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小米SU7 Ultra用了“假风道”,造车容易“交朋友”难?

小米SU7 Ultra用了“假风道”,造车容易“交朋友”难?

大谋爱侃车 0浏览 2025-05-07 IP属地: 未知

五一假期前,小米汽车因一次OTA更新陷入争议。小米向SU7 Ultra用户推送1.7.0版本更新,推出“排位模式圈速考核”功能。根据更新内容,车辆1548马力被限制至900马力,用户需在指定赛道达到官方圈速才能解锁全部动力。此外,弹射起步功能需在P档等待60秒才可激活。

用户迅速反应,质疑小米“虚假宣传”。许多车主表示,购买SU7 Ultra正是看中其1500马力的极致性能,如今动力受限形同“缩水”。尤其是无认证赛道的城市用户,认为功能形同虚设。社交媒体上,博主和车评人批评小米“违背承诺”。


两天后,小米宣布暂停更新,称“仅对极少数用户灰度测试”,并承诺未来加强沟通。虽然回应暂时平息怒火,但争议并未完全消散。


【高性能车门槛降低,安全难题浮现】

SU7 Ultra售价52.99万元,相比传统超跑门槛更低,吸引大量非专业驾驶者。但高性能车潜在风险随之增加。例如,3月有用户将SU7 Ultra开至303km/h后被警方查处。类似事故频发,迫使小米在安全与性能间寻找平衡。

用户认为,限制动力是“背叛”。但小米解释,此举是为降低事故风险。矛盾背后,是低价高性能车带来的新挑战:如何让普通用户安全驾驭“性能怪兽”?


【前机盖开口争议:功能还是装饰?】

首批选装碳纤维前机盖的SU7 Ultra交付。用户发现,机盖上两个贯穿风道并无实际气流通过,与宣传的“空气动力学优化”不符。

技术对比:超跑的风道有何作用?

法拉利488 Pista:S-Duct系统将气流导至机盖上方,降低气压,配合车底分流器提升下压力。

保时捷911 GT3 RS:前机盖通风口为刹车散热,协同主动空力套件优化性能。

小米SU7 Ultra:风道未连接散热或气动系统,第三方测试显示气流无变化。

用户质疑小米“模仿外观却无功能”,尤其选装价高达4.2万元,而第三方类似产品仅需数千元。小米官方未正面回应,仅强调设计“与原型车一致”。

【行业规范收紧,小米如何应对?】

工信部与中汽协要求车企规范智驾宣传,禁用“自动驾驶”等误导性表述。上海车展上,车企紧急修改宣传物料,“智驾”改为“辅助驾驶”。


小米紧随行业趋势,将“小米智驾Pro”调整为“小米辅助驾驶Pro”。但用户更关注实际体验:SU7 Ultra的辅助驾驶功能是否可靠?

小米SU7 Ultra的争议暴露造车新势力的通病:技术易攻克,用户信任难建立。

技术层面:SU7 Ultra性能参数亮眼,但调校与安全措施需时间打磨。

用户运营:高性能车用户期待“极致体验”,安全限制易引发不满。

营销挑战:对标超跑需真实功能支撑,仅靠外观模仿难以服众。


小米尝试通过免费驾驶培训弥补信任裂痕,但效果待观察。


【总结】

SU7 Ultra是小米冲击高端的首战,但接连争议显示,造车不仅是技术比拼,更是用户心理与行业责任的平衡。未来,小米需解决两大问题:


1.透明沟通:提前告知用户功能限制,避免“先承诺后缩水”。

2.真实性能:外观设计需匹配实际功能,杜绝“华而不实”。

对于小米,“交朋友”不能只靠性价比,高端市场需要更扎实的产品与更成熟的运营。这场风波,或许正是小米成长为“车圈老手”的必经之路。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大谋爱侃车 8粉丝    183作品 关注 来自五线城市汽车男主播 ️点关注~ 每天给你带来新奇车事
推荐作者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全部爱咖号