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对等关税”之下,半导体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对等关税”之下,半导体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证券市场周刊 0浏览 2025-04-09 IP属地: 未知

文丨李壮 编辑丨承承

在美国实施“对等关税”政策下,我国半导体产业链公司出现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近期海外和国内关税政策的变化,全球半导体上市公司的股价出现剧烈波动。不过,相关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国产化率有望继续提升,模拟芯片、微处理器、半导体设备等细分领域的国产替代进程将进一步加速。

全球半导体公司股价出现异动

近期,美国政府宣布实施“对等关税”政策,在对其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的同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比如中国34%,欧盟20%,印度26%,韩国25%,越南46%等。美国政府宣布半导体在此次关税征收的豁免名单中,但承诺未来会加征关税。此前,美国对原产于中国的半导体产品已按301条款适用50%的关税税率。

对此,世界主要经济体和相关国家作出回应,其中,我国宣布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欧盟提议对部分美国产品加征25%关税;加拿大宣布对美汽车加征25%关税等。

在全球关税政策出现重大调整之际,全球半导体公司股价出现异动。4月2日-4月7日,全球半导体龙头英伟达下跌11.36%,台积电下跌13.32%,超威半导体(AMD)下跌18.62%,英特尔下跌11.25%。而消费电子龙头苹果公司,同期也下跌18.7%。在A股市场,半导体行业指数4月2日-4月7日下跌11.17%,苹果产业链指数下跌15.32%。

A股半导体公司股价受海内外政策影响同样出现剧烈波动,对此,不少中小投资者向上市公司询问关税政策对企业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江波龙、卓胜微、天德钰、聚辰股份、天岳先进等半导体公司近期都收到了相关提问。

比如,有投资者向江波龙提问:“公司在美和巴西是否有厂区,关税对公司影响大吗?”对此,公司在4月7日回复称:“公司构建的国内海外双循环的供应链体系已经初具规模,公司将灵活、快速的以不同策略应对外部环境变化。”

同样,卓胜微在4月7日回答投资者有关“美国关税政策对公司影响多大?会不会给公司带来更大的经营压力?”的问题时表示,“公司一贯坚持自主可控的战略路线,重视业务连续性等核心经营规划,并前瞻性地进行了芯卓工艺和制造资源平台的战略布局,自主把握核心供应链体系,基本实现了公司主要业务的资源转换。目前公司经营模式已从Fabless转向Fab-lite,目的旨在通过芯卓的基础技术和资源构建,坚定投入到新技术新资源的创新开拓。基于自主供应和技术能力的建设,相关关税政策对公司经营影响较小。与此同时,公司资源平台的抗风险能力正在逐步释放,供应链的安全与稳定性凸显,同时具备更好的成本优势。随着自主可控的战略意义越发显现,公司已做好应对各项挑战的能力储备,并将持续深耕高效资源平台业务模式,充分发挥其长期可持续的资源性价值,把握并拓展出更多向其他应用领域和产品的机遇。”

国内半导体公司基本面较为扎实

截至4月7日,半导体行业有42家公司发布了2024年财报,其中有8家公司境外业务收入占比超过50%。资料显示,江波龙、卓胜微、天德钰、聚辰股份是数字芯片设计公司,上海合晶和天岳先进是半导体材料公司,汇成股份和赛微电子是集成电路封测公司(见表1)。

表1  半导体行业公司境外收入占比超过50%的公司

数据来源:Wind

境外收入占比是许多投资者关心的话题,比如有投资者向聚辰股份询问:“请问公司出口美国的业务营收占比多少?”聚辰股份表示,“公司对美出口占比不及整体营收的1%,本次关税调整对公司的直接影响较小,对下游行业以及供应链的影响尚待观察。”

就已披露财报的半导体公司来看,基本面整体表现较优。据Wind统计,42家半导体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合计1724.81亿元,同比增长24.43%;实现归母净利润合计149.94亿元,同比增长6.35%。其中,有7家公司的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相比2023年增加一家(见表2)。

表2  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居前的半导体公司

数据来源:Wind

在业绩增速上,42家半导体公司中有11家公司业绩出现翻倍增长(见表3)。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业绩翻倍公司的盈利全部为正,其中盈利规模最大的华天科技归母净利润为6.16亿元,盈利规模未过亿元的神工股份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4115万元。

表3  半导体业绩出现翻倍增长公司

数据来源:Wind

对于外界担心的因为关税导致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首先会表现在上市公司毛利率方面。就42家半导体公司的毛利率表现看,有25家公司的毛利率在25%以上,其中有9家公司的毛利率在50%以上(见表4)。

表4  半导体行业销售毛利率较高的公司(TTM,%)

数据来源:Wind

机构看多半导体细分领域国产替代进程

从机构调研情况看,42家半导体公司中有28家公司在今年获得了机构调研。其中,业绩高增长的江波龙处在被调研首位,被调研总次数达14次;高毛利率的龙迅股份、复旦微电等同样也获得较多调研(见表5)。

表5  1月1日-4月3日半导体公司获机构调研情况

数据来源:Wind

据江波龙财报,公司在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74.64 亿元,同比增长 72.48%;实现归母净利润4.99亿元,同比增长160.24%。对于经营业绩的高增长,公司解释称,主要是提前预判并把握住了全球半导体存储市场复苏的机遇,公司嵌入式存储、固态硬盘、移动存储、内存条业务均实现增长。

在机构调研的业绩亏损公司中,晶丰明源去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0.33 亿元,较上年同比减亏0.58 亿元;产品综合毛利率37.12%,较上年同比上升11.45个百分点;研发费用为4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比上升36.04%。

值得一提的是,机构调研扎堆的企业主要是数字芯片和模拟芯片设计公司。目前,海外龙头厂商垄断了国内模拟芯片的高端市场,比如在汽车电子领域模拟芯片国产化率仅为10%。

浙商证券在近期研报中指出,受关税政策影响,模拟芯片、微处理器、半导体设备等细分领域的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在半导体设备领域,浙商证券预计,“根据我国海关数据,2024 年中国从美国本土直接进口的半导体设备超过400亿元人民币,产品品类主要为高端刻蚀、薄膜、量检测等设备及相关零部件,该部分商品潜在受对美反制关税影响,我们认为此次贸易扰动有望推进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国产化提速。”

在模拟芯片领域,国际大厂ADI首席财务官Richard Puccio在2月底表示,第一季度的预订量继续逐步改善,工业和汽车行业的强劲表现将助力公司在第二季度实现环比和同比增长。这意味着模拟芯片行业的复苏势头得到保持。

开源证券认为,反倾销+关税反制或将限制国际模拟芯片公司的低价竞争策略,缓解国内模拟芯片公司在中低端市场方面面临的价格竞争压力,带动国产模拟芯片厂商渗透率提升,国产模拟芯片厂商在汽车电子等高壁垒领域有望从“边缘突破”转向“核心渗透”。

文中提及个股仅作举例分析,不作投资建议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证券市场周刊 0粉丝    268作品 关注 职业投资人之选
推荐作者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