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化竞争正酣的下半场,4月的上海车展无疑为行业的智能水平、软件定义等提供了一个阶段性的观察窗口。而在参展企业中,毫无疑问,席卷全行业的智能化技术与创新是重头戏。
一个引发行业震动的现象呈现:上汽通用别克、凯迪拉克,一汽丰田、本田中国、东风日产、上汽奥迪、智己等知名品牌在发布会上,都会重点介绍新车搭载的Momenta辅助驾驶系统。
东风本田在展台秀出了由Momenta+Deepseek+宁德时代组成的“智电天团”,以全场景辅助驾驶AI大模型为核心,将算法能力、数据迭代与工程化经验深度融合;上汽通用别克品牌与凯迪拉克不约而同选择与Momenta深度“绑定”,通过已验证的技术方案加速功能落地。
左: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卢晓
右:Momenta CEO 曹旭东
上汽通用总经理卢晓甚至还把演讲C位让给了Momenta CEO 曹旭东,与他一起揭幕新车。
根据研究机构佐思汽研2023年1月到2024年10月的数据统计,在国内高阶驾驶辅助市场,Momenta市场份额高达60.1%,处于领先位置。
这不仅让行业好奇,为什么这么多车企要与Momenta“绑定”?
车企智能化转型的“优选项”
时间回溯到2016年,这一年,被行业称为“自动驾驶元年”。Waymo正式从Google独立出来,并于翌年11月在美国凤凰城运营不配置司机的RoboTaxi服务;通用汽车耗资10亿美元收购了自动驾驶初创企业Cruise Automation,与Waymo展开竞争。
在中国,同样是在2016年,包括Momenta、小马智行、驭势科技在内的自动驾驶公司纷纷创立,互联网巨头百度也在自动驾驶领域投入重注。
在随后的十年里,智能化成为汽车行业火热的话题之一,《2024麦肯锡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显示,当被问到:“您为何选择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而非外资传统高端品牌的新能源汽车?”65%的受访者选择将“更先进的自动驾驶功能”排在所有考虑因素的首位。
中国品牌汽车在这一领域颇为激进,换道超车,高歌猛进;合资品牌则相对保守,在中国汽车市场话语权日渐衰落。
中泰证券分析认为,进入第三消费时代后,目前车企核心能力的重要性排序为:智能化能力=市场需求把控能力>电动化节奏。长期来看智能化建设能力会成为差异性的核心影响因素。
本届上海车展印证了这一点,多家车企带来了最新的智能化技术,合资车企也试图抓住这一机会实现转型变革。
在中国市场,面对华为、小鹏、理想等发起一轮又一轮的智能辅助驾驶攻势的时候,摆在其他汽车品牌面前的,不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是选择和谁一起做的问题。
不难发现,2025上海车展期间,宣布与Momenta绑定的汽车品牌,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曾经昔日汽车品牌的明星,在燃油车时代都曾辉煌一时,如今接受市场的“教育”之后,不得不在智能化上补课。
车展开幕前夕,在2025别克品牌日上,上汽通用汽车旗下别克品牌携手Momenta,2025年全面部署L2城区辅助驾驶技术。据悉,别克L2城区辅助驾驶技术采用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
在技术迭代的推动下,车企的路径选择既关乎短期功能落地,更影响着长期竞争力的构建。凯迪拉克与别克品牌的实践探索表明,与其在自研与外包之间摇摆,不如通过深度协同整合外部技术能力。
这里的背景是,车企在智能化转型上普遍处于两难困境,一边是自研需要长期投入与试错成本,另一边则是顾虑外部协同可能丧失技术主导权。
然而,市场留给车企的窗口期不断缩短,Momenta的爆单并非偶然,而是技术、量产、成本、生态四重优势的集中爆发。其崛起路径揭示了一个行业真理:在智能化转型的生死竞速中,谁能用更合理的成本、更高效率解决车企痛点,谁就能成为“必选项”。
技术破壁:用“数据飞轮”碾压行业代差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持续增长,智能科技领域成了各个厂家的必争之地。“端到端”模型将感知、规划与控制三大模块整合在一起,消除了模块间的界限,简化了系统架构,提高了运行效率。
