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三元锂+磷酸铁锂,宁德时代开启动力电池模块化时代

三元锂+磷酸铁锂,宁德时代开启动力电池模块化时代

汽车像素 325浏览 2025-04-21 IP属地: 未知
2025年4月21日,宁德时代超级科技日以“边界·觉醒”为主题,将动力电池的技术革新推向了一个新维度。在这场发布会上,三款产品——骁遥双核电池、钠新电池、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共同构成了宁德时代的“六边形战士”产品阵营。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骁遥双核电池”:它既打破了单一化学体系的性能天花板,也重新定义了动力电池在智能汽车时代的角色。
传统动力电池的研发逻辑往往是“补短板”:在能量密度、快充、低温性能、安全、寿命等指标中寻求平衡。但宁德时代骁遥双核电池的颠覆性在于,它不再受限于单一化学体系的性能边界,而是通过“双核架构”将不同化学体系的电池进行组合,并根据用户需求灵活调配性能。
这个款电池的核心创新,是通过"双核架构"重构动力电池的安全与性能逻辑。其高压双核系统采用两个独立能量区,支持串联、并联或独立输出。当某区域故障时,BMS系统通过物理-电气双重隔离与拓扑重组技术,在毫秒内完成健康系统无感接管,重新定义高压安全标准;低压双核则通过类似DNA双螺旋的协同设计,确保转向、制动等关键功能毫秒级无感切换。
热安全系统首创"分区隔离+定向导流"机制,配合双路温控网络实现精准分区管理,如同智能化的"分区空调"。这种架构使动力电池从能量载体,升级为智能驾驶的能源中枢,为高阶自动驾驶提供毫秒级能源保障,并通过多重冗余设计构建复杂场景的安全缓冲空间。
双核电池的另一大突破,来自材料技术的颠覆。
宁德时代摒弃了传统石墨负极,转而采用“自生成负极技术”:通过精准调控金属元素在集流体上的沉积,形成致密且均匀的负极界面。这一技术使电池体积能量密度提升60%,重量能量密度提升50%。
在技术细节上,宁德时代通过三大创新解决了金属负极的寿命与安全问题。
纳米级界面层使离子传导速度提升100倍,沉积粒径比行业水平扩大10倍,活性离子消耗速率降低90%;而高热稳定电解液体系,使电芯热稳定性提升80%,拓宽了热安全边界。
更重要的是,自生成负极技术具备极强的兼容性。当它与钠离子、磷酸铁锂、三元锂等不同体系组合时,能量密度可分别达到350Wh/L、680-780Wh/L、1000Wh/L以上——这意味着车企可以根据车型定位(经济型、长续航、高性能)自由选择技术组合,而无需在性能参数上妥协。
双核电池的真正价值,在于其“组合逻辑”的开放性。宁德时代通过“电电增程”技术,将不同化学体系的电池性能与用户场景深度绑定。
比如,钠离子与磷酸铁锂的组合,针对北方极寒地区,钠电池在-40℃下仍保持90%能量,配合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的长续航,使车辆在低温环境中综合续航突破700公里;第二代神行超充+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的组合,将轴距3米车型的续航从800公里提升至1000公里,同时支持12C峰值快充(5分钟补能520公里),兼顾长途出行与紧急补能需求;三元锂、磷酸铁锂或双三元锂的组合,为越野车型提供1兆瓦级瞬时功率(即使电量剩余20%仍可输出600kW),并支持1500公里超长续航,解决性能与续航的矛盾。
这种“按需组合”的模式,本质上是对动力电池产业逻辑的重构——车企不再需要为不同车型开发独立电池包,用户也不必为单一性能短板牺牲体验。
宁德时代敢于提出“双核电池”概念的底气,来自两个核心能力:一是对钠离子、磷酸铁锂、三元锂等多种化学体系的深度掌控;二是基于1823万辆实车、3000多亿公里工况数据积累的工程经验。
当其他企业还在纠结“该押注哪种技术路线”时,宁德时代已经跳出了非此即彼的思维——通过双核架构将不同体系的优势融合,并让电池成为可定制的“智能能源模块”。这场技术革命的终极目标,或许正如其发布会主题“边界·觉醒”所预示的:动力电池的形态与功能,本就不该被预设的边界所束缚。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汽车像素 125粉丝    81作品 关注 记录智能电动时代的汽车产业潮水、公司兴衰、人潮涌动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