶过程中存在分神的情况,有可能未持续对前方路况进行有效的观察。
随后才有了所谓的“2秒内反应不现实”的一系列评论。
从22:44:26秒到28秒之间想要做出有效的反应确实是不现实的,所以现在至少可以先行得出一个结论:使用NCA系统的时候一定不能分神,否则两秒定律必定会让人后悔!
概念解析:
Two-second rule,两秒定律。这是一个交通工程术语,用于帮助驾驶者在各种速度下判断与前车的安全距离;同时两秒定律亦可用于分析人类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简而言之,这是基于传统的车头时距和安全距离模型、综合制动过程中的安全距离模型的研究。
用最通俗的话来描述就是“人类驾驶员从发现前方道路障碍物到做出有效制动动作的时间大致需要两秒。”
可以这样理解。
假设车辆以120km/h的速度巡航驾驶,每秒行驶多远呢?
正确答案:33.33m/s。
正常安全车距建议超过100米(高速公路标准。)于是两秒后剩余的安全车距则为“100-33.33*2=33.34米。”剩余的安全车距其实已经不足够将车辆刹停!所以高速公路理想的安全车距一般建议为150米左右。
具体到小米SU7该起交通事故,其安全车距是多少并不清楚,但是想来肯定不够。假设是100米,真实时速是116km/h,每秒行驶32.22秒——剩余安全距离则为35.56米!这时候必须全力制动(刹车)才有可能将车辆停住,或者至少降低一部分车速以完成快速安全变道——但是数据显示的结果是其接管车辆驾驶权限之后,制动踏板的开度仅为31%至38%!数据说明制动并不是全力的,所以碰撞的结果也就几乎是必然的了。
近日笔者发布了一篇关于讲解NCA真实概念与能力的文章,可惜读到这篇文章的读者应当不多。
现在再讲一次:
Navigation Cruise Assist缩写为NCA,翻译为导航、巡航、辅助,合并为“导航巡航辅助。”哪有什么“领航”的说法与概念?!根本没有!其真实的能力仅限于辅助并一定程度减低驾驶疲劳强度,比如帮助司机刹车、加油、辅助变道等;并且现在所有智能汽车的智驾系统按照推荐国标的定义命名都是“组合辅助驾驶!”命名上没有一个字提到“自动驾驶!”
笔者曾不止一次的讲解过2级组合辅助驾驶系统的真实水平,然而评论区里大都是抬杠的;现在还抬杠吗?要知道错误使用这些系统是要付出生命代价的!不要拿无知当个性。
说明:
现在所有所谓智能汽车在使用所谓的智能驾驶、领航系统、领航辅助等功能的时候,驾驶员的双眼都必须持续盯住前方路况!2级组合辅助驾驶系统只能辅助一部分简单的操作,不能真正替代驾驶员去对路况进行逻辑分析。
并且NCA系统有诸多场景是无法发挥作用的,有些车辆虽然在技术或车辆发布的时候不会去讲,但是可能会在用户手册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免责说明。
比如以下内容就来自一些品牌的智能汽车产品说明:
夜晚,雨雪雾、扬尘、浓烟、暗光、逆光、炫光、无路灯等场景车道线模糊(磨损导致)车道线混乱(如道路施工临时调整)无车道线、道路划线不清晰、新旧车道线或标识重叠车道线迅速变化(如分叉、横穿或合并)拥堵路口人、车在路口随意穿行有行人、动物或非机动车忽然从视觉盲区中闯入前车急刹遇到异形车(车外悬挂物、静止或低速行驶的工程车)等等。
就是这样了。
说一句不客气的话:
在高速公路上用智能辅助驾驶,手离开方向盘,眼离开前方道路,这只是行为本就属于违法驾驶行为和危险驾驶行为——两个字的评价就是“作死。”然而类似的案例时有发生,可是均未能起到有效的警示作用。
建议现在的交通法规应当对智能驾驶使用过程中的违法驾驶行为进行严格的监拍,不能让司机有侥幸心理。
同时所有车企在生产制造仅满足2级组合辅助驾驶汽车的前提下,应当严禁使用、严禁单独使用、严禁组合使用以“智驾”“高阶”“高级”“领航”等词汇。
同时记住“两秒定律”吧,使用智能汽车一定要比传感器更早发现障碍物才行!什么品牌的车都一样。
在当今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各大品牌纷纷推出各种促销活动以吸引消费者。然而,一汽丰田却以独特的视角和深远的战略眼光,推出了“时光焕新计划”,让用户真正实现“用车无忧,让旧车更值钱”。
今天起,终结扯皮时代,你的吐槽有人接单了!!!