在技术层面,Momenta不仅是端到端大模型的先行者,也是长期推动智驾安全的重要代表。
早在一年前,Momenta就在行业率先实现了一段式端到端技术,以更高的技术上限解决智能驾驶中的长尾问题
这套方案简单来说,就是先通过“短期记忆”进行快速训练验证数据和算法是否正确、有效,并通过验证的数据和算法,在一段时间积累后应用在“长期记忆”中,也就是最终的端到端大模型上,通过遵循更接近人类的训练逻辑,最终帮助企业大幅降低成本,缩短研发周期。
在大模型之外,通过无图和算法升级,Momenta的智驾能力也已经摆脱了对高精地图的依赖,建立起一个千万级场景数包括施工设施、碎石、动据库,用来训练障碍物识别能力,物等,保证车辆在全场景的可通过性。
以“绕行场景”为例,面对诸如在积水坑中避让对向大车、连续绕行小狗、石块及其他道路弱势交通参与者、夜间避让倒下树木等人类驾驶员很难通过的极限场景,Momenta智能辅助驾驶都能很好的应对。
除此之外,Momenta作为业内首个发布量产飞轮大模型的企业,创新性地将感知与规划整合进一个大模型中,形成了一段式端到端的城区辅助驾驶解决方案,这也是诸多车企选择Momenta的主要原因。
更人惊叹的是,Momenta首创的飞轮大模型在行业创造了多个第一:行业首个全流程数据驱动飞轮、行业首个量产基于深度学习的规划与决策能力、首个量产模仿学习的一段式端到端飞轮大模型,还将在今年迭代为基于强化学习的一段式端到端Momenta R6飞轮大模型,为用户提供了更流畅、更智能、更安全的出行体验。
在软件定义汽车的关键窗口期和智能汽车变革的全球浪潮中,凯迪拉克正以潮头先锋姿态拥抱创新,促成了与Momenta的深度合作。
(图:凯迪拉克VISTIQ首发应用Momenta飞轮大模型提供的L2全场景城区辅助驾驶)
凯迪拉克VISTIQ车型的智能化路径,集中体现了车企对效率的极致追求。该车型搭载的L2全场景城区辅助驾驶功能,并非通过堆砌硬件或封闭自研实现,而是依托Momenta的飞轮大模型完成感知与规划的一体化整合。
车企与Momenta深度合作,围绕高频场景展开,在技术能力与用户需求之间试图找到平衡点。这背后的逻辑是,智能化技术的价值,最终需通过真实场景中的用户体验来验证。
场景落地与用户体验是对车企和技术合作伙伴的终极考验。Momenta的技术优势则不只在于模型架构,更在于其技术能力与用户需求实现精准对接,让其与车企的这种协同模式,升维为生态高度。
凯迪拉克与别克品牌的实践,为自身赢得了市场先机,也在无形中推动着整个产业链的范式重构。
战略协同重塑行业范式
与强势的辅助驾驶供应商相比,Momenta更平易近人,更愿意配合车企做个性化定制。
智能化转型的深层意义,在于重构车企与技术伙伴的关系。从单向的技术采购到生态共建,车企与供应商的关系不是敌对而是共生的,这种转变不仅提升了效率,也催生了新的行业规则。凯迪拉克与别克品牌与Momenta合作的案例,正是这一变革的缩影。
传统车企与技术供应商的关系,过去多停留在“采购-交付”层面。而凯迪拉克、别克与Momenta的合作则打破了这一贯性。
在这背后,体现出的则是智能化下半场,车企与成熟的第三方技术力量共建开放生态,以协同模式,推动规模化复制的实现。
由于Momenta与多家车企的合作有丰富的量产经验,因此,与车企“深度绑定”的新型技术生态,让飞轮大模型并非封闭系统,而是允许车企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定制化调整。
上汽通用汽车别克品牌与Momenta已启动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城区辅助驾驶开拓全新的研发范式,共同推进城区辅助驾驶功能的发展与普及。
依托底层架构级的深度合作,Momenta将与别克品牌共同开发全场景辅助驾驶解决方案。Momenta累积的成熟量产经验,不仅能极大缩短功能研发与落地周期,更能跨越式提升车型竞争力,为用户带来更安全、更聪明、更贴心的驾乘体验,别克品牌旗下产品的城区辅助驾驶能力将快速提升。
当协同创新从个案升维为行业范式,其影响将远超单一车企的技术升级。凯迪拉克与别克的探索,为自身找到了转型路径,也在无形中为汽车产业智能化发展勾勒出新的生态图景。
凯迪拉克与上汽通用的选择,也说明智能化转型中,存在一条被低估的路径,即,通过深度“绑定”具备量产经验的技术伙伴,车企既能规避自研的长周期风险,又能保持对核心功能的主导权。
在这其中,Momenta的角色则已超越传统供应商,成为车企技术落地进程中的技术生态“共创者”。
