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车市的残酷程度,远远超出了预期。”
绝不是杜撰,文章开篇的一句话真真切切来自于,我和某位主机厂高管交谈过程中,他给出的反馈。
是呀,熬多了4个多月的洗礼,无论主机厂的员工也好,报道该行业的媒体也罢,相信很多人都已经感到身心俱疲。
但即便如此,还是要不解风情的告诉大家——又一届上海车展来了。
这场上半程,整个中国车市最为重要的盛会,注定将彻彻底底榨干每一位参与者仅剩不多的精力。作为其中的一员,俨然做好了透支的准备。
汇总而言,“干就完了。”
殊不知,本次上海车展前夕,如往届一样,接到了一篇以“祛魅时刻”为中心思想的选题,至于论述的主角则是时常占据头版头条的新势力造车。
它们,被认为是整个大盘的风向标,是电动化转型浪潮催生出的产物。许许多多的后来者,挤破脑袋都想被纳入到该阵营之中,觉得只要能冠以该名,便代表着转型先锋。
可随着一轮又一轮的大浪淘沙,不断的进行淘汰与洗牌,试问仍能留在赌桌上继续参与的品牌又剩几家?
注意,我说的是真正意义上纯粹的初代选手,没有传统主机厂的背书,更不是科技巨头降维打击的产物。
复盘下来,好似只有蔚来、小鹏、理想、零跑……
也恰恰基于这样的背景,试图抛出一段比较应景的观点:“本届上海车展,笼罩在四家新势力造车身上的光环该褪去了。”
换言之,从蔚来,到小鹏,再到理想,包括零跑,并非什么毋庸置疑的领跑者,反而成为了陷入鏖战的一份子。
曾经,的确都带着巨大的期许与美好的愿景蜂拥而至,可到头来发现,终究需要面对的还是汽车行业亘古不变的生存法则:追求规模效应、全力实现盈利、驶入正向循环。
每一环,都不允许出现偏差。
而带着如此衡量标准,继续聚集四家新势力造车,借着上海车展的契机,接下来的篇幅更想分别展开聊聊它们的处境。
首先,便是蔚来。
理性客观的讲,经历了一季度的沉寂,或者说“滑铁卢”,其无疑再次陷入到了舆论漩涡之中,甚至诸多刺耳的声音仍在不断的涌现。
至于根本原因,乐道L60自去年9月上市以来的不及预期,肯定占据着很大的比重。而失去该支点的助推,加之NIO本品牌在售车型的竞争力下降,共同造成了眼下的困局。
不过,在我心中,情况虽然棘手,但积极的信号已经显现。
譬如,整个蔚来最近连续的高管调整,尤其是聚焦乐道,艾铁成的离开,以及沈斐的接任,又让人看到了积极的信号。
譬如,NIO本品牌在售车型开启的新一轮促销,冲量效果非常显著,也变相证明了只要诚意到位,蔚来在消费者心中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再譬如,上海车展前夕,全新精品纯电小车萤火虫以11.98万元的价格入场,并且相比之前,风评有了十分明显的好转……
反正,这家新势力造车手中能打的牌并不算少。
而本届上海车展,除了NIO与萤火虫的联合展台,乐道展台继L60之后第二款新车L90的亮相,无疑又将吸引大批的关注度。
身为掌舵者的李斌,位于多个场合,屡次重申今年四季度盈利的目标不变。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由此反观成功拿下了一季度“新势力造车销冠”的小鹏。
老实说,表现真的令人眼前一亮。具体拆分,MONA M03与P7+两款相辅相成的纯电轿车,无疑扮演了“救世主”的角色。尤其是前者,单月交付量更是一举突破1.5万辆,几乎占据半壁江山。
而随着2025款G6、G9包括X9的一起到来,以及G7的即将补位,加之P7真正意义上的大换代车型……
不吹不黑,今年小鹏在推新层面完全能够用游刃有余形容,稳态月销正朝着4万辆甚至更高的台阶猛冲。
本届上海车展,按照目前获悉的消息,除了发布P7+加推的旗舰版本与释放AI领域的种种进展之外,不会有太多的重要动作。
略显平淡之下,总感觉在酝酿更大的“阳谋”。
当然,通过极致性价比策略实现量变后,如何化解对于品牌层面带来的严重反噬,将是抛给何小鹏与这家新势力造车的另一道颇为关键的考题。
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公司的纵向上限在哪。
至于理想,必然是四位初代选手中,发展势头最好的存在。单论“自我造血”能力,已经和仍在全年亏损的蔚来、小鹏、零跑不在一个档次。
本届上海车展,卷土重来的理想MEGA Home家庭特别版,将是它试图再次为自己正名的一战。
不可否认,这辆自诞生开始便充满着十足争议的家族旗舰,让这家一直顺风顺水的新势力造车狠狠跌了一跤。
但变相来看,“慢下来”不妨是一件好事。
理想,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好好思考纯电之路究竟该怎么走。
当然,必须点出的是,随着问界的猛攻,以及诸多竞争对手来袭,增程板块的严重承压,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并且情况还在变得愈发棘手。
因此,能否凭借理想MEGA Home家庭特别版,包括箭在弦上的i8开辟第二阵地,渐渐成为了这家新势力造车不容有失的一战。
另外,本届上海车展,同台入场的理想L6智驾焕新版,也将是至关重要的一枚棋子。理想今年70万辆的目标能否最终冲线,近乎三分之一的贡献,都要看这款产品的“脸色”。
大胆猜测,销量策略上的“加量不加价”,仅仅只是疯狂收割的第一步。
而与“蔚小理”相比,四位初代选手中最后的零跑,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像极了“小透明”,甚至去年年初还濒临危险的悬崖边。
可结果却是,这家新势力造车用行动上演了一出触底反弹。
爬出泥潭的背后,只能说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换言之,国家政策的助力,新能源车渗透率的提升,产品本身的极致性价比路线,营销层面没有太过犯错,都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催化剂”。
今年,零跑更是将销量层面的目标,放大到了十分夸张的50万辆。理性客观地讲,参照今年整个大盘的竞争强度,完成的难度并不算小。
顺势,也要求其必须在C10、C11、C16的基础上,找到更多强有力的“帮手”。
而本月,以9.98万元起售,激光雷达版本最低只需要11.98万元的B10,便是它给出的一个答案。
至于另一个,则是本届上海车展全球首发亮相的B01。
如果你熟知零跑,光听名字便知晓其是一款轿车,定位大概率会比B10更“价格屠夫”。二者组成的产品矩阵,加之C系列在售的三款SUV,则是零跑最为关键的“基本盘”。
看到这里,肯定会有读者好奇,如此方式真的能赚钱吗?
