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在论坛、贴吧或者车友群里讨论汽车的时候总会热烈且和谐;讨论最多的话题主要有车辆维保、故障解决、改装加装等等,各自用着各自的车,彼此之间的交流总是友善的。
可是近两年里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单一品牌的交流平台里逐渐出现所谓的“KOL。”
在综合品牌的交流平台里不断出现“KOL高举大旗的骂战。”
至此汽车圈的“饭圈文化”出现了,交流圈变成了舆论场,友善的交流变的剑拔弩张;尤其是在品牌方出现一些营销危机的时候,类似的“饭圈”与“KOL”必定会显得异常亢奋,在危机公关方面显得比企业营销部门还有热情。如此诡异的“饭圈文化”是如何形成的,真得会有如此之多的无聊的闲人吗?
想要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得先搞清楚“饭圈文化”的定义。
准确定义:
以偶像为中心,由粉丝自发组成的、具有强烈归属感的亚文化圈层;其特点为组织化运作,有持续的情感和经济投入,存在明显的身份认同和排他性。
通俗来说就是有同一个喜欢的人物或者品牌,为了喜欢的人物或者品牌,会主动的投入时间、精力和费用去帮助其维护形象或者危机公关;也会花费大量的费用去购买其周边产品,甚至参与有一定商业代言性质的活动。
类似的“饭圈文化”在文娱圈里较为常见,但是在汽车圈里并不多见。
可是近两年里已经出现类似的“汽车饭圈文化。”然而作为汽车用户而言,大多数汽车用户都是肩负生活和工作双重或更多重压力的真实的人,大多数人不会有周边产品消费能力和足够多的时间;反之,达到时间和财富自由的人往往不会去做如此愚昧的事情,其认知能力和水平决定其不会再轻易去“粉”一些什么。
所以“汽车饭圈文化”形成的关键是“KOL”的存在,其核心人物就像是“水军头子。”
所谓的“KOL”是key opinion consumer的缩写,可以理解为“意见消费者”或者“意见领袖。”
在一般汽车爱好者的眼中,“KOL”属于汽车品牌的狂热粉丝。客观事实上不能否认确实有这种狂热粉丝的存在——但是往往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能让一个肩负生活和工作压力的人拿出足够多的时间与精力去为另一个盈利性质企业旗下的品牌或企业本身做宣发,实际上一定是有利所图的。
笔者作为业内工作人员相对了解其中的门道,下面就来简单讲一讲某些车企对“KOL”的养成方法。
其方法包括但不仅限于:
人物形象塑造,以满足虚荣心免费旅游赠送礼品赠送保养对自媒体类“KOL”以第三方渠道进行现金支持等等。
再多就不好讲了。
当一款新汽车产品或新技术发布的时候,媒体到发布会现场当然会有“车马费,”其次还有会相关合作的其他费用与公司对结。而“KOL”则是通过在不同地点举办的发布会蹭个免费旅游,拿一些免费礼品,获得一些车辆养护权益;对于一部分“KOL”而言,这种状态又能满足或抚慰其在工作和生活中相对失败而带来的挫败感,被粉丝们“众星捧月”的成就感也是一种需求。
现在应当能明白为什么有些汽车品牌会有大量的“KOL”了,说白了就是低廉的成本养出来的;只不过培养这些“KOL”是否已经属于恶意营销和恶性竞争,看来是很值得去解读的——由于“饭圈文化”很难治理,其有明显的分散性,所以目前的“饭圈”已然成为某些汽车生产制造企业的“营销打手团队”之一!思维相对灵活的“KOL”总能煽动不明所以的粉丝去进行有组织的“拉踩”行为,而竞争企业又很难投入对等的人力资源去一一筛查;于是最终也只能以相同的方法培养出自己的“饭圈”来“防御与对抗。”
“汽车圈饭圈”大都已毫无底线。
培养出这样的“饭圈”实际属于恶意营销的行为。
综上所述,“KOL”的角色就像是小区里劝你去“领鸡蛋”的大妈,为的不过是些靠自己能力而难以获得的蝇头小利;看透这样的角色实际会发现其非常可笑,回头再看自己作为“粉丝”的人物角色实际更加可笑。
并且所有与企业和品牌相关的“饭圈”所从事的行为,其中必定会有相当一部分存在法律风险。而如果真发生一些事情,企业是不会去管这些粉丝的,因其并非企业明确授权的行为,加之“KOL”能够持续去养成粉丝,所以企业并不会在意“一兵一卒”的损失。
可以静下来想一想了。
实际上“粉人物”和“粉企业”的行为毫无意义,一个是卖家、一个是买家,你提供商品和情绪价值,我消费,有什么必要感恩?别把自己放得太低,也别被当成“营销打手”而浑然不觉。
东方时尚国际艺术周亮相2025大阪世博会
开岚图FREE+体验直接拉满!华为乾崑泊车代驾VPD开启智能泊车新篇章
今年上半年,各家车企都在试图通过新能源转型、产品矩阵优化及全球化布局,在销量与市场份额上实现突破。作为支撑中国车市“半壁江山”的“自主五强”们状况如何?借各家纷纷公布半年销量公布之际,我们一探究竟。
广汽冯兴亚拜访任正非,释放了三个信号
当地时间7月1日,行摄漫记《用镜头讲车》从巴西获悉,比亚迪在其巴西工厂举行了首车下线仪式,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同时,巴西总统卢拉接受采访时提到,比亚迪将推动巴西汽车工业革命。具体又是什么情况呢?那就一起来看看本期视频吧。
近日,汽车门网发布了2025年6月汽车质量投诉指数分析报告。
又一“造车新势力”诞生!首车为高端新能源SUV,存活率有几何?
6月刚过,广汽传祺便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单月整体销量达28857台,环比增长22.4%。
中国智造闪耀巴西,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
小鹏G7重新定义20万级智能SUV的标杆
TÜV南德向华霆动力颁发ISO 26262 ASIL D及ISO/SAE 21434双认证,赋能供应链韧性建设
福州人速看!鸿蒙智行授权用户中心·福州华夏汽车城国贸盛大启幕
7月4日,重庆本土车企长安启源与重庆铜梁龙足球俱乐部在重庆市温德姆酒店正式签约,长安启源成为俱乐部首席合作伙伴及比赛服胸前广告赞助商。
首席合作伙伴!长安启源与重庆铜梁龙足球俱乐部正式携手
宁可“抛家舍业”也不离职,丰田员工的忠诚度,让国产车企汗颜了
6月,极氪品牌销量为16,702辆,同比下降16.9%;2025年上半年,极氪累计销量达90,740辆,同比增长3.26%,但较2024年增速显著暴跌(2024年增速为106.1%)。
一家承载着60年军工基因的老牌车企,一位曾以“工程车之王”名震行业的重卡巨头,如今却站在了“生死边缘”。
今天,再来跟大家重点聊一聊近期还在走主升浪的超级题材——固态电池。
油电双杀!上汽大众逆袭2025车市的三板斧
7月5日,昆仑决世界格斗冠军赛第104期比赛在安徽铜陵北斗星城昆仑决基地震撼举行,全球顶尖格斗选手齐聚一堂,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激情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