这一模式的价值,体现在功能落地的效率上,也在于其对行业范式的重构。当技术迭代的速度成为竞争的关键变量,车企单一的研发体系已难以应对挑战。而通过开放协同与生态共建,车企能够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用户体验升级,而非重复的基础技术攻坚。
凯迪拉克与别克的案例也在证明,这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选择,或将成为智能化下半场的核心生存法则。在技术快速迭代与用户期待升级的双重驱动下,汽车行业的未来或许不属于那些盲目追求全栈自研的车企,而是属于懂得整合生态资源、平衡效率与安全的“战略协同者”。
“智能辅助驾驶领域终局的话,未来全球也就只剩下三四个玩家,其中中国会剩下两三家。我大胆预测,中国的第一名,大概率也是全球的第一名。”曹旭东表示。
上海车展|华为乾崑展台 汽车黑科技盛宴来袭 上海车展的华为乾崑展台简直是汽车黑科技的宝藏地!今天就带大家一探究竟。 #信赖智能从华为乾崑开始# #华为乾崑智驾ADS4发布# #上海车展智能最前沿#
2025年上海车展,上汽商用车战略重磅发布!以 “年轻创富・美好生活” 为主题,上汽大通携华为乾崑等生态伙伴,开启了商用车行业智能化与生态化转型。
捷途纵横以 “心所向 自纵横” 为主题,携全系产品 —— 纵横 G700、纵横 G900、纵横 F700、纵横 G600 等,于独立展台全球首发亮相
4月23日,上海车展,长安汽车以“智慧全球 共赢未来”为主题,携旗下三大品牌三大序列重磅车型及最新数智成果亮相,以全球领先的数智新汽车、全球顶尖的硬核新科技,生动演绎未来智慧出行新场景,向世界展示中国汽车的卓越实力与创新魅力。
在这次上海车展上,去年整车出口全国领跑的奇瑞又要给来自全世界的经销商和媒体们,带来怎样的小震撼?
上海车展里,本田拼了,关于最好开,最有乐趣的驾驶DNA释放,而它也开始重新定义安全、高效、智能、温暖与极致。
2025上海车展:油老虎变身电驱猛兽
通过本次上海车展,华为展示了其在智能电动车时代作为“核心赋能者”的野心。其技术布局不仅指向产品创新,重点在重构行业规则——未来的汽车竞争将不再是单一品牌的较量,而是技术生态体系的对抗。华为的路径若成功,或将开创一个“去品牌化”的技术驱动时代,而传统车企能否在分工变革中守住价值高地......
押注新世代,与中国同频,宝马技术“亮剑”创新先行。
料理、大厨、中央厨房
岚图汽车为2025百度AI开发者大会保驾护航
汽车观察家拍到了一只机器狗,不仅能为主人买可乐饮料,还能跳舞。这还不是最为令人惊叹的,更让人感到震惊的是,这狗肯定通人性,还能和老外握手打招呼,把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发挥到淋漓尽致!
在2025年上海车展这一全球汽车产业的盛会上,新能源汽车无疑成为了最耀眼的主角。随着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在3月达到51.1%,再度反超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正持续释放,行业发展迈入全新阶段。
在 2025 上海车展,比亚迪的兆瓦闪充技术大放异彩。其最高充电功率可达 1MW(1000kW),实现全球量产最高峰值充电速度 ——1 秒补能 2 公里 ,5 分钟便能为车辆补充 400 公里续航。基于 1000V 高压架构与 1000A 大电流协同,搭配 10C 高倍率电池,大......
沙特大奖赛在第一圈的时候就发生了碰撞,同时头排发车的皮亚斯特里将维斯塔潘逼出赛道,维斯塔潘从赛道外抢回了位置,但最终被罚时5秒,可以说冠军之争,开局即结局。
五菱的“人民经济学”
4 月 23 日,作为全球车企及出行科技企业的合作伙伴,法雷奥将携众多创新解决方案亮相 2025 年上海国际车展,描绘未来出行的新图景。
双品牌布局提速 上汽奥迪“向上,立未来”
主持人:这A股指数很坚定啊,至今都没出现过大的波动。且热点板块持续性都不错。泛舟有没有发现,唯一美中不足的还是老问题,两市成交量较小。
4月23日,智己汽车于上海车展正式发布 “线控数字底盘技术”,为行业划出智能汽车进化新坐标。该技术以全线控架构革新底层逻辑,实现全域数字化控制与 “大小脑” 智能中枢深度融合,补齐智能汽车迈向“具身智能”的最后一块拼图,为用户带来全场景都好开、全场景更安全的颠覆性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