借用朱江明在之前专访中的回答,“我们卷得很开心。”就某种程度来说,这家新势力造车目前手握最大的长板,集中在供应链垂直整合能力以及生产制造成本管控上。
加之旗下产品零部件通用率的不断提升,以及规模效应的正向加持作用,让其在定价上得以一次又一次的拼刺刀。
不过,与小鹏遇到的问题有些类似,品牌向上渐渐成为了一道“伪命题”。随即引发的连锁反应还有,单车毛利很难迎来质变。
而最近,巧合的是,某位行业专家在接受采访时曾输出道:“我觉得蔚小理一家都剩不下,最后能够独立存在的概率等于零,要尽快兼并重组合作。”
“年产量干不到200万辆的,估计都活不下去,体量太小,研发费用过高。需要用各种方式去合作合资。”
顺势,试图理解核心思想,直指中国车市的环境还在不断恶化,但新势力造车仍未迎来足够可观的规模效应,迟迟无法实现自我造血。
道理,其实没错,也和今天文章提及的“祛魅时刻”不谋而合。
但我觉得,还是太过决绝,就拿理想为例,去年50万辆的销量,便能将80亿元净利收入囊中。本质上,活下来的办法,总比困难要多,关键是怎么去做。
而当自身光环渐渐褪去,牌桌上仅剩的四位初代选手,无疑都走到了关乎命运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
本届上海车展,又是一个极佳的观察锚点……
那么,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哪些“大洗牌”?
比亚迪方程豹钛3正式上市,13.38万起,政策权益更惊喜!
零跑B01,15万级别里,我最喜欢这个粉色
魏牌全新高山正式预售 开启MPV家庭新时代
本田同门内战,上演差价闹剧,双车战略行不通了?
比亚迪智驾表现如何?看看实测!
没有终极路线,只有最优组合。
李斌金舸:永远瞄着MINI
一张钢材邀请函, 将如何诉说长安马自达的硬核内涵?
超乎想象,新时代的汽车都这么夸张了吗?
这是我假装蔚来我谁也不认识,对萤火虫啥也不知道的“理中客”评测。我真正的个人观点必须得买车之后才敢拍,不然可能会…得罪人。
至少80%的车企没必要自研智驾系统。
#别克发布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 #别克逍遥架构行业首发 别克发布新能源子品牌——“至境”,并与行业头部企业宁德时代、Momenta、高通等行业首创“逍遥”超级融合架构。新架构具备拓展能力,可实现MPV、SUV、轿车3种全车身形式,纯电、插混、增程3种全新能源技术,以及前驱、后驱、......
电四驱功夫大师在线教学:真电四驱不看噱头,只看三电机和大电池!山海T1一出手,馈电不怂、烂路不虚,这才是20万级电四驱的「扫地僧」!
增程人生越级享受,17.28万元起2025款星纪元ET正式上市
4月16日,比亚迪个性化品牌方程豹科技潮品SUV钛3正式上市,共计5个版本,惊喜价格13.38万起,并提供至高5500元的金融贴息政策,以及5大超值购车权益。 “一反常钛·3生万象”,方程豹钛3凭借其独有的“1机3舱”潮流配置、“E+2C”智能三件套及“iCT”安全三件套,具有......
2025年3月,比亚迪宋家族继续展现其非凡的市场统治力,以96087辆的耀眼销量,连续多月霸榜中国车企主流SUV家族市场销冠。不仅如此,2025年一季度,宋家族更是一路高歌猛进,以总销量269561辆的战绩,在竞争激烈的SUV市场中强势领跑,成为汽车行业备受关注的标志性现象,充分......
价格,价格,还是价格,谁能想到,中国车市的竞争会变得如此乏味。
蔚来firefly萤火虫正式上市,开启高端智能小车新纪元
看来,“能超越宁德时代的,只有宁德时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