在3月底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某院士关于增程式技术路线更具优势的观点引发业内广泛讨论。这一表态随即在技术圈掀起波澜,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市场上增程式和插电式混动技术各具特点,应当客观看待不同技术路线的适用场景。
近日,特斯拉中国宣布了全新的限时购车政策。
小米市值光速蒸发:深陷安全“舆论风暴”,从巅峰到低谷的危机透视
在燃油车中高端市场,3月,途观家族销量突破1.4万辆,帕萨特家族销售近2万辆。上汽大众以Pro家族为支点,不仅推动油车智能化,也成为销量新增长点。以途观家族为例,每卖出4辆就有一辆是途观L Pro。作为Pro家族三部曲压轴之作,途昂 Pro于3月上市,在智能与奢享之上再添性能。新......
在2024年的种种艰难挑战中,万科积极展开自救并推动公司发展模式快速转型。2024年,万科制定并推动实施业务重整和风险化解的“一揽子方案”,坚定瘦身健体、聚焦主业、全力自救,取得了积极成效。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经接近50%,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愈加白热化,随着时间进入到新能源汽车竞争的下半场,智能化已经成为新的竞争重点。
近日,汽车门网公布了2025年3月SUV投诉指数排行,整体投诉指数环比下降16.25%。投诉榜单TOP10中,比亚迪旗下车型上榜八家。
除了极具吸引力的一口价和“天花板权益”,途岳新锐省油耐久的全面产品实力也是车主选择它的核心因素。其中,为人津津乐道的强动力和低油耗,得益于其搭载的EA211 1.5T EVO II净效发动机 。
如何突破V12阶段?
他来带领乐道是否也意味着蔚来和乐道将实现更多的资源协同呢?
阳春三月,又逢上市车企年报集中披露期。在价格战硝烟弥漫的汽车市场,多数头部企业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然而翻开长城汽车2024年财报,全面飘红的数据格外醒目
零跑超理想?上汽干翻比亚迪?3月销量“变天了”!
整车终身质保!途岳新锐率途岳家族再开同级先河!
本次获得24年车型大奖的新能源品牌几乎都来自造车新势力,包括鸿蒙智行的问界M9、智界S7,覆盖终端售价20-50万元的区间,而同获此殊荣极狐反而更加值得关注。
谁也未曾想到,以前被不少人鄙视的插电式混动,如今竟然成了“香饽饽”! 2018年的时候,我试驾过某美系插混中型轿车,试驾体验真的是一言难尽!馈电状态下发动机噪音嗷嗷大,而且因为背着一块大电池,动力也肉得像“踩棉花”。 更可气的是,那时候,同款车的插电式混动版要比纯燃油版贵好几......
在运费还在内卷的 “战场” 上,卡友们为了能省点钱,都绞尽了脑汁。近段时间,LNG气价较低,油气差价持续拉大。不少用户瞅准时机,纷纷把目光投向天然气重卡,就盼着借此降低成本,多赚点辛苦钱。在燃气卡车的“江湖”里,东风柳汽乘龙H7 Pro 560 LNG牵引车凭借大马力、低气耗的出......
购买广汽埃安UT的原因:长车身大空间;新能源品牌保值率第一;前置前驱更适合女生驾驶。
全新智己L6将于4月18日正式发布,并开启全